城镇作为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对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就地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9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0.60%,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70%,30年来我国走完了欧美10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现已到了对空间品质、本土文化、传统风貌传承的补偿发展阶段。城镇景观的“千镇一面”、建设性破坏、地域特色丧失、景观品质低下等问题被反复讨论,但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这值得我们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长久以来,我国城乡之间景观建设都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有限的经费、急迫的时间、繁琐的程序、人才的匮乏,往往成为城镇景观优质发展的瓶颈。
城镇的全面发展,要建立科学的发展观,避免走西方先建设后治理的老路。西方多国针对城镇环境的恶劣,纷纷实施了多项规划法令改善人居环境,如日本的“景观绿三法”等,还将希望寄托在1%的公共艺术上,但多年实践证明100%的环境美学才是良策。1林志铭著,《公共艺术的未来性——城市观点的公共艺术阅读》,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第220页。艺术介入空间只能做到头痛医头的治标,“美学介入景观”才能统一目标,直指本质:以什么样的观点和思想去建设空间?美学理想,可以从理念到思路至行动规划上对城镇景观建设起到统一思想、指引建设的作用。美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好看”而已,其与经济发展没有本质冲突,它是以更加生态、高效建设空间的方式促进空间生产,实现共享自由。
城镇建设中诸多建设乱象不能完全一棒子打在相关领导、规划者、设计者的身上,应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文化、消费文化盛行,资本介入审美后,极度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引导倾向在强力改造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民众的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鉴赏力都随之发生巨变。荷塘月色的淡雅比不上激光喷泉的新奇,古镇遗风比不上游客如织的经济繁荣,社会变革中多种文化、多种价值观的冲突激荡在城镇空间中,经济与环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都市与乡村,建设该往何处去?这,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问题:“镇”的本体定位是什么?小镇景观应是何样的?
城镇的本体定位包括“镇”的本体定位及城镇的美学范式问题,前者指明镇“是什么”,后者表明镇“什么样”。镇在我国多年建设中被一致认为是“城之尾,乡之首”,多年在“乡镇”“城镇”中摇摆,到底是乡还是城呢?按照乡村的思路和美学范式来建设,还是按照城市?这个核心问题是当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每个城镇均要在本体自明的基础上确定自身文化定位、美学思路,方能真正统一各方思想,在纷杂的现代经济社会中守住“本色”定位。
景观、建筑、交通、市政、公共艺术……来自不同系统、不同背景的建设者共同建设着同一个空间,不同的部门多以自我观点去建设城镇,各自独立表达各异的思维方式、建设观点、价值观冲突,导致城镇空间的建设充满了博弈、矛盾和妥协,缺乏整合机制,缺乏共同价值观,减弱了整体文化诉求和美学感受。
部门的区分、主导者的审美及价值取向、资源配比的多少,太多的因素促使部门、项目之间缺乏协同。或许从微观来看,每个项目或每个政策都是积极正向且富有愿景的,但实质上往往因为缺乏整体思考与协同,在实践中出现多种问题。同时多个项目、多个政策的陆续推进也会因为缺乏前后的价值串联、美学共建,而难以去累积并成就出环境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空间美学。
整体观缺失不仅仅表现在城镇系统内部,在区域城镇群之间也有同样问题:城镇之间往往各自为政的挖掘资源、塑造特色,建设资源、经验积累乃至景观美学等各个方面都因为缺乏“横向”的整合规划,导致个别城镇只能孤军奋战、仓促造景、重复照搬;“纵向”上更因为缺乏“上位”的前瞻性目标和美学规划,而大大降低了整体的凝聚力、整合与共享的成效。
我国当下景观建设普遍偏向视觉观赏的价值观,“如画”的景观视觉审美取向往往成为景观建设中的“原罪”。城镇中大草坪、欧陆风情不仅仅是城市文化、西方文化的入侵,更是单一视觉审美价值观的作祟。
城镇任一空间中均包含了多种环境元素,水体、街道、建筑、植物、交通工具、设施乃至公共艺术等共同构成复杂的人造景观系统,不仅具有空间性,还具有历时性。人生活其中,不仅感知单一的视觉形象,更是对布局、功能、形式、细节等方面多层面、多角度、连续的整体感官经历和多种功能需求的满足。单一视觉审美价值观使得景观建设中难以树立环境、人文及美学共建的复杂的城镇空间,很多“如画”项目在缺乏地域文化特质的环境中不仅孤掌难鸣,反而成为环境的负担。所以,单一的视觉审美“重视‘视觉质量’,忽略了生态价值,忽略了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构建人性化的、家园式的、供人分享的环境。”2黄柏青撰,〈美学范式视域内的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解析〉,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125页。
当下城镇景观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领导及专家价值判定后推进实施,而居民则被迫接受,居民对于空间景观的审美则是基于生活经验自由感知,没特定的价值取向。所以当下城镇大兴土木、大量资源消耗下公众对环境的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并未提升,似懂非懂,价值观混乱。
居民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割裂,需要追问一个本客体问题:空间为谁而建设?依据谁而定的美学取向?
目前城市规划等相关法定规划有征求公众意见、咨询人大代表以及公示等环节,但是普通民众参与度依然不高,在小城镇规划中更加缺乏交流与反馈机制,缺少参与建造过程中价值观的互动与交流。这种情况下,无怪乎居民对环境产生无力感、冷漠感。空间的使用者、建设者是民众,只有充分尊重、广泛发动、深度参与、积极共建才能使得“上位”美学规划不脱离百姓生活,“下位”日常生活营造景观美学。
环境的生态发展,不仅仅是环境元素本身的总和发展,而是更需要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彼此共构出一个环境整体发展的未来。
但当下城镇的环境美育如同留守儿童,守着苍白的乡村,远离父母。由于城乡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城镇中艺术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美育绝不应该停留在艺术教育方面。如德国审美教育重点在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场地大部分不在校园之内,而是在城市与自然之中,“体验”成为个人内在创造力和审美的培养场。目前城镇中贫瘠的美学资源、粗陋的空间品质形成“空白”的美育环境,大量从大城市变异传播而来的文化及审美价值观给小镇居民特别是儿童的成长带来审美取向甚至是世界观的误导。
乡村及城市在长期研究中,逐步清晰了其本体定位以及景观空间特征及美学理想等,这为保护传统地域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的审美“范式”。但,在“城乡”环境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镇”却被隐形,其定位在城与乡之中摇摆。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明确了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是不同的,不仅仅是城市简单的缩小版而已。多年来对于城镇建设的研究深入开展,但对其本体定位开展研究的并不多见:蒋贵凰指出城镇化建设中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区域产业和核心能力的定位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指导,2018年住建部组织的对全国108个小城镇调研中指出“小城镇是独立的生活圈,不是县城或城市的附属物”3赵晖等著,《说清小城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72页。,但对于“镇”的本体认识、本体定位、审美范式等问题依然没有有效解决。
近年来城镇景观研究不断进展,戈登·卡伦的〈简明城镇景观设计〉、迈克尔·索斯沃斯的〈街道与城镇的形成〉均是研究城镇景观的经典之作,〈小城镇环境与景观设计〉(文剑钢)也是国内近年来少有的专门针对城镇景观研究的著作,但更多的仍然是乡镇景观、城市景观中附带了对于城镇景观的部分研究。
当代美学研究从本体转向现代生活后,生活美学、环境美学、技术美学、生态美学等应用美学获得蓬勃的发展,但城镇“美学”的研究仍然零星散落,美学思想更多是散见在文化建设、风貌保护、景观建设的经验分享及方法总结中。卜希霆等提出坚守“关注城市遗产”“关照城市美学”“关怀城市公民”的城市文化使命4卜希霆等撰,〈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路径〉,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第119页。,汪任平分析了瑞士村镇美感的产生与营造,关明国提出整体性、审美性、以人为本、统筹经济与生态的城镇化建设要点,也有张法等学者发出城市规划要重视美学的呼吁,但在大城市规划体系中美学尚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小城镇中的美学规划更加难以起步。
可是我国城镇迅猛发展的态势和困顿的现状已经使得城镇美学研究必须提到日程上来,对于空间品质和文化风貌的补偿建设已经是当下要务。法国社会学家JM·费里[JM Ferri]指出,环境整体化不能靠应用科学知识或政治知识来实现,只能靠应用美学知识来实现。西方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也明确提出艺术与审美将在超越“工业机器模式的城市化”、建设“生态系统城市模式化”的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5鲁枢元撰,〈城市之困与环境美学—记与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的一次学术交流〉,载《艺术百家》,2010年第6期,第19页。。
小城镇非城非村,既不应追求大城市的繁华、高效、快捷,也不需追求乡村的田园、松散、闲适,其自然、亲切、安逸、便捷、低成本的特点越来越成为人类追求的理想栖居地。小城镇兼具城市与乡村的不同优点,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性格特征、空间形式、人文精神和环境美学。吴良镛院士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将人居文明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6吴良镛著,《中国人居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549页。,仪平策指出:“人与世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共享自由是生态审美的核心本质”7仪平策撰,〈从现代人类学范式看生态美学研究〉,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2期,第11页。。城镇生态美学范式不仅关注自然环境,更关注人文环境、人文生态的发展,它是对人与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环境的整体生态的思考和阐释,它追求的目标并不单纯是给人以直接的审美享受,更是舒适、健康、安全,乃至永续发展。所以在城镇景观生态发展中,应以生态美学范式为指引,营造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和谐发展,打造人居环境的高品质,达到生态平衡、自由共享的最佳状态,这是城镇景观营造的最终美学目标。
系统论研究认为,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等,是所有复杂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城镇建设包含人口、土地、经济、自然、文化、教育、艺术等是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应该加强整体性、关联性的建设,却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大量采用“还原论”的简单思维。真实的生活空间本就是各种元素综合做功的整体,是社会分工将其进行人为细分,导致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景观建设在我国由于处于建设后期往往沦为可有可无的“绿化”“美化”工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复杂系统的典型特征,但是空间建设现状多见的是整体大大小于部分之和,不仅建设效率低下、空间品质不高,更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近来推进多规合一,着力解决多类规划中的冲突,但空间建设品质低下的软伤依然普遍存在。倡导多部门间要加强协同,但是谁来协调?如何协调呢?
城镇景观应当肩负起这个责任,其定位亟待从“美化环境”转向“环境美学”。环境美学在20世纪后半叶兴起,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环境美学才真正走向社会实践和生态领域。环境美学是对经济、自然、人文的和谐发展思考,更是对环境空间的品质要求,倡导从结构、功能到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倡导各条线建设的功能与形式的相互统一与协作,以达到的统一、多样、高效、可持续的高级审美感受。所以,以生态、健康、有序为基础的环境美学思想,以面向未来的视野开展对于整体空间环境以及行为活动的美学思考,以此为理念给予建筑、市政、交通、旅游等多条建设以指导,才能保障城镇建设的整体性、和谐性、可持续性,达到功能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方能达到规划的真正目标。
未来城镇建设需要在生态美学范式的基础上形成环境美学指导原则,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环境元素系统都要在符合这个地方环境美学观点的原则下去进行自我表达。由区域建立出环境美学的主体性格,再形成地域与地域间的竞争,而竞争的目的则在于形成环境多样性,促进人造环境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拥有更多的调节和适应机制,从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区域间竞争合作的力量,促进环境在不断创新、交互的过程中,缔造出独特的人文艺术、美学积淀,产生区域间更加明确的定位。面向未来的城镇环境美学规划不仅反映出未来政策应有的视野高度,而且也体现出一种生态的、永续性的环境建设的思想。
以环境美学为定位的城镇景观建设应该具备“整体发展”“融合统一”“传承美好”三大特点。整体发展包括纵向、横向两个方面,一是在景观营造中应以美学观点开展区域“上位”美学规划的解读,以协调小城镇与区域、乡村之间的发展定位关系;二是开展横向协同,对不同城镇之间的景观建设协同,避免孤军奋战、重复浪费。
融合统一是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产业发展与环境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将各类空间规划、自然环境、市政交通、建筑集群、环境设施、公共艺术、绿化植栽等所有空间中的环境元素统一到环境美学中来。吴良镛先生指出人居环境营造始终应该以“整体环境”营造为出发点,非专注一座建筑或者一片风景。所以,当任何一个环境元素、环境建设者都以“可以提供给城镇的美学特质是什么”来反思建设时,人人皆是美学,城镇的美学当不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
传承美好是在景观建设中对于美好品质、审美理想的发展和传递,是以塑造健康人格、提高人文积淀、形成城镇性格为目标的。景观建设中通过良好生态美学范式的景观环境,可以提供给居民广泛而生动的“环境阅读文本”,不同形态、时间、过程、文化在这里融合,共同展演着环境、人文、生活的记忆,达到生活美学的教育性,这种美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长久的以及互动共建的,并不断发展向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一个“上位”的城镇美学发展规划,势必成为任何环境元素定位包括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其建设必然是基于互动建设的途径方能顺利规划实施的。每一次的环境创建与人、与土地共同成为环境文本,人、环境元素与城镇空间在三方的彼此影响与演绎下,共同演化出具有多重价值观的美学观点。人们在互动、参与环境美学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解读环境、认可环境、营建环境,从与环境“对抗”走向“合作”,以居民的共同感情为基础,在交流及生活中去激发出创造力,活化出新的环境、生活观点及美学、文化价值等,获得生活的意义与高度审美愉悦感。这将是美学作用于景观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