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2020-04-18 12:45
网信军民融合 2020年3期

战略政策

工信部:持续加大4G/5G基站建设力度 做好网络助教助学工作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4日

据工信部官方网站消息,工信部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宽带网络助教助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组织基础电信企业持续加大宽带网络和4G/5G基站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学校网络带宽条件,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在线教学提供网络支撑。

《通知》要求,加强网络覆盖。各地通信管理局要组织基础电信企业持续加大宽带网络和4G/5G基站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学校网络带宽条件,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在线教学提供网络支撑。要结合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加快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着力解决网速慢、信号弱等问题。要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当地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及时做好疫情重点地区、临时教育教学场所等区域的网络保障。

《通知》提出,要提升平台能力。各地通信管理局要主动对接教育主管部门,督促所选用的在线教育服务提供商不断优化提升平台能力,通过加强平台建设改造、按需及时扩容带宽、增加内容分发节点等方式,切实提升广大师生访问体验。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级各类在线教育平台开展文件下载速率、视频卡顿率等关键性能监测,并适时向社会公布。

《通知》表示,将提供资费优惠。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重点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推出特惠流量包等精准帮扶举措,减轻困难学生用网资费压力。各地通信管理局要加强组织协调,与当地扶贫办(局)和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受帮扶对象数据对接,确保相关帮扶举措精准落实到位。

《通知》要求,做好网络维护。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强对宽带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隐患;要建立快速处理机制,成立客服专班,畅通业务咨询、服务和投诉渠道,及时解决师生反映的网络使用相关问题,支撑疫情防控学校延迟开学期间网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实施。

(来源:人民网)

两部委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4日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印发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统一部署,积极打通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通道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减少群众就医购药时的交叉感染风险,享受在线医保结算的便捷服务。

《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在线开具电子处方,线下采取多种方式灵活配药,参保人可享受医保支付待遇。医保部门加强与互联网医疗机构等的协作,诊疗费和药费医保负担部分在线直接结算,参保人如同在实体医院刷卡购药一样,仅需负担自付部分。为防止出现虚构医疗服务等违规行为,《意见》还要求落实线上实名制就医和处方审核等措施,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密切关注指导、及时总结各地的做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就医购药服务,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

(来源:国家医保局网站)

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4日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3月4日消息,为贯彻《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有关要求,更好推动《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GB/T 36073-2018)贯标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落实,指导企业提升工业数据管理能力,促进工业数据的使用、流动与共享,释放数据潜在价值,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指出,工业企业结合生产制造模式、平台企业结合服务运营模式,分析梳理业务流程和系统设备,考虑行业要求、业务规模、数据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对工业数据进行分类梳理和标识,形成企业工业数据分类清单。工业企业工业数据分类维度包括但不限于研发数据域(研发设计数据、开发测试数据等)、生产数据域(控制信息、工况状态、工艺参数、系统日志等)、运维数据域(物流数据、产品售后服务数据等)、管理数据域(系统设备资产信息、客户与产品信息、产品供应链数据、业务统计数据等)、外部数据域(与其他主体共享的数据等)。平台企业工业数据分类维度包括但不限于平台运营数据域(物联采集数据、知识库模型库数据、研发数据等)和企业管理数据域(客户数据、业务合作数据、人事财务数据等)。

指南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定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制度规范,指导、协调开展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推动辖区内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工作。有关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可参考本指南,指导和推动本行业、本领域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工业企业、平台企业等企业承担工业数据管理的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实施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并开展年度复查,并在企业系统、业务等发生重大变更时应及时更新分类分级结果。有条件的企业可结合实际设立数据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

(来源:中国证券网)

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 部署社区防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5日

记者5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引》,要求各地推进社区防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减轻城乡社区工作者工作压力。

据介绍,指引从疫情监测和重点人群管理、出入管理、信息报送、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和社区服务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社区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基本思路,同时从部署条件、系统安全、隐私保护、公益原则等四个方面,明确了社区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相关支持环境。

指引明确,社区防控信息化产品(服务)优先使用已有的政务或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做好与卫生健康、公安、民政等部门相关疫情防控信息平台、公民身份信息认证平台、社区治理信息管理系统等功能衔接。鼓励疫情防控结束后,通过二次开发、系统接入等方式,支持拓展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功能。

同时,社区防控信息化产品(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需要收集社区居民信息的,应向社区居民明确提示并取得同意,明确用于此次疫情防控,对于用于其他目的的,必须重新征得社区居民本人同意。

此外,社区防控信息化产品(服务)的开发、应用、维护应坚持公益属性,鼓励疫情防控期间不向使用者收取费用。社区防控信息化产品(服务)中涉及非公益性服务的,应向使用者明确提示。

(来源:新华社)

三部委: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9日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在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理念思路、推动策略和具体举措上进一步创新突破。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意见》依托“双一流” 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促进学科融合,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一方面,以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重大战略需求为中心,以“需求导向、应用驱动”“项目牵引、多元支持”“跨界融合、精准培养”为基本原则,瞄准“理论、算法、平台、芯片和应用”等急、断、缺的短板领域,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度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人工智能领域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意见》特别重视多维融合的推动策略。一是学科建设强调“融合发展”,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复合培养”,三是课程体系建设强调“精密耦合”,四是评价机制强调“组合创新”,推进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评价机制,构建有利于教师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人才评价机制。

《意见》在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上特别指出,确立专项任务培养研究生机制。以多学科交叉解决重大问题的专项任务作为研究生课题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在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中,自主确定研究生培养规模,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成本分摊机制。对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博士生,高校应参照科研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保障和提高博士生相关待遇的具体办法,保护博士生的合法权益。

(来源:科技日报)

四部门联合部署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重点任务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8日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部署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优先帮扶特殊贫困群体等8个方面28项重点任务。

工作要点明确了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目标,2020年底前,《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巩固提升。网络覆盖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达到99%,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9%。电商服务通达所有乡镇,快递服务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电商帮扶贫困户增收作用更加明显。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宽带接入率达到99%,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探索采用卫星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互联网+教育”显著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县级以上医院普遍具备千兆网络接入能力,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贫困县。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网络公益持续深化,构建起人人参与的网络扶贫大格局。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网络公益持续深化,构建起人人参与的网络扶贫大格局。

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方面,工作要点提出,主要任务包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贫困地区疫情防控,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为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积极开拓网络扶贫信息惠民服务,充分依托已有资源,鼓励相关机构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心理健康疏导,及时提供就医、交通和生活服务信息等。

在优先帮扶特殊贫困群体方面,将完善特殊贫困群体信息服务,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因病致贫返贫群众救助,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完善留守人员信息服务,实施精准帮扶等。

(来源:新华社、人民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9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下称《专项行动》),以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可持续发展。

《专项行动》明确了行动目标、13项重点任务和4项推进措施。强调着力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疫情防控,促进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运营;加快发展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模式,培育壮大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搭建供应链、产融对接等数字化平台,帮助企业打通供应链,对接融资链;强化网络、计算和安全等数字资源服务支撑,加强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运营,提升智能制造和上云用云水平,促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

下一步,将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激励机制,组织供需对接,加强培训推广,重点抓好“四个一批”:一是广泛征集一批技术力量强、服务效果好的数字化服务商、优秀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二是组织“创新中国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高端论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暨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对接等一系列活动。三是利用“企业微课”等线上平台,开展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培训。四是总结推介一批数字化赋能标杆中小企业和实践案例,以示范引领广大中小企业。

(来源:工信部网站)

产业发展

“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国际标准立项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7日

蚂蚁金服2月27日宣布,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功申请成立“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并立项“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国际标准,再度牵头生物识别国际标准的订立。

此前,蚂蚁金服已主导及参与制定ISO、ITU国际标准,以及国家标准90余项,其中30余项为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的国际和国家标准。

IEEE是目前全球最大非营利性专业技术组织,其标准协会IEEE-SA是世界领先的国际标准化机构,以Wi-Fi为典型代表,IEEE制定的标准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展在学术、工业界备受重视,设立标准工作组及国际标准,有助于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安全、更规范的应用。

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目前存在2D人脸、3D人脸、多光谱人脸等多种模态,每种都有特定的优势和局限,单种模态的识别无论在识别性能还是在安全性上均存在瓶颈,多模态融合是人脸识别乃至生物特征识别的重要发展方向。

此次立项,源于蚂蚁金服多年自主研发的多模态融合人脸识别技术,满足金融级误识率(低至千万分之一误识率)下,实现用户的精准识别,标准则进一步面向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识别,规定了技术框架、业务流程、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安全要求。

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IEEE Fellow、ACM杰出科学家任奎分析,“在IEEE立项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技术标准,意味着中国自主技术处在世界前列,并且在技术出海争取全球共识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对于整个生物特征识别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引领作用。”

(来源:环球网)

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领域首个国标实施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1日

3月1日起,我国《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GB/T 37668-2019)正式实施,这是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或将有1700多万视障人士直接受益,像健全人一样享受互联网技术,标志着“在互联网上铺盲道”取得实质性进展。该标准由浙江大学牵头制定。

互联网内容的无障碍可访问性是指互联网的所有内容让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地理解、交互和利用,从而达到所有人都能共享信息技术发展成果的目的。该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兼容性四大方面,共计58项指标规范,是任何人访问互联网内容的必要基础。根据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增加了对移动应用的相关技术要求。特别是增加了每项技术要求的测试方法,弥补了国际标准在测试方法上的缺失和不足,大大提升了标准的可实施性。

据第一起草人、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卜佳俊教授介绍,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标准制定团队特别关注不断涌现的如移动端网页显示、App交互、HTML 5等互联网新技术对信息无障碍建设带来的新问题,通过向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国际标准化组织、用户代表(特别是盲人代表、聋人代表)与技术专家的多轮意见征集及长时间的技术论证,最终完成了标准的研制工作。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视障人士平时都是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网的。现有的手机和电脑均提供比较完善的读屏软件可供用户使用。但是,国内互联网的无障碍建设还存着相当多的问题,视障人士实际使用中,手机端和电脑端读屏软件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朗读或未命名的标签,还有如图片验证码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大量视障用户无法登陆以及进行后续的一系列操作。此外,听障人士同样会面临信息获取受阻的问题,大量的互联网视频因为缺乏字幕、手语等信息,使听觉通道信息和其他通道转换过来的信息无法准确、同步传输给听障人士。

本次国家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解决因标准缺失所导致的现阶段互联网产品与服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用户需求,企业在遵循该标准进行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产品设计与需求脱节等问题。

当然,从技术角度看,特殊人士浏览互联网内容也还面临较多技术难题,主要包括:

1、互联网内容如何被特殊人士感知和理解,即需要各种类型的多媒体信息都能通过听觉通道被视障人士获取(如将图片内容念出来给盲人听),及视觉通道被听障人士获取(如语音新闻添加手语播报)等。

2、互联网内容如何在单一通道有效融合和传输,即原有通道信息和其他通道转换过来的信息准确、同步传输给特殊人士,如无障碍电影(盲人“看”电影)需要在播放电影原声的同时播放旁白(视频信息的解释和说明语音),且两路声音不能产生混淆。

3、互联网内容如何与特殊人士有效交互,即如何在信息通道缺失的情况下让特殊人士完成信息交互,如视障人士通过语音对答实现在线购物等。

卜佳俊对未来发展也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将会产生数量更多、种类更繁杂的信息服务,从视觉、听觉、体感等多方位提升服务质量。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应该可以从多方位解决各类信息资源难以被特殊人士感知的问题,通过更好的信息转换、信息聚焦等手段,并进一步提升计算性能,从而帮助特殊人士高效、精准的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特殊人士面临信息内容的困难并不能简单靠标准解决,还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信息技术、公众认知等多方面系统协同才有可能得到最终的解决。”卜佳俊建议以“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规范”的推进运作模式护航互联网“盲道”。

(来源:凤凰网)

博物馆“云春游” 引千万网友围观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1日

国内8大博物馆日前集体上淘宝直播开馆,为疫情中的“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云春游”体验,半天之内1000多万人网上围观,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敦煌研究院壁画也走进了直播间。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史册说,线上直播不仅给大家提供了“解锁”甘肃博物馆的新方式,也为文物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提供了新思路。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壁画砖,是一个1700多年前甘肃河西地区的邮差形象,这个人有眼有鼻但没有嘴巴,就是提示邮差要守口如瓶。”在两个小时的直播中,来自甘肃省博物馆的讲解员王雪麟带着全国几十万网友,参观了甘博丝绸之路展厅以及彩陶文化展厅。由于线上参观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文物的损害,很多国宝真品都能无压力地展示在千万观众面前,甘肃省博物馆特意拿出了此前极少亮相的铜奔马“马踏飞燕”真品来讲解。

与甘肃省博物馆不同的是,敦煌研究院采用科普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莫高窟。敦煌研究院邀请了1985年就进入敦煌研究院开始临摹壁画的牛玉生,现场为大家直播壁画临摹。牛玉生在直播间介绍了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为几十万网友上了一节知识型的历史美工课。

数据显示,甘肃省博物馆的两场直播实时在线人数达到90多万人次,是去年全年接待观众总数的一倍多,点赞数超过了50万。

淘宝直播云工作项目组成员鹿迷说,淘宝直播结合在线互动、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营造了有趣的参观氛围。直播过程中,观众可以在线投票去哪个展厅参观,选择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宝贝”,有人说这是真正的“自由行”。

“游客在线下游览时只能听导游讲解,但在直播间里,他们可以随时‘插话’。”鹿迷说。数据显示,人们上淘宝直播“云春游”时,平均每人发表了6条评论,千万网友硬是把一场“云春游”游出了“弹幕”满天飞的效果。

史册表示,线上直播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了“解锁”博物馆的新方式,让观众在家里也能浏览文物,与专业讲解员一起深度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这样的“云春游”传递了知识,让人们领略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

“甘肃省博物馆之前就在尝试文物数字化。这次线上直播,让我们看到了线上传播的重要性,我们将会继续研究探索更多线上直播的方式。”史册说。

(来源:经济日报)

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出炉——固定/移动宽带双双跨过千兆大关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5日

电信业务总量1.74万亿元、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9.16亿个、流量消费1220亿GB……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近日发布,中国通信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中国通信业持续深化行业转型,新业务创新逐步形成发展新动能,网络升级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顺利,有效支撑全社会数字化发展。

行业表现整体亮眼,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经初步核算,2019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8%。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1.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全年稳住正增长态势,行业发展呈持续向好局面。

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效果开始呈现。以IPTV(网络电视)、数据中心、云服务和大数据为主的固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371亿元,同比增长21.2%,是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几年,电信运营商持续推进网络IT化、软件化、云化部署,网络架构重构持续推进,以云网融合为引领,在云基础设施、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政企客户、家庭客户的差异化服务需求,2019年云服务收入增长近80%。

2019年,通信业继续落实“提速降费”政策,推出携号转网业务。电信业务价格继续下降,移动流量平均资费降为5元/GB,按照单位带宽价格计算的固定宽带接入平均资费(元/MB)仅为2014年的1/10。

光纤到户渗透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9年,通信业持续加快光纤带宽升级,接入网络基本实现全光纤化,网络提速卓有成效。中国光纤宽带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光纤到户渗透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5%)。

截至去年12月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9.16亿个,比上年末净增4826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0)端口占互联网接入端口的比重达91.3%,较上年底小幅提高0.2个百分点。3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49亿户,全年净增4190万户。

2019年,光纤到户网络的部署为宽带用户接入速率持续提升提供了保障,“双G双提”工作稳步推进,推动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双双迈入千兆时代。截至去年12月底,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3.84亿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总数的85.4%,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5.1个百分点。

提升千兆网络能力和扩大千兆用户规模成为固定宽带业务下一阶段发展目标。截至2019年底,全国1000M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87万户。

短视频推促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

2019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220亿GB,比上年增长71.6%,处于较高位运行,仍是通信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助推器。

移动支付、短视频、餐饮外卖等线上线下融合应用不断拓展新模式、新商圈、新消费,是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电信企业的流量数据监测表明,2019年移动用户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消耗的流量占比已超过30%。

2019年,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7.82GB/户/月,是上年的1.69倍;2019年12月当月DOU高达8.59GB/户/月,位于全球前列。随着5G与各行业融合和应用创新,流量消费潜力会得到进一步释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发布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4日

3月4日,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报告显示,2019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此外,共享经济在稳就业和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促进消费方式转型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报告显示,生活服务、生产能力、知识技能三个领域共享经济交易规模位居前三,分别为1.73万亿元、9205亿元和306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8.8%、11.8%和30.2%。从发展速度看,共享住宿、知识技能、共享医疗三个领域增长最快,分别较上年增长36.4%、30.2%和22.7%。

共享经济在稳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整体就业形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共享经济领域就业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平台员工数为623万,比上年增长4.2%;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人,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人,同比增长4%。

共享经济在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促进消费方式转型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2019年,出租车、餐饮、住宿等领域的共享经济新业态在行业中的占比分别达到37.1%、12.4%、7.3%,比2016年分别提高了20.5、7.8和3.8个百分点;网约车、外卖餐饮、共享住宿、共享医疗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分别达到47.4%、51.58%、9.7%、21%,比2016年分别提高了15.1、21.58、4.7和7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共享经济不同领域短期内既有“冲击”也有“刺激”。受冲击较大的是共享住宿、交通出行、家政服务等线上线下融合程度高且必须通过线下活动完成整个交易闭环的领域,平台企业的订单量和营业收入大幅减少;共享医疗、教育、外卖餐饮等领域,得益于消费活动向线上的迁移,平台用户数量和交易量猛增,出现了与大势逆行的小高峰。

报告预计,2020年共享经济增速将因疫情影响而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预计在8%至10%之间;2021年和2022年增速将有较大回升,预计未来三年间年均复合增速将保持在10%到15%的区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和格局调整的步伐也将加速。降本增效和开源节流将成为2020年平台企业经营策略的首要选择;能否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价值将成为企业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

(来源:经济参考网)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0日

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三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试验卫星已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我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距离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仅一步之遥。

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3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此次发射的是第二十九颗组网卫星,同时也是第二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该类卫星在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关键作用。5月份,将按计划发射最后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届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

这次卫星发射任务,全过程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进行。发射场面临多批次、多地域人员进驻等疫情防控风险。工程各大系统迅速启动应急工作方案,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基础上,优化流程、倒排工期,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了疫情防控、系统建设两个万无一失、两个全面胜利。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7次飞行。

(来源:人民日报)

云南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行 实现“无接触”看病取药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0日

“您有一条新的网络视频门诊申请,请及时处理。”从门诊室过来的何黎医生打开电脑,登录“云问诊”账号,准备给预约成功的患者视频诊疗。

询问病情、观察患处、给出建议、开具处方……10分钟不到,原先需要面对面问诊的何黎通过视频连线便完成了对这位患者的在线诊疗。

何黎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皮肤科专家,在皮肤病方面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3月7日,随着所在医院打造的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行,何黎将当天的诊疗服务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让患者在家里就能预约问诊,一方面节省他们的时间,另一方面也避免因人群聚集导致的交叉感染。”何黎说,目前医院已经有多位同事申请了在线诊疗。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昆华介绍,这个依托实体三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建立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可进一步打通患者、医院和配送的“无接触式”就医通道,在为就诊患者节省时间、精力的同时,也能让医生利用个人碎片化时间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

据了解,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该互联网医院目前已实现医院科室、专业全覆盖,提供预约挂号、在线就医、在线开方、在线缴费、药品直接配送到家等全流程在线医疗服务,患者足不出户就可看病取药。

(来源:科技日报)

医保电子凭证已覆盖全国 “码”上就能看病买药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7日

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的医保电子凭证已经实现全国覆盖。全国参保人均可上支付宝领取医保码,未来看病、买药无需再带卡,手机刷码就可以进行医保支付了。

据介绍,医保电子凭证是办理全国医保线上业务的身份凭证,未来将实现异地互通,就算在外地也能轻松就医。

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具备安全可靠、认证唯一等重要特点。如何领取医保电子凭证?现在医保电子凭证已经全面上线支付宝,参保人只需在支付宝首页搜索 “医保电子凭证”或“医保码”,同意领取并经过刷脸认证后,即可一键将凭证放入支付宝“卡包”。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参保人可在线享受各类医疗保障服务。据悉,山东、福建、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已实现用医保码扫码买药,共有逾万家药店医院支持此项功能。

国家医疗保障局表示,医保电子凭证是基于医保基础信息库为全体参保人员生成的医保身份识别电子介质,通过实名、实人认证技术,采用加密算法,动态二维码展示,具备安全可靠、认证唯一等重要特点。

有了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码),未来看病就诊会方便到什么程度?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经实现慢病全流程“无接触式看病”,患者通过视频问诊开具处方,在线即可完成医保支付,一次不用跑。

支付宝医保行业总经理张俊杰表示,疫情期间,老百姓无接触看病、买药的需求急剧增加。支付宝在第三方平台中率先上线医保电子凭证,就是希望能解决人们看病买药的痛点,借助互联网提升老百姓的就医体验。随着国家医保电子凭证工作的快速推进,未来不仅在医院、药店可以方便地使用手机扫码进行医保支付,互联网医院、慢病复开方、购药“网定店送”等线上场景支持医保在线支付也将快速普及。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