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张丽丽,芦金飞,陈文艳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浙江 舟山 316000)
先天性子宫畸形(congenital uterine malformation,CUM)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生率为5%~7%,常见的子宫畸形包括单角子宫、弓形子宫、双子宫、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1]。随着近年来三维超声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子宫冠状面成像技术可弥补二维超声成像的不足,可提供更多、更丰富、更准确的影像学信息,因此在鉴别和诊断子宫畸形及其分型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已成为目前临床诊断子宫畸形的主要影像学方法[2-4]。为此,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90例CUM患者,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在鉴别和诊断CUM及其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90例CUM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30.13±4.65)岁;原发不孕34例,死胎5例,习惯性流产27例,无不良生育史24例。所有人知情同意参与研究。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荷兰飞利浦公司,SONOS-5500型),探头频率5~10MHz。在患者月经前3~5 d经阴道超声检查,告知患者排空膀胱,取其截石位;先经阴道常规二维超声扫查,对子宫外形、轮廓、肌层、宫腔形态、宫颈管形态、内膜形态和回声等情况进行观察;采用横切面观察患者子宫底部形态,清晰显示子宫矢状切面,设定容积框和扫描角度,将探头固定,启动三维成像,采用OmniView成像模式,用Polyline、Curve或Line方式对不同位置的子宫进行检查,测量子宫底部凹陷深度,获得清晰的声像图。参照国内外有关CUM的诊断标准[5-6]进行分型鉴别和诊断。
经阴道超声检查后,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宫腔镜+腹腔镜手术,记录病理结果,将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CUM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模式的声像图特征。
90例CUM患者中,行磁共振成像检查7例,诊断为双子宫5例,单角子宫2例;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21例,诊断为双子宫4例,不完全纵隔子宫10例,弓形子宫7例;行宫腔镜手术52例,诊断为完全纵隔子宫13例,不完全纵隔子宫34例,单角子宫3例,弓形子宫2例;行宫腔镜+腹腔镜手术10例,诊断为双角子宫10例。
90例CUM患者先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随后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检查获取高质量的子宫冠状面声像图。90例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为完全纵隔子宫13例,不完全纵隔子宫44例,双子宫9例,双角子宫10例,单角子宫5例,弓形子宫9例。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均与磁共振、临床诊断结果相符,符合率为100%,较阴道二维超声的符合率明显升高(χ2=16.63,P<0.01)。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结果的对照见表1。
表1 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成像与临床诊断结果的对照(n)
注:“*”表示:1例单角子宫误诊为子宫先天性发育不良;4例完全纵隔子宫和1例不完全纵隔子宫误诊为双角子宫;3例双子宫误诊为双角子宫;1例单角子宫、1例双角子宫、6例弓形子宫误诊为不完全纵隔子宫。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影像学特征 如下:
①双子宫9例,经子宫冠状切面声像图所示2个完整的子宫体和子宫颈,且子宫壁和子宫内膜均完整;2个宫体大小一致7例;右侧宫体偏小,左侧宫体正常2例。见图1(a)。
图1 CUM经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的声像图特征
②纵隔子宫57例,经子宫冠状切面声像图所示完全纵隔子宫13例,内膜呈现“V”字形,分隔至宫颈内口;不完全纵隔子宫44例,内膜呈现“Y”字形,分隔未至宫颈内口;子宫内膜中央均呈现低回声,子宫内膜分隔为两部分且左右对称,从子宫底部分隔并延伸至宫颈方向;宫底肌层稍向外凸31例,子宫底肌层轻微凹陷26例,凹陷深度均低于1 cm,平均凹陷深度为(0.47±0.11)cm。见图1(b)、图1(c)。
③双角子宫10例,经子宫冠状切面声像图所示子宫外形呈现“Y”字形,子宫底部横径增宽明显,宫底外缘凹陷且呈现分开的两个子宫角,凹陷深度均超过1 cm,平均凹陷深度为(2.37±0.54)cm;双侧子宫角内均有子宫内膜回声,子宫内膜也呈现“Y”字形,两侧分开的子宫内膜在子宫中下段至宫颈内口的位置汇合。见图1(d)。
④单角子宫5例,子宫呈现梭形且轮廓偏小,宫底横径偏小,内膜呈现管状3例,子宫内膜呈现“香蕉”形2例,均向左侧宫角稍有弯曲。见图1(e)。
⑤弓形子宫9例,经子宫冠状切面声像图所示子宫底内膜轻微凹陷2例(凹陷深度0.45~0.54 cm),宫底肌层稍向外凸4例,宫底肌层平坦3例;子宫底中央部内膜均出现弧形凹陷,内膜凹陷深度均低于1 cm,平均凹陷深度为(0.68±0.19)cm。见图1(f)。
因受解剖因素、成像条件限制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虽然可诊断子宫畸形,但难以准确鉴别和诊断不同子宫畸形的类型,如弓形子宫、单角子宫和纵膈子宫的确切分型等,通常需借助腹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宫腔镜等有创性检查而准确诊断[7-8]。因此,虽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可诊断部分病例的子宫异常情况,但在鉴别和诊断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方面尚存不足,使得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临床中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多发。而相比常规二维超声成像,经阴道三维超声可获取高质量的冠状切面图像,可立体、清晰显示子宫外形、轮廓、内膜形态和宫腔结构等情况,可弥补常规二维超声成像的不足,从而可为CUM的诊断和分型鉴别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为后期矫形手术、子宫纵膈切除术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如子宫纵膈长度和厚度等。研究指出,经阴道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妊娠囊的位置,特别是对复杂类型的子宫畸形而言,可通过观察子宫腔和宫颈管结构,便于个体化处理不同类型子宫畸形患者的子宫腔操作[9]。
CUM是由于胚胎时期两侧副中肾管发育融合障碍而引起,可引起不孕或在妊娠期间出现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如胎儿异常、早产、流产、产后胎盘滞留等。对CUM进行早期分型鉴别和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的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双子宫:可见2个完整的子宫体和子宫颈,且子宫壁和子宫内膜均完整。②纵隔子宫:可见完全纵隔子宫内膜呈现“V”字形,分隔至宫颈内口;而不完全纵隔子宫内膜呈现“Y”字形,分隔未至宫颈内口,子宫内膜向下凹陷呈锐角;子宫内膜中央均呈现低回声,子宫内膜分隔为两部分且左右对称,从子宫底部分隔并延伸至宫颈方向;子宫外形基本正常或宫底肌层稍向外凸、轻微凹陷。③双角子宫:可见子宫外形呈现“Y”字形,子宫底部横径增宽明显,宫底外缘凹陷且呈现分开的两个子宫角;双侧子宫角内均有子宫内膜回声,子宫内膜呈现“Y”字形,两侧分开的子宫内膜在子宫中下段至宫颈内口的位置汇合。④单角子宫:呈现梭形且轮廓偏小,宫底横径偏小,内膜呈现管状或“香蕉”形,向左侧宫角稍有弯曲。⑤弓形子宫:可见子宫底内膜轻微凹陷,宫底肌层稍向外凸、平坦;子宫底中央部内膜均出现弧形凹陷。
本研究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CUM符合率仅为81.11%(73/90),不符合率达18.89(17/90)。其中,1例单角子宫误诊为子宫先天性发育不良;4例完全纵隔子宫和1例不完全纵隔子宫误诊为双角子宫;3例双子宫误诊为双角子宫;1例单角子宫、1例双角子宫、6例弓形子宫误诊为不完全纵隔子宫。单角子宫与子宫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的鉴别要点主要在于子宫内膜形态的改变;双子宫与双角子宫的鉴别要点主要在于宫颈部不同;双角子宫与不完全纵隔子宫的鉴别要点主要在于子宫外形轮廓的改变;弓形子宫与不完全纵隔子宫的鉴别要点主要在于子宫内膜形态的改变、子宫内膜凹陷角度及深度的不同。
综上所述,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子宫冠状切面声像图,从而可清晰显示CUM患者子宫外形、宫腔形态及宫颈管形态,对子宫底部凹陷深度进行准确测量,因此可为CUM的鉴别和分型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