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民间文物保护人士李求宏,抗战史学者、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开展南京保卫战外围阵地遗址调查时,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街道的荒山之中,新发现两座不在文物名录内的抗战碉堡。
现场:两座碉堡藏身荆棘丛中
新发现的两座抗战碉堡,位于板桥街道大方社区墩子坑村,周边荆棘密布,杂树丛生。其中一座在南京东木机械制造厂内新修水泥路旁的吴国山上,临近一座大坟包。碉堡掩盖已经损毁,隔墙、后墙均厚0.5米。碉堡包括一间射击室和一个小房间。射击室长约2.7米,宽约2米,墙高仅存1.62米。小房间长宽均为1米。碉堡数段裸露的竹节钢筋直径达2.5厘米。墩子坑村另一座碉堡位于大方墙体材料厂旧址内的李门山山顶上。李门山在江宁区谷里街道西塘村和雨花台区板桥街道墩子坑村交界处。这座碉堡掩盖也完全损毁,隔墙、后墙均厚0.5米,前墙厚0.9米。出入口在碉堡西北部,出入口东北侧有透气孔,直径为13厘米。碉堡内堆满覆土,而且长出几棵歪歪斜斜的杂树。射击室长约2.7米,宽约2米。小房间长宽均为1米。
墩子坑村两座抗战碉堡,其形制和已经列入江宁区不可移动文物的谷里街道炮台山碉堡基本相同。江宁谷里炮台山现已建成一个市民公园,公园南部就是一座多角长方体的抗战碉堡。其长约5.18米,宽约2.31米,高约3.5米。其向南有一个射击孔,呈外八字開口,其外部大小为1.98×0.48米,内部大小为0.7×0.28米。射击孔墙壁厚1米,掩盖厚0.8米,隔墙厚0.5米。出入口在碉堡西部,高1.8米,宽1米,墙厚0.5米。出入口南北各有一个透气孔,直径为13厘米。碉堡射击室长2.68米,宽1.98米,高1.8米。另外有一个小房间,长1.15米,宽0.98米。碉堡顶部可见炮火损毁痕迹,裸露竹节钢筋直径分别为2厘米和0.8厘米。站在碉堡顶上,极目远望,其东面山峦起伏,由南到北依次为吉山、祖堂山、牛首山和岱山。
南京保卫战时期的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程奎朗、工兵学校教官黄德馨,分别著有回忆文章《南京复廓阵地的构筑及守城战斗》《京沪杭国防工事的设想、构筑和作用》。黄德馨回忆,在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夕,京沪杭一带划分为京沪、沪杭和南京三个防御地区,在南京城外构筑了外围阵地和复廓阵地。程奎朗回忆,在南京外围沿着大胜关——牛首山——方山——淳化镇——汤山——龙潭之线,择要构筑有钢筋混凝土的永久工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全国已成国防工事报告表》显示,截至1937年8月3日,在南京东南附近,从板桥经淳化亘汤山迄龙潭之线,由中国军队独立工兵第一团构筑国防工事223座。
笔者初步判断,板桥墩子坑村两座抗战碉堡,是80多年前中国军队独立工兵第一团完成的223座碉堡中的两座,其种类为单口机关枪掩体。这两座碉堡和谷里炮台山碉堡各相距数百米,呈现出相互战术支援的强固闭锁堡特征。
战史:八十八师血洒南京战场
中国军队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伤亡惨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陆军第八十八师京沪抗战纪要》记载,全师官兵六千多人,南京保卫战后零星撤退渡江的官兵仅剩下四五百人。因为牺牲过于惨烈,第八十八师官兵留下的回忆录非常之少。笔者多年来广泛搜集抗战史料,第八十八师官兵的抗战文献仅仅找到4篇。其中关于南京保卫战的,只有时任第八十八师师部参谋卢畏三的《第八十八师扼守雨花台中华门片断》一篇文章。
板桥墩子坑村两座抗战碉堡,笔者初步判断,其作用应是保护京芜路(今宁芜公路),见证了第八十八师在南京保卫战中的外围战斗。笔者爬梳了中日军队战斗详报及双方官兵回忆文献,查找京芜路附近参战部队。中国军队是陆军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师长由第七十二军军长孙元良(台湾著名电影演员秦汉的父亲)兼任。日本军队是第六师团,师团长是谷寿夫。臭名昭著的谷寿夫参与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抗战胜利后作为战犯,经过南京审判在雨花台被枪毙。
发生在板桥墩子坑村两座抗战碉堡附近的战斗,笔者初步考证,时间在1937年12月9日。具体参战部队,中国军队是陆军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派出的右翼支队,日本军队是第六师团步兵第三十六旅团步兵第二十三联队。第二十三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中队长折小野末太郎、第一大队传令员金丸贞行等日军官兵回忆文献,对沿着京芜路攻击前进有简略记述。当时京芜路铺着煤渣,是通往南京的主要公路。京芜路战斗中日军伤亡惨重,步兵第二十三联队第一大队两次更换大队长。
1937年12月10日,侵华日军在占领牛首山以后,对雨花台西南侧的安德门阵地发起疯狂攻击。今天菊花台公园所在地当时称八三高地,其南面高地当时称八二高地。日军主攻部队包括第六师团步兵第十一旅团步兵第四十七联队、步兵第十三联队,以及步兵第三十六旅团步兵第二十三联队。坚守安德门阵地的中国军队是第八十八师补充旅的两个补充团,旅长吴求剑。八十八师补充旅在12月10日一天中连续组织5次反冲击,使得侵略者伤亡重大。日军步兵第四十七联队战史如实记录了中国军队的坚忍不拔:“第四十七、第二十三、第十三等联队,将火力集中在一起连续发起猛攻。敌军也集中全部火力击退我军一次次进攻。”
在安德门战斗中,日军伤亡惨重。参加主攻的侵华日军步兵第四十七联队有4名中队长被中国军队击毙。其中第三大队第十一中队仅剩下24名残兵。
中国军队为保卫安德门也付出了血的代价。第八十八师补充旅第一团撤出阵地时,全团整编以后只剩下4个步兵连。第八十八师补充旅第一团团长华品章、第一营营长周鸿壮烈殉国,第二营营长戴海容负伤。
建议:可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中国军队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在南京保卫战中伤亡殆尽。就笔者游历所见,国内关于第八十八师的抗战纪念设施在杭州有两处,一处是位于湖滨公园的“一二八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一处是在西溪路松木场段的“第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坊”。在上海有一处,就是2015年新建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在南京保卫战中殉国的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旅长朱赤、第二六四旅旅长高致嵩,第八十八师补充旅第一团团长华品章、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团长韩宪元,先后在2014年、2015年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而在南京保卫战中殉国的包括第八十八师官兵在内的十万中国军队将士,大多数没有能够留下姓名。
2014年6月,雨花台区政府在南京市率先公布了15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就有抗战遗迹——华严寺南山碉堡。笔者建议,将与华严寺南山碉堡同一批构筑的板桥墩子坑村两座抗战碉堡,公布为第二批雨花台区不可移动文物。2018年12月24日至2019年1月25日,《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众意见征询。规划草案构建了全域城乡体系,即形成“中心城区(一主、一新)、3个副城、9个新城、29个新市镇”的城乡体系,板桥就是9个新城之一。笔者建议将板桥墩子坑村两座抗战碉堡,在修编中的《板桥新城总体规划》中加以标识、规划,增加板桥新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魂魄毅兮赴国殇,蜚声远兮留万芳”,那些荒野中战痕累累,饱经岁月风雨的碉堡,就是生如夏花般烈士们最好的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