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第-克拉克定理在产业结构演变中的发展探究

2020-04-17 14:48戚子麟顾恒晟
中国市场 2020年5期

戚子麟 顾恒晟

[摘 要] 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經济发展水平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文章通过对全国以及深圳、广州两个城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关系的分析,证明了在21世纪配第-克拉克定理仍然成立的结论。针对人们在实际应用配第-克拉克定理时的误区,文章提出了三点思考:第三产业比重高未必是经济发达的标志,第二、三次产业无所谓合理比例,制造业转移不一定造成“产业空心化”。

[关键词] 配第-克拉克定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5.056

1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容

在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发现,在大部分人口从事制造业和商业的荷兰,人均收入比欧洲大陆其他国家要高很多。在英国各行业之间也存在类似现象,如船员的收入是农民的4倍。据此,他在其著作《政治算术》中提出,劳动力会趋向于从事高收入的工作,而从事工业之收入高于农业,从事商业之收入高于工业,因而劳动力会由农业而向工业转移、工业向商业转移。

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出版了《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在配第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得出进一步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将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也就是说,发达的经济必然带来服务业的繁荣,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会逐步上升,此即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国家历史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不仅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还得出了伴随经济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三次产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的结论。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劳动力比重上升速度会快于第三产业,而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2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验证

笔者以中国、深圳、广州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对配第-克拉克定理进行验证,结果如下。

2.1 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三大产业增加值比重见表1。

2.2 深圳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

深圳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见表2。

2.3 广州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

广州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见表3。

由以上数据和图表不难看出,中国、深圳、广州在2000—2018年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呈现增长趋势,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出第一、二产业增加值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的态势,这与配第-克拉克的描述是一致的,证实了这一演进规律的适用性,说明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但适用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适用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

3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思考

配第-克拉克定理作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已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在具体经济工作实践中,由于对这一规律的理解不够透彻,常常出现不该有的误区,值得人们关注。

第一,第三产业比重高未必是经济发达的标志。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把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作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这是对配第-克拉克定理的曲解。经济发展使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但反之未必成立。如深圳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8%,广州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1.75%,但深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广州高3.4万元。再如,海口市2018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3个百分点,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6万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因此,对于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大多数地方而言,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更为重要。

第二,第二、三次产业无所谓合理比例。2017年,深圳市政协开展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深圳实体经济”为主题的调研,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深圳的二、三产业的比例已经接近临界点,制造业不能再退。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库兹涅茨的研究说明,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2012年的数据,美国、日本、德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比重在20%~30%,第三产业比重均在70%以上。因此,对深圳这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城市而言,死守制造业的比重而忽略第三产业发展,背离了经济发展规律,深圳第二、三产业发展更应该顺势而为。

参考文献:

[1]张文忠.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曲翔宇.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升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2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