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教石刻是伴随佛教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源于早期印度僧人的开龛修炼,后来逐渐演变为石刻造像。随着佛教的东传及其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这种佛教活动也自西而东地来到中国,并渐次发展开来。一般说来,佛教石刻主要包括“与佛教有关的造像、造塔、造寺、造经,做其他各种功德,举办斋会等各种法事活动所留下的碑刻、经幢、摩崖等,其中以造像石刻为最多。”本文所指佛教石刻为佛教摩崖造像。
关键词:明清;佛教石刻;徽商
中图分类号:TU252;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114-02
明清时期,随着皖南地区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徽商的崛起,助力了当时佛教道场的大发展、大繁荣,也直接促进了佛教石刻的兴盛。
本节涉及石刻具体分布地名以现代行政名称为准。所参考文献以近现代考古资料《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为主,并结合相关史料,对明清地区皖南佛教试做归属。
一、明清时期皖南佛教石刻之空间分布
二、明清时期皖南佛教石刻之空间分布的特点
明清时期,由于皖南地区经济发展,加上统治者对佛教发展的大力支持,皖南佛教石刻在寺庙等佛教建筑的助推下,发展尤为兴盛,通过笔者对上述皖南相关地区佛教石刻的归类和分析,可以总结出明清地区佛教石刻分布的几个特点。
(一)造像点多,持续时间长,覆盖面相对集中
古徽州(今黄山地区)是佛教石刻的主要分布地区。明清以前,皖南地区佛教石刻主要分布在今贵池、泾县地区较多。明清时期,皖南佛教石刻的主要分布地为今天的南陵县和歙县地区。从现有相关史料统计可以证明,从北魏开始至明清时期,皖南佛教石刻的造像活动一直处于持续的过程中,佛教石刻的分布状况往往与寺庙、寺院等场所相伴而生。
(二)修复、重建较多
自南朝宋皖南地区开始有佛教传入,随之出现大量的佛教寺庙、石刻等建筑。明清时期的许多佛教石刻,多系前朝修建,之后或因战乱、自然原因;或因年久失修等情况,至明清时期重建而成,如:香由寺、清溪道院碑、安贤祠碑、福田寺舍田碑、大里菩萨宝塔碑、大聖山普祜院碑、竺溪寺大殿碑、香佛喦等。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佛教到场一般强调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是百姓长久以来对其认可度的体现。
(三)明代石刻较多,清代较少
从上述统计的26座皖南佛教造像点可以看出,其中的22座可以确定为明代所翻修或新建,而属于清代的则只有3座。明代统治阶级十分重视佛教的发展,尤其重视对佛教建筑的修复。如万历三十八年,寓安禅师募建掷钵禅院,任主持;崇祯间,僧天吾建别峰庵。寺院的修缮更是数不胜数,万历已酉,僧心空重建被洪水冲毁的翠微寺等,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代统治者对于佛教发展的态度。
(四)多和佛教寺庙相伴而生
佛教石刻是伴随佛教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佛教的东传及其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这种佛教活动也自西而东地来到中国,并逐渐发展起来。佛教石刻的种类很多,而其中以造像石刻为最多。寺院和石刻对于佛教来讲都是一种道场,都是阐释佛法的一种载体,明清时期,由于皖南地区的佛教发展兴盛,另一种是互补关系,即寺院多,寺院少,或者寺院少,石刻多。
(五)石刻内容多为寺庙产生、重修、发展等相关情况
如明代崇教禅寺碑记内容主要讲述了崇教禅寺从立寺之初到之后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到明朝时已经趋于没落,企图让尚书学士立碑以扩散影响力,重回当日的兴盛。
清代重修大里菩萨宝塔碑记:“古塔庵创于宋建炎已酉,迄今四百一十六年,自吾高祖绣衣永茂公遥居新州……”。重修大里山普祜院碑记:“元至正中僧募里人谢弥高等尝修葺之,更历今迄二百馀年,院日就圮,而住持之贫赤特甚,几不能存……”。
敕建慈光寺记:“黄山之有慈光寺,肇於万历辛亥六月二十六日。今上广孝心為慈聖太后靳年所赐额也,先是普門大师惟安由五台来楱黄山,用普朗品行度世……”等。
三、明清时期皖南佛教石刻之空间分布的相关原因
(一)皖南地区气候、地形等特点
佛教石刻的产生于佛教寺庙往往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但石刻造像的产生远比寺庙对自然地理因素的要求更高。纵观历史上皖南地区佛教石刻造像的兴起,从魏晋时期一直延续至清代,除了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皖南地区有石刻形成所需的地质地貌条件,由于石刻是在岩石上进行创作,雕刻的对象就是岩石,因此,形成石刻需要一定的地质、地貌条件。其地质条件就是近地面地层中含有岩石层,地貌条件般是丘陵、山地。只有在这样的地质地貌条件下,皖南地区多山,这就为佛教石刻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自然条件。
(二)明清统治者大力支持佛发展,修寺之风盛行
佛教石刻造像的发展与寺庙有着密不可分的半生关系,地区差异形成的政治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统治阶级的佛教政策对各级政治中心教发展的影响。政治中心往往是佛教中心,其政治地位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佛教兴旺的程度。在古代社会,强大的政治力量可以说是佛教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明清时期,尤其是明代,明太初朱元璋曾在安徽凤阳的一座寺庙里做过四年的和尚,当他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之后,不仅对佛教大加扶持,而且在他的主持下,修庙建寺之风大为盛行,也进一步促进了佛教造像在明清时期皖南的进一步发展。
(三)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佛教的生存、流布以及佛事活动的开展等,都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明清时期,皖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徽商的崛起,许承尧曾写道:僧言全盛时,千僧来繙经,反映了明朝末年黄山佛教的兴盛。徽州望族士绅的支持资助。明清时期,徽商鼎盛,徽州经济发达,“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徽州望族士绅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对皖南寺院的兴建和修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四)交通因素
交通条件对于佛教的传播来说影响很大。进而影响了皖南佛教的地理分布。皖南地区交通条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便利的水路交通运输。佛教石刻首先需要大量石材,这种笨重的原材料在古代运输极为困难。而通过水路运输则成为重要选择。皖南地区内河流众多,湖泊密布,水路交通早在4000多年前就与中原沟通。28区内的秋浦河、皖水、泾水、青弋江、水阳江、丹阳湖、巢湖、滁水等水系通过长江与上游的川鄂以及下游的苏沪联成一体,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再加上皖江流域“上控全楚,下蔽金陵,扼中州之咽喉,依两浙为唇齿”的地理位置,使佛教石刻在皖南地区的传播及兴盛具备了天然优势。
(五)徽州文化对佛教石刻产生的影响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佛教盛行,宗教活动成为明清时期皖南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众对佛教信仰的普遍则是寺庙兴建与佛教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不仅表现为徽州宗族对寺庙、石刻的修建投入极大热情,而且因为徽州民众积极参与寺庙的各种佛事活动。徽州宗族的支持、文人的引领、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据许承尧纂民国《歙县志》卷二“寺观”条的记载,仅徽州歙县一地先后兴建的佛教寺庙就有246处,相伴而生的佛教石刻也逐渐发展起来。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4年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明清皖南佛教地理研究”(項目编号:AHSXLW2014DO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洪亮吉.《泾县志》卷25《寺观》[M].合肥:黄山书社,2008.
[2]李恩绶.采石志·艺文[M].合肥:黄山书社,1992.
[3]戎龙超.元代佛教石刻分类及相关问题探析[J].中国书法,2016.
[4]赵孟懿.明朝浙东石刻艺术研究[J].新美术,2015.
作者简介:谢福田(1982-),男,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