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阳
摘 要:通过论述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学说,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性角度出发理解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深刻理解社会现状。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实践
一、引言
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克服了以往对“人的本质”学说中存在的种种不完善之处,对“人的本质”有了科学的理解,从实践的角度进行解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转变,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作用,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对社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
马克思在他的思想发展历程中,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伟大转变,即从信奉黑格尔、到对黑格尔进行批判,逐步接受费尔巴哈的影响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对现实历史逻辑的把握,在其思想成熟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从“理性”到“人本身”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仍不成熟,属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队列。马克思在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但是,人本身就是人的本质。”[1]在这里马克思承认人是现实的人,而不是脱离物质世界的抽象存在。直到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明确确提出了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类本质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历史中现实中的人是类存在物的存在,确定了人的社会性;二是自由自觉的人类活动是类存在的本质,自由自觉的人类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以自己的需要和意愿为标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改造和创造的活动。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2]而自觉地人类活动也是指人在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依照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指人的劳动。动物进行觅食、繁衍等活动是在本能的驱动下,而不是像人的活动一样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计划,朝着一定方向的的自觉地劳动。
马克思在有选择的继续使用费尔巴哈“类本质”学说的同时,从社会属性角度来看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就是从社会现实即人的现实性的角度进行研究,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在现实中就表现为各种社会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就是说现实中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具体体现,或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载体。首先,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们的生产、生活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社会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彼此联系、彼此影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人在不同的组织、机构中人的地位、作用不尽相同,这就出现了差别,是人的个体本质。其次,人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这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孤立的看待人,而要全面、系统地看待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这样才能精确全面的把握人的本质。最后,社会关系如果发生变化,那么,人的本质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不能把人的本质看做具体不变的,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在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是阶级性的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在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学说是“类本质”和个人本质的统一,统一于人改造、创造其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的实践中。马克思的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对“劳动说”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具体的现实社会中得出“个体本质”,“个体本质”揭示的是作为社会个体人之间的差别;“类本质”揭示的是人作為一个整体与其他事物的差别,但“类本质”通过“个体本质”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展开和实现才能具有现实意义。如果说“类本质”是人的一般属性,是从整体中抽取出来的,那么“个体本质”是人的特殊属性,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是由特殊的生活、生产、学习环境构成的。因此可以说“类本质”是“个体本质”的基础,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人的本质学说共同体。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料,满足人的需求。人的秘密隐藏在实践中,如果脱离实践来谈论人,将得到一个抽象的脱离实际的人的概念。马克思最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实践是人们的生存方式,从而抓住了人的本质。
三、人的本质与社会现实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源自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分析。马克思通过亲身体会和深入调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现实经济状况,发现工人的每天进行长时间的劳动与劳动报酬的微薄不成正比,人原本应该是自由自觉地劳动变成了在资本家的强压下进行的单调辛苦的劳动,工人生产的产品最终归资本家所有,在这种强压的工作下,工人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人与人之间漠不关心。这些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终有一天会被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
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十九大的召开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另外,由于我国占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间的差距越来有大。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发展进入了新时期,立足新的起点,收获了新的机遇。然而我国现阶段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农村仍有许多贫困人群,特别是一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人们文化水平低,封建迷信的观念盛行等各种问题糅杂在一起。这就要求不仅要扶贫,更重要的是扶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政府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渴望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热切期盼。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在是说总体富裕,而是意味着全体富裕,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要以生态振兴为基础,以人才振兴为关键,以经济振兴为核心,以文化振兴为重点。人民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为推动人自由自觉地劳动,需要满足人民的需求。
四、人的本质在当代的价值
现在当我们重新学习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内涵,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我们接受社会上的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昂扬的姿态继续前行具有指导意义。
有利于我们以科学的方法理解并掌握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说,不仅要让人吃饱穿暖,还要让人活的幸福快乐,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有利于全面认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着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问题,人们希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政府以此为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做到从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切实处理好有关民生的重要问题,实现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确保人民在经济发展中有收获,不断改善社会关系,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有利于理解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自身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在新的时代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推动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对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团结、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中国梦变为现实。中华民族曾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辉煌,在近代才开始的屈辱的历史,所以我们对恢复曾经的辉煌有热切的期盼。经过长期的探索,经历的许多次失败,中华民族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和中国国情相匹配的途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实际,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理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国防、外交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果,社会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剥削和束缚,每个人在社会主义社会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都能够为使中国越来越繁荣富强出一份力。
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全球存在的发展问题,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我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科技的发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就不能封闭自己,闭关锁国是不可取的,就像曾经的清政府,因为封闭了自己,而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潮流,最终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中。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各国间的差异,谋求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不仅对中国有利。同时有利于世界人民,改善各个国家间的关系,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坚持和平发展的大方向。
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人与自然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要在两者之间存在差别的基础上遵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又要通过发挥人积极性与创造性去合理地改造自然。现阶段,雾霾、冰川融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深刻思考。我们要改变对自然的态度,人的发展不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破坏上,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此外,人应该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改变我们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调整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改善自然环境。
对人生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展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导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部分人未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人生观树立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因此培育正确的人生观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其次,由于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在教育中要根据每个人思想的实际水平、接受能力,对其进行指导。最后,人生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树立和确定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生观的树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认识到人生的意义,进行思考逐步深化对人生的认识,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促使人通过努力劳动实现人生价值。
五、结语
通过对人的本质思想的全面解读,对不同阶层的人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为推动人全面的发展、构建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努力实现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使人和自然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任娟.马克思的“类本质”概念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