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悦
摘 要:“礼”在西周时期发生了重大的作用,是维系西周稳定的一种重要制度。“礼”在东周也影响着各个学派。儒家推崇“复周礼”,道家批判不以“道”为本源的“礼”,墨家在赞同“礼”的等级秩序的同时批判繁琐的具体礼仪制度,而法家则以赞同“礼”的等级秩序来推崇“以法为本”,强化君主权威。
关键词:礼;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一、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艰难。诸侯割据,争霸图强,各诸侯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积极延揽人才,大兴养士之风。而这也是一个思想言论自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百家争鸣,涌现了一大批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
“礼”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1]这说明礼最开始是与祭祀有关,而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夏商时期发展,于西周时期建立成为礼乐制度,并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遵守的规定。然而到了东周,“礼”被严重破坏,但是“礼”对于当时的社会依旧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礼”,各家各学派也有不同的看法。
二、儒家与“礼”
儒家创始人——孔子,极为推崇“礼”。《史记》就曾记载“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认为“礼”经过夏商周三代的传承发展,到周朝时已发展完备。在西周时,“礼”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当时人们遵守的规范和法则,对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孔子希望损益“周礼”,进行“正名”,以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来恢复上下有序的社会秩序。孔子对于东周时期人们对礼乐制度的僭越感到无比的愤怒,《论语》曾记载了孔子对于季孙氏僭越的评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论语·八佾》)。孔子认为,既然季孙氏连僭越都敢,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的呢?这样公然地践踏礼乐制度,就是在践踏周天子的威严。周天子的威严都被践踏了,那么这整个社会还有什么秩序可言。没有了严明的等级秩序,天下必然大乱。所以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安稳就必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样人民才能“有耻且格”;如果一个国家“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话,这个国家的人民只能“民免而无耻”。因此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不仅需要“礼”,更需要内心道德的约束。“德”是“礼”的内心基础,“礼”是“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将这两个统一便可达到“仁”,从而使人民幸福,社会安定,国家安宁。就如孔子所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第十二》)由此可见,“仁”是“礼”的最终发展目标,“仁”是礼的本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也认同“礼”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他推崇的已经不是周礼。在孟子生活的年代,周王朝早已名存实亡,因此孟子认为“礼”应该是变化的。“禮”要不断随着社会实际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孟子所认为的“礼”是由人的内心产生的,所以要靠人的内心去不断把握、衡量。
而荀子则认为“礼,节也,故成。”(《荀子》)他认为“礼”需要的是适度,这其实与孟子的思想有些相同,但荀子在自己的思想中还加入了法家的思想。他认为治理国家不仅需要“礼”,还需要“法”,要礼法并行。荀子主张的是性恶论,他认为人生来便是恶的,需要后天的教育使人向善。如果没有后天向“善”的教育,那么那个人便很可能走向“恶”,此时便需要“法”来遏制人们心中的恶。但荀子最终要强调的还是“礼”,正如《荀子·劝学》里记载的“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是“法”的前提、根源。
孔子、孟子、荀子三人的主张虽有不同,但是都是赞同并推崇“礼”的,都认为要用“礼”来治理国家,是国家安定,并且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仁”。
三、道家与“礼”
与儒家很大不同的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不赞同“礼”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在《老子·第五十三章》指责繁琐的礼仪制度导致了社会的贫富悬殊。他认为正是因为“礼”的繁琐才使得社会动荡不安。在《老子·第三十八章》中“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正是因为没有了“道”,所以才选择“德”,而春秋战国时期,“德”也没有,便再退而求次选择“仁”,但是“仁”也没有,所以才选择了“礼”。在所有的选择中,“礼”是最下层的选择,但当时的君主们大部分都选择“礼”,不是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而是他们有意抛弃,所以老子对“礼”是批判的。
但我们纵观当时的社会背景,便可知道各诸侯国的掌权者急迫地想要强大自己的国家,而“仁”和“道”对于强大国家的作用的效率太低。掌权者需要的是能快速强大自己国家的方法,而“礼”在这之中是最好的选择。可老子在批判“礼”的同时,却又认同丧礼、祭礼等一些具体的礼仪制度。并且他认同等级制度存在的合法性,同时将宣扬“道”的希望寄托在天子、诸侯的身上。而天子、诸侯存在的合法性却是由“礼”的宗法制所确认的。
这样看来,老子的思想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不是的,老子所批判的是没有以“道”为源的“礼”。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所以“道”也是“礼”的本源。而春秋战国时期所说的“礼”,不是以“道”为本源的,甚至是只谈“礼”的,这样没有了根源的“礼”就像没有的根的树,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会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罪魁祸首”。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的思想。他也认为“道”是“礼”的本源,“礼”是“道”的表象。并且庄子批判孔子“复周礼”,庄子认为:“礼仪法度者,应时而变也。”(《庄子·天运》)礼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孔子所推崇的“复周礼”实际上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并且庄子认为:“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庄子·渔父》)。世俗的“礼”是不自然的,而“真”才是符合自然的。但是人们常常在世俗中忘记了“真”,忘记了自己的本性,于是“礼”也就变得只剩下形式了,这样的“礼”是不符合“道”的。
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礼”是“道”的一个表现形式。他们推崇的是自然的,真的“礼”是以“道”为本源的“礼”。
四、墨家与“礼”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墨子·尚同中》说道:“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由此可知,墨子是赞同礼的等级制度的,他认为混乱的等级制度、没有等级制度是天下混乱的根源。而且墨子还说道:“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由此可知,墨子其实是在维护等级秩序,墨子希望通过维护等级秩序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墨子在赞同“礼”的同时,也对“礼”进行了批判,特别是对那些铺张浪费的、烦琐的葬礼。墨子认为要“节葬”“节用”,其主张与儒家的“复周礼”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但是,墨子的“节葬”“节用”的思想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是比较适宜的。毕竟当时社会动荡,普通老百姓都在为了生计烦恼、奔走。而周礼的厚葬习俗劳民又伤财,厚葬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此墨子提倡的“节葬”符合当时社会老百姓的需求。
而墨子还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即“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則下之。”(《墨子·尚贤上》)墨子“尚贤”的思想打破了“礼”的宗法性。墨子希望选拔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不过墨子对于有才能的人重视的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这也是他的局限性。
五、法家与“礼”
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甚至认为人性之恶,比荀子还要严重,因此,韩非提倡的是以法治国,此处的“法”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法律,而是指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法律。法家主张的是“法、术、势”结合,以建立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法家最重视的便是“法”,韩非在《韩非子·饰邪》中讲“以法为本”;在《韩非子·五蠹》中提到“以法为教”,这说明“法”在法家的理论中是最重要的。韩非正是通过“法”来维护“礼”,来加强“礼”的等级秩序。这说明韩非在肯定“法”的同时,并没有简单地否定“礼”,韩非反而利用“礼”的等级秩序来维护加强君主的权威。
六、结语
“礼”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先秦时期的儒、道、法、墨家都肯定了“礼”的等级性,希望以此来维护社会安定,国家安稳。“礼”在现代社会也具有价值,我们要从中吸收有益的成分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