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联合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小动物眼科学》教学模式中的探索研究

2020-04-17 20:02:13胥辉豪刘一丹郑小波刘娟封海波杨恒吴柏青王立斌丁孟建
畜牧与兽医 2020年12期
关键词:眼科学医学教学法

胥辉豪,刘一丹,郑小波,刘娟,封海波,杨恒,吴柏青,王立斌,丁孟建

(1.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重庆 402460;2. 西南大学发光分析与分子传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00;3.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重庆 40070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物质与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近十年动物临床诊疗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此外,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对动物医学的发展始终保持高度重视。随着教育部关于动物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以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对于诊疗行业专科认证机制的逐步推行,动物医学诊疗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和定位都在不断提高和完善。未来中国动物医学专业各学科领域教育发展势必将走向以专科化为重要导向的培养模式[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小动物平均寿命显著延长,各专科类疾病逐渐涌现出来,而传统的大类教学模式与内容无法全面而深入地阐述相关临床医学知识。动物眼科疾病诊疗发展迅速,逐渐受到动物医学临床工作者和人们的重视,但面对巨大的行业需求,我国目前仅有少数的动物医学工作者可以从事相关的专业诊疗工作。因此,动物医学眼科专科工作者的培养亟不可待[2]。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眼科专家委员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动物医学专科方向之一,其宗旨在于建立我国动物医学专科医疗体系、制定从业标准、规范从业者准则。而高等院校应将科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行业合理输送达标从业者为之己任。本文结合大背景下行业需求与发展,将课程特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对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 CBL)联合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 PBL)的教学模式在《小动物眼科学》课程中的改革和探索进行了讨论。

1 小动物眼科学教学模式探索的重要性

小动物眼科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小动物视觉器官,以形态学为基础并广泛辐射的临床实践性课程,是动物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该学科课程非常重要,且在教学过程中极具挑战性,主要归纳为以下方面:首先,该课程具有极强独立性与专业性,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其次,小动物与人类间存在物种差异,尽管眼部大体构造存在相似性,但解剖细节、疾病种类、治疗手段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区别,故无法直接运用人医眼科学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第三,眼病知识较为抽象,很多眼部的解剖构造与生理功能的基础知识难以直观理解;最后,该课程具有极强实践性,练习条件较高,须提供配套硬件学习设施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动力。

毫无疑问,随着我国动物医学专业认证建设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动物医学专业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发展,加快动物医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最终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动物医学专科人才。在此背景下,我校在国内率先设计并开设《小动物眼科学》课程,积极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期望为该学科领域乃至动物医学其他专科方向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对小动物眼科学教学模式探索的思考

2.1 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学生接受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习基础动物医学知识来说不可或缺,但是这种方式相对单一,让师生缺乏互动交流,对于已有基础且可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会让学生被迫吸收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由于知识的艰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此外,小动物眼科学知识点多,内容覆盖广,学习难度较大,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理解知识效果差。

综上所述,对于此类针对性与专业性更高的动物医学课程需要结合多种科学、合理且高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结合学科课程自身特点,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到传统课堂中,以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

2.2 CBL教学法在小动物眼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CBL教学法是一种以经典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3-4],老师根据授课核心内容选择对应典型病例,课前将疾病名称提前告知学生预习,课堂中师生进行广泛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剖析与总结。CBL教学法已广泛用于各类学科的课堂中,尤其在医学中更为突出[5-7]。通过此方法可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师生共鸣,将相关疾病知识深刻印入学生脑海中。

根据学科与课程特点,进一步丰富并优化教学模式。例如,给出相关病例知识点(角膜溃疡)后,课堂上模拟实际临床诊断场景:询问病史(该动物何时出现眼部不适,当时情况如何,是否有外伤史或既往史及治疗情况等)、结合病例照片描述眼部异常(描述眼周情况、分泌物情况、结膜/巩膜/角膜情况、前房/虹膜/晶状体情况等),动手检查动物模型,根据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讨论鉴别诊断,最后作出初步的诊疗计划。让学生进行广泛讨论,老师再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型等工具梳理各个重要的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同样地,在实验课中,根据真实的眼科病例再次让学生体验诊治流程。该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充分综合各类教学手段与教具,通过学生模拟医生诊治小动物眼科疾病的方式,将重要知识点生动、深刻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在实验课堂中首次得到了良好结合。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2.3 PBL教学法在小动物眼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PBL教学法对学生关键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挖掘更深更广的知识点[8]。该教学方法主要以相关知识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引导,常用于医学类课程的教学中[9]。在《小动物眼科学》课堂上,教师将核心知识点设置成问题,学生分为学习与讨论小组,教师从旁引导,通过自主查找资料,讨论并解决目标问题,在主动收集资料的过程学习相关理论内容。

随着国内动物医学诊疗行业的高速发展,当今小动物眼科领域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 许多技术日益成熟且逐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而传统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目前临床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汲取更为广泛的专业知识至关重要。PBL教学模式是首先以学生关心的问题展开拓展,并进一步鼓励学生搜集、查阅并总结相关问题的最新报道,分组进行课堂汇报交流,最后由老师结合相关知识点、临床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进行总结。例如,犬猫白内障的临床症状通常体现在哪些方面,发病机理是什么,哪些常见病因可导致,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点,治疗手段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等。如此单一的疾病可衍生出多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而这些知识可能无法通过教师在理论课堂上充分进行讲解,但相关内容无论对于临床或是科研工作都至关重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围绕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组内讨论。在该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采用主动学生模式,根据自身掌握情况灵活挖掘前沿知识。因此,PBL教学法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记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扩宽了授课范围,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学生基础科研能力,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 CBL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在《小动物眼科学》中的应用

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可满足师生的所有需求。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结合多种切之有效的教学模式。CBL 联合 PBL 教学模式是目前医学发达国家医学院校常用的教学模式,但在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仍处于不断尝试与总结阶段[10-13]。根据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特点及优缺点,合理地用这两种教学模式联合施教,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使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小动物眼科学》是动物医学领域一门新颖的专业课程,是在动物医学全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独立出来的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对于教师专业素质、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要求较高。在《小动物眼科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需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以学生回归课堂、扎实掌握眼科学专业知识为最终目的,同时将教师、学生设置为教学中心,以丰富多彩且生动形象的的授课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小动物眼科学》结膜炎章节时,就可以很好地将CBL、PBL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首先,结膜炎在人类中也十分常见,并且很多同学曾经自己患过该疾病,所以对其并不十分陌生,不会产生较大学习负担。传统教学方式介绍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采用CBL模式引入动物病例照片(包括了不同阶段及类型),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动物结膜炎的常见临床症状,并可以此与人类对比,从而加深印象。学生扮演临床工作者针对真实案例照片模拟场景进行诊断流程并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随后组合到PBL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章节相关问题,如还有哪些病因可导致犬猫出现结膜炎,结膜炎所导致的睑球黏连有哪些更新的治疗方法等。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在课堂上再进行小组汇报与讨论。

在传统以老师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基础上,CBL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小支物眼科学》教学形式,形象生动地加深了授课内容,弥补了该课程当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通过展示与互动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通过要求学生对该典型临床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可能性诊断、制定合理方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而PBL教学模式则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CBL相结合,互补两种教学法存在的不足。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海量兽医眼科学知识的效率,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其然的同时,更能主动探求其所以然,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4 PBL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在《小动物眼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深远意义

当今动物医学诊疗行业发展模式逐步从“诊疗”向“诊疗-服务”两元模式发展,即诊疗过程不仅仅是诊断与治疗动物的疾病,更要善于与畜主沟通,从专业的角度阐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预后情况。这在本质上就要求动物医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进行变革,具体表现在:①不仅强调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同时涵盖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②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在整合大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并强调临床技能和临床诊疗的辩证思维;③小组合作教学,以学生为驱动,以问题为中心的独立学习过程;④加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海量医学资讯中搜索和挖掘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⑤增强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PBL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在小动物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更好地将《小动物眼科学》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5 总结

通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使用CBL联合PBL的教学方式对《小动物眼科学》进行授课,笔者发现学生课堂积极性明显提升,课堂病例讨论气氛活跃,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望。课后查阅文献资料所体现的讨论效果显著,课程考核主观题成绩明显上升,且知识掌握更牢靠。学期末笔者分别通过访谈的形式进行深入调研,分别从教学方式、课程深度、知识广度等方面进行了反馈调查。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改革无论是在课程开设上还是授课方式与内容上,均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其中98.46%的同学对该种教学模式表示欢迎与满意,认为在传统授课方式中加入CBL与PBL模式较为新颖,能够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其中对临床方向相对感兴趣的同学更是高度称赞此类教学方法,认为此教学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视野,学到了更为专科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将来的就业。希望能够保持这种教学模式。

《小动物眼科学》是一门新颖、抽象、相对独立的学科课程。专业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因此,在授课时首先要求教师掌握扎实的知识体系,其次需要将这一门新兴的专业课程内容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容易使得学生在表面层次了解基础知识,无法融会贯通。因此,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我院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动物医学人才,讨论制定了《小动物眼科学》课程。在配备有百级净化的动物专用手术室、手术显微镜及其配套的实时录像系统、眼压计、数码裂隙灯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专业设备的基础上,笔者结合了多年教学与临床经验,立足于思维导图的CBL与PBL教学方式融合进入课堂,这种双轨教学法无论从专业理论知识还是临床实践操作方面均能够从多方面提升教学效果。总之,这一创新性课程开设以及这种创新性教学模式对于完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极具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学科课程的开展与教学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眼科学医学教学法
医学的进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202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