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2020-04-17 05:46:46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麻醉科河南开封47500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麻醉药椎管高龄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麻醉科 (河南 开封 475003)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高龄手术患者40例,将其根据手术顺序进行分组,先手术的2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应用椎管内麻醉;后手术的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生效时间、麻醉药用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均较少,且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两组之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高龄手术患者应用椎管内麻醉,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

近年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阶段,临床接收的高龄手术患者明显增多,由于患者身体各项功能均有所下降,对手术麻醉的要求极高,所以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方式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及安全性的关键[1]。为此,此次研究将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手术中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详情见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高龄手术患者40例,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1~82岁,平均(71.5±5.1)岁;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1~83岁,平均(72.0±5.2)岁。组间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对比后发现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纳入标准:①均通过临床检查诊断,确诊为年龄≥60岁的高龄手术患者;②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治疗研究知情同意,患者自愿签署本次治疗研究知情书;③患者的智力均为正常,并且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④所有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排除智力及语言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患者;③椎管麻醉禁忌症患者;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⑤肝脏肾脏疾病的患者;⑥恶性肿瘤患者;⑦不能积极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前给予患者维库溴铵、咪唑安定、异丙酚,剂量分别为0.08~0.12mg/kg、2~3mg/kg、1~2mg/kg;同时给予芬太尼2~4μg/kg;术中给予患者4~12mg/kg ·h的丙泊酚和6~12μg/kg ·h瑞芬太尼进行微量泵柱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椎管内麻醉,患者取侧卧位,腰椎穿刺进入硬膜外腔、硬脊膜和蛛网膜,随后将0.5%布比卡因4mL注入,并间隔1h后再次注入4mL,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麻醉剂量。

表1. 组间患者麻醉生效时间、麻醉药用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n=20,±s)

表1. 组间患者麻醉生效时间、麻醉药用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n=20,±s)

组别 麻醉生效时间(min) 麻醉药用量(mL) 术后下床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0±0.3 845.3±10.2 110.5±5.8 15.4±4.8对照组 4.4±0.5 1086.2±8.5 78.5±3.6 10.3±3.5 t 3.0678 81.1405 20.9639 3.8393 P<0.05 <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麻醉生效时间、麻醉药用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比;并将两组患者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记录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描述应用±s和t检验,n、%描述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当组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时则表示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计量资料对比详情

记录结果最终显示,观察组患者麻醉生效时间、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数据对比均较少,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计数资料对比情况

观察组2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发生率仅为5.0%;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30.0%,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高龄手术患者身体耐受较差且免疫能力和各项指标均已降低,加之手术产生的创伤较大,致使患者术后身体恢复较慢。因此,在进行手术时选择安全合理的麻醉方式对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效果尤为重要[2]。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属于临床手术常用的两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全麻所使用的麻醉药物量较大,且由于老年患者身体代谢功能已下降,致使麻醉药物在体内大量积蓄,从而增加了患者术后因麻醉产生的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3,4]。相比之下,椎管内麻醉方式的安全性较高。该麻醉方式是通过将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起到阻碍神经传导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减弱血压浓度,对静脉血液回流以及神经亢奋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痛感[5]。椎管内麻醉方式与全麻方式相比,麻醉药物所用量较少,降低了患者术后因麻醉药物所产生的并发症,从而促进了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6]。这在本文分析中得到证实,与采用全身麻醉手术的对照组高龄患者数据相比发现,采取椎管内麻醉手术后的观察组患者所用的麻醉生效时间、麻醉药用量、术后下床、住院时间均较少,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表2. 组间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对比(n=20,n)

由此可见,在高龄患者手术中采取椎管内麻醉方式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可有效减少患者麻醉药物使用量,减少患者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果及速度。

猜你喜欢
麻醉药椎管高龄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麻醉药和麻醉药品是一回事吗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畜禽业(2018年11期)2018-02-16 19:21:06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13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10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磁共振成像(2015年3期)2015-12-23 08: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