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 (辽宁 朝阳 1221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诊自发性气胸患者94例,时间段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研究活动中依照双盲分组原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的临床效率。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两组患者的各类数据无明显差异,检验数据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两组患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胸腔镜手术取得相当的效果,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更易于患者接受。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外科疾病,同时也是高发性病症,多见于体型瘦高的青少年,主要因肺大泡破裂造成[1]。大部分患者需采取手术才可治愈。但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近年来,胸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已经发展成为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措施。本文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选择本院接诊的自发性气胸患者94例,时间段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患者均出现胸痛、胸闷与呼吸困难等现象,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病情。研究活动中依照双盲分组原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47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18~48岁,平均(25.6±2.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有31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9~49岁,平均(27.2±3.4)岁。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类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研究。
所有患者均采取静吸复合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手术期间患者保持折刀侧卧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在腋中线第7肋间作为观察孔,将腋前线的第4肋间作为手术操作孔,副操作孔应在腋后线的第5肋间。切口长度均控制在2.0cm左右。观察组患者实行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实行长度为3.0cm的切口。将胸腔镜镜头直入后,检查患者胸腔。检查范围应从肺尖至肺底,从后纵隔至隔面再到前纵膈。根据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重点探查患者肺尖、叶间裂与肺缘。如患者出现胸腔粘连,就应使用电凝钩将粘连的部位分离。明确肺大疱的具体位置后,使用双关节卵圆钳提起肺大泡并固定。通过胸腔镜下切割缝合器从大疱基底正常的肺组织切除肺大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切缘应使用4-0prolene线间断缝针加固。为避免术后患者复发,对于部分有胸膜下小疱的患者进行胸膜固定。应用纱布摩擦球在第4肋间上壁层胸膜至轻度渗血以尽快粘连。使用温盐水冲洗胸腔,确定膨肺无漏气后,可留置胸引管并关闭胸腔。手术结束后直至胸引管无气体,复查胸片良好,无积液、积气方可出院。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0说明患者无痛,10分疼痛难以忍受。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显著。
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数据,处理时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应用均数±s来表示,并经t原理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百分比(%)表明,组间差异采用χ2表示,如数据检验P<0.05,表明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两组患者的各类数据无明显差异,检验数据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而对照两组患疼痛评分,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4±0.8)分和(1.3±0.7)分,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的急诊疾病。此种疾病主要由肺大泡破裂造成,多表现为突发性胸闷、胸痛,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从临床接诊的患者来看,患者主要为瘦高体型。可能是此类人体肺泡延伸至肺尖距离远,肺泡壁比较薄,发展成为肺大疱。传统的保守措施如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等并不能彻底去除病因,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复发率非常高,50%左右患者因复发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主要是切除或缝扎胸膜下肺大疱与周围组织,常见的为传统开胸、腋下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等。传统开胸手术切口大,给患者带来巨大创伤,已在临床中淘汰。相比较传统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视野佳,有助于手术操作。同时手术操作空间相对密闭,胸腔外部细菌很难侵入胸腔,比较符合无菌理念,有助于预防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产生[3]。传统胸腔镜采取三孔操作,观察孔、主操作孔、副操作孔。此种手术可获得最大的手术视野与操作空间,预防手术中器械相互干扰,有助于手术顺利实施。但由于解剖影响,副操作孔设置会对患者产生损伤。在胸腔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单孔胸腔镜手术开始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相比传统胸腔镜手术,单孔手术切口少,可达到美容效果,比较符合微创治疗的理念。单孔操作通常于胸壁肌肉层比较少的腋前线第4肋间,有效减小对胸壁组织产生的破坏。该区域的肋间间隙较宽,可容纳较多的器械,预防手术中器械之间相互影响[4]。从此次研究活动中就可发现,传统胸腔镜手术与单孔胸腔镜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并无明显的区别。但是单孔操作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单孔操作由副操作孔实施,会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单孔操作麻醉对远期影响较小。可见,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胸腔镜手术取得相当的效果,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更易于患者接受。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n=47,±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n=47,±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留管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9.5±6.5 43.7±8.7 3.3±0.8 4.7±1.4观察组 50.4±9.6 42.8±9.5 3.1±0.7 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