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英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活动性较强的学科,即使教师在课前充分地做好预设准备,也避免不了一些意外的发生,由于教师的敏锐度不够、认识不足,一些很好的意外没有能及时捕捉,没有把其转化为教学资源进行整理运用,从而错过了很多课堂上的“精彩”。本文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谈一谈在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意外的“生成”,如何有效运用“生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成;预设;意外;收获
通常听课的时候总是很羡慕那些成功的同行们,他们的课堂是如此完美,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师生互动良好,评课时也得到了其他同行的一致好评。但是听多了这样“完美”的课堂,却让人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些“完美”的课堂都是经过事先预演的,已经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控制好,学生就好像听话的机器人一样,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完美”的背后是创新的流失。然而教学预设是固定的,课堂却是随机的,每个学生情况不同,那么总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意外”,这就是教学“生成”。其实“生成”和“预设”一样都是数学课堂的一部分,合理地运用“生成”,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就如何运用课堂“生成”谈一谈我的经验。
一、教师要正确看待教学“生成”
在上课之前,教师都会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对教学环节进行预设,把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写进教学设计里,此种做法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做好环节的把控,在40分钟的有效时间里通过有序的环节把知识传给学生。然而教学预设是固定的,课堂却是随机的,每个学生情况不同,总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意外”,这就是教学“生成”。每个教师对待这些教学“生成”的态度不同,一些教师是置之不理,一些教师是把“生成”轉化为教学资源,一些教师则是不知所措。例如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的知识时,有这么一道题:“小华有6个苹果,他每天吃个苹果,请问多少天吃完?”很快大部分学生就计算出来了—1.5天,但有个别学生却算得了24天,很显然,学生把分数乘法看成了整数乘法,这是学生在刚学分数乘法时容易犯的错误,往往有些教师不以为然,直接把学生的错误改正了事,然后继续下一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捕捉这一“生成”,相信学生对于这一典型错误会印象深刻,那么就会减少下次再犯错的概率,显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正如前文所言,“生成”和“预设”都是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成”是意外的精彩,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并及时捕捉,这将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合理地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必备的。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地对待课堂“生成”。
二、把“生成”转化为教学资源
1.利用“生成”激发兴趣
课堂“生成”既然是意想不到的,那必定有其“精彩”之处,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使学生的思维智慧得以发挥,打造生动的、启发的数学课堂,必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通常会以如下实例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小东今天去超市买东西,已知买鸡蛋花了90元钱,买的饼干比鸡蛋多花了,买的蔬菜比饼干少花了。如果就此设计一道应用题来对分数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分数除法也是新接触的知识。如果让学生来对问题进行设计,按常规的教学思维来看,学生提的问题通常会是:小东买饼干用了多少钱?买蔬菜用了多少钱?教师往往也按此类常规思路对解答方式进行准备。但是实际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设计的问题是千奇百怪的:是蔬菜花的钱多,还是鸡蛋花的钱多?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这些问题往往超出了备课教案的预设,但是此类问题的出现却反映了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需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超市购物”为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去发现、分析、思考分数运算的有关知识,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我认为要知道蔬菜花的钱多还是鸡蛋花的钱多,就得先算他们各自花了多少钱,应该这样算……”同学们各种意见层出不穷,各种解决方案一一对应,所有人都很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整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观察,捕捉课堂“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生成”强化知识
既然是课堂“生成”,那肯定是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所学的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海纳百川,在课堂中接纳学生的不同想法,也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复习《圆锥和圆柱》这一知识点时,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有一个圆锥形的小米堆,已经知道它的地面周长是50.24米,它的高是6米,把这些小米放入一个底面直径是8米的圆柱形米桶里,刚好可以把米装完,求这个圆柱形的米桶的高。很多学生想到了先算出小米堆的体积,再除以圆柱水桶的底面积,最后求出高,也就是50.24÷3.14÷2=8(米)。这时,有学生想到了另外一种解法:先计算出小米堆的半径以及圆柱形水桶的半径,再根据公式约去圆周率直接求出最后的高,同样是8米。对于学生提出的这样解法,不能强制学生按固定模式进行求解,而是应让学生自己探讨、验证解法是不是正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解法也是正确的。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强化了学生对于圆锥、圆柱关于底面积计算的知识,远比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烦躁的公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说,合理地运用课堂“生成”,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
3.利用“生成”拓宽学生思维
记得有一位著名数学教育学家说过:“教3+2=5的老师是合格的老师,教3+2=?的老师是好老师,教3+2=6的才是优秀的老师。”这一句名言其实想表达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事件都是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运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时涉及体积不变的练习,其中有一道常规知识题:有一个完全封闭的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0厘米。如下图所示,平放时里面所装水的高度是10厘米,如果把这个容器竖起来放,水面的高度是多少?
通常教师在讲解时会强调找不变量,抓住体积前后不变的重点,由体积除以底面积来求出高。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却有同学提出这道题还有更简便的求法:横着放时水深10厘米,正好是这个高的一半,那么竖着放时也应该是高的一半,40÷2=20厘米。可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和有效,对这种学生的“生成”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应用显然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可进行深入的教学设计,例如水深是高的、时,情况又是如何呢?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发现、思考、探讨和分析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好的一次思维能力培训。
在数学课堂中并不缺少发现,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学生能发现老师的错误,能勇敢地指正,是难得的“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就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很好的工具。
三、合理運用“生成”的思考
既然数学课堂的“生成”能给学生、给教学带来那么多益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课堂“生成”都可以利用呢?不,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错误的想法。在运用课堂“生成”时需要教师及时做出判断:这个“生成”是否对于教学有帮助?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有探究的价值?如果有价值,那么就要大胆地、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所发现和思考。如果没有价值,而是扰乱课堂秩序的“生成”、没有探究意义的“生成”,就要及时摒弃,毕竟课堂40分钟的时间还是十分有限的。
总而言之,课堂“生成”是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合理地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所学知识、拓宽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课堂“生成”的运用还需要注意筛选和“运用度”的问题,意外也是一种收获,请不要拒绝意外,这就是笔者的一点经验之谈。
【参考文献】
[1]郑雄利.捕捉有效信息绽放课堂精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资源的运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6):176-177.
[2]王晓利. 巧用“意外”,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变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7(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