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4-16 12:48郭敏敏
公关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教学培养

郭敏敏

摘要:思辨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思辨能力作为研究内容,分析思辨能力的重要意义,包括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深入的研究英语以及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等,并从结合思维能力的基本规律、拓展学生多样化自主学习渠道、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训练以及优化教学评估体系五个方面进行考虑,探讨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

随着国家对于学生英语理论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视,已有许多高校将思辨能力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思辨能力的学生,往往能够更快的理解英语教学内容,并能自主对英语知识进行研究,从而更为灵活的将英语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点燃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课前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这就要求学生提前了解课本内容。在此过程中,可促使学生主动发挥自己的思辨能力去了解问题,并搜集相关的知识点,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此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点燃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去思考英语问题,并从中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成就感。

(二)促使学生开展英语知识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自己现有的文化水平,还有助于学生探究具有新兴价值的英语话题。同时,在探讨式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的英语话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辨能力对各种英语话题进行类比分析,并剖析其中的原因以及价值。例如,在针对“女权主义”这一话题时,学生可发挥自己的思辨能力去分析女权主义的发展历史,了解当今社会中女权主义的发展现状,进而深入探讨女权主义的实际影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英语知识的研究。

(三)拓展学生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产生深刻影响。当学生拥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后,即便在英语学习中遇到未知的问题,也不会过于依赖他人的看法以及见解,而是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来解决未知的问题,开阔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英语理论知识,而是更好地将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扩展学生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充分结合思维能力的基本规律

语言作为思维能力最为直观的载体,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同样的变化,即从形象思维转化为辩证思维。为此,教师应充分结合思维能力的基本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语音规范程度、词汇积累程度、语法水平程度、综合知识储备量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等,尤其是对于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而言,学生口译能力的培养难度远远高于笔译能力。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活动设计中不可一味地进行机械化的模仿训练,而应根据学生思维能力来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个性化教学活动,重点加强语言材料的输入,并巧妙地将英语阅读、英语听力以及英语口语进行结合,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充分融入到英语教学氛围当中,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思辨能力来完成教学活动。

(二)拓展学生多样化自主学习渠道

对于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就必须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可加强学生的多样化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难点自行进行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组织多种自主学习渠道,包括手机APP、第二课堂以及网络平台等。首先,发挥手机APP的便利性,让学生自行下载英语词汇学习的APP,如可可英语等,并讲明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借助APP进行学习,由教师负责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其次,发挥网络平台的全面性,教师可提前将视听说训练资料以及作业测试内容发布到平台当中,让学生自行登录到相关的学习平台当中,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最后,发挥第二课堂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以及英语短句表演等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化主动式学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涉及到三个环节,分别是课文导入环节、课文讲解环节以及课文讨论环节三方面。为此,教师应丰富自身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将思辨能力训练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并通过英语对话、小组讨论、提问回答、角色扮演以及情境再现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发挥思辨能力来学习英语内容。例如,在听力教学的课文讨论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听力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辨能力。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某些英语话题展开小组辩论,充分发挥自己的分析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记忆性问题以及思索性问题,记忆性问题主要考验学生能否回忆起文章的主要内容,而思索性问题主要考验学生能否将文章内容进行解构来概括文章主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分析能力、阐释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巩固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教学内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語知识的记忆理解,并能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可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训练,通过口头以及写作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内容,并引导学生练习教师在课堂中经常选择的提问方式以及解析方法。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并指导学生在复述过程中适当加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评价,包括精彩段落的评价以及结尾段落的评价等,并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如复述内容是否准确、复述思路是否清晰、复述语言是否恰当以及复述观点是否合理等,充分调动学生发挥思辨能力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选择模拟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选择的提问方式、分析方法进行有效模拟,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给各个小组规定明确的任务。其中,一部分小组主要负责对篇章结构进行分析,另一部分小组主要负责对文章写作手法以及文章语言特色进行赏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剩下一部分小组主要负责对文章人物形象、作者情感表达以及文章内容主题进行评判。经过这种方式,可有效培养学生将思辨能力运用到英语学习当中。

(五)优化教学评估方式

目前,国内大学关于学生思辨能力评价内容较少。为此,教师应优化教学评估方法,建立一个完善的思辨能力评估体系,使教学评估方式更为全面多样化。例如,将教学评估主体进行转变,从以往教师单独参与转化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一方面可弥补教师评价不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反思。同时,还可以特意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利用苏格拉底式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并对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有效反馈,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可让学生获得英语学习成就感。此外,还可以利用形成性评估模式,根据学生课堂参与度、网络平台学习状况、手机APP打卡记录以及第二课堂表现情况进行打分,并由教师固定在每周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班级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帮助学生及时针对自己英语学习中的困难进行克服。

结语:

综上所述,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结合思维能力的基本规律,拓展学生多样化自主学习渠道,丰富教学方法并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训练,再优化教学评估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丽君.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 科教导刊(下旬),2016(04):116-117.

[2]周贝贝,张蕾蕾. 大学英语学习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3):87-90.

[3]朱林莉.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 科技资讯,2017,15(11):186-187.

[4]林晓,何莲珍. 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辨能力培养[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25(01):61-66.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英语教学培养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