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甜
摘要: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围绕奋斗、幸福及其相互关系,提出新观点、作出新论断,形成新时代“奋斗幸福观”。“奋斗幸福观”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现实内涵、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加以继承和发扬。进一步学习习主席的”奋斗幸福观”,我们就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方面、幸福观方面、价值观方面去理解其哲学意义上的内涵,以此为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习近平 奋斗 价值
习近平主席的很多话语都表达出了幸福与奋斗之间的关系。幸福是通过努力奋斗获得的,奋斗自身就属于幸福,新时期属于奋斗的时代。可以说,这是习近平主席的“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在新时代思想最直观明了的表达方式,这是鼓舞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强最有力的精神力量。幸福,是建立在一定条件物质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心持久的满足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幸福之母就是奋斗,幸福的价值所在就是奋斗。幸福不会凭空从天而降,很难坐享其成。《孟子离娄章句下》曾指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就是说,个人的幸福,不能依靠别人的恩惠,只能在奋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才可以获得。否则,即使短暂获得,也容易失去。
一、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主席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多次提到了“奋斗”,其先后论述和总结了奋斗与发展、实践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习近平奋斗观。
(一)奋斗幸福观
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取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奋斗的目标就是获得自身的幸福。习主席在不同场合和地点反复论述了奋斗与幸福之间的联系,把奋斗目标同幸福关联起来。他提出的关于奋斗的内容包括“幸福需要奋斗”“21世纪是奋斗者的时代”。这些论说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最为集中的表述和阐释。奋斗是艰难困苦的。在劳动过程中、在奋斗过程中,人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而且净化自身的灵魂、磨练自身意志,使其得到更加全面广泛和充分的发展,精神变得充实和满足,从而更加幸福。所以,幸福不可以只从奋斗的结果角度来判别,而且奋斗本身的过程也属于一种特殊的幸福。许多事实证明,幸福与物质财富所占有的百分比不是呈现正比的而是与内心精神的满足感成正比例的关系的。如果只是把幸福维持在物质欲望方面,那这种幸福就不会持久。因为物质欲念是永无止境的,一个物质欲念它实现了就会促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物质欲念,最終由于无法得到知足而感到痛楚不堪。所以只有将幸福建立在超越物质欲望的基础上,追求内心精神的满足才会持久感受到幸福。奋斗者本身就是最富有的人,同时也是理解幸福会享受幸福的人。而沉溺于物质欲望方面,追求感官刺激,内心难以获得平静,会陷入痛苦之中,感受不到幸福。
(二)奋斗价值观
奋斗,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鲜明表达,也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习主席论述的红船精神就是要发扬奋斗的精神,这显示出了奋斗的标杆。由此形成了习近平的“奋斗价值观”。
(三)奋斗实践观
奋斗的过程就是实践,并且也是试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习近平主席从中国国情角度继承和阐扬了马克思主义奋斗实践观,特别强调奋斗实践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位置作用。奋斗最需要的就是脚踏实地,立足当下。
二、习近平奋斗观的理论形成基础
(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在关于奋斗的实质内涵、价值追求目标方面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的讲话,同时,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在对待奋斗等相联系问题上的基本见解和主张;马克思主义奋斗观的实质内涵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追求真谛。
(二)发扬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观
毛泽东指出:“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习近平奋斗观的产生也是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好的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面貌,它是不断勉励促进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思想来源。
(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的奋斗精神和价值方向,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习近平奋斗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从古至今逐渐产生了许多赞美奋斗的故事,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奋斗不息的人物,这也为此积累了许多厚重的奋斗文化底蕴。
习近平还多次强调在奋斗的过程中坚持勤劳本色,他在论述奋斗精神的过程中常常引经据典,不断将传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加以新的时代特色。
(四)得益于自身的成长经历
习近平奋斗观的产生还来源于他的个人发展过程和阅历。他的成长经历就是奋斗的过程。他插队时的知青岁月就很好的显现出其奋斗人生的开始。在其工作实践中,习近平通过其民本情怀,责任意识,奋斗精神,通过改革来促进变化发展,这是他强调奋斗的认识来源之一。
三、习近平奋斗观的价值意蕴
“奋斗观”是植根于实践产生的,是以习近平为领导的党中央在其改革发展进程中做出的积极回应。 奋斗观的提出有其时代特点和深刻的价值意蕴。
(一)奋斗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习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坚持一切从现实出发来拟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而鞭策工作的实施。习近平奋斗观,是在坚持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领上加以实践和应用,从物质基础的角度来说,通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国际地位不断的提高,但是我们应清醒理智的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在这样的前提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进行奋斗。因此习近平奋斗观是一种建立在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分析的认识论。
(二)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方向
十九大会议的召开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别,问题是新时代的声音,奋斗是前进的动力。通过努力奋斗,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可能会出现某些时段小范围内的变革,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历程,但是这个过程也是艰难和长途漫漫的。因此,就需要靠党领导人民进行坚持努力的奋斗,才能实现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三)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引
奋斗是新时代最响亮的音符。在十九大报告中其主体内涵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前进的方向,把奋斗精神贯彻到方方面面同人民一块奋斗。奋斗不仅是一种实践上的手段同时它也是一种理论指引。 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力量和必然途径,也是鼓舞党和人民联袂并进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董玉整,董莉.当代青年十大观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2.
[3]人民日报评论员.奋斗是幸福的[J].现代企业,2018(02):1.
[4]王耀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5]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6]杨信礼.重读《实践论》《矛盾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曾玉书,黎影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问题解答[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8]李晗枫,王健.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4):82.
[9]吴宏亮.共话中国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