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奇林
“去”是一个古今常用字(词)。《说文》《说文解字注》《汉字演变五百例》等书中都提出“去”字本义是“离开”,而任学良同志在《〈古代汉语·常用词〉订正》中提出:甲骨文中那么多“去”都是“往”的意思,“人相违”不是本义,而是“后起义”。裘锡圭同志又在《说“去”“今”》一文中提出,“去”的本义是“开口”,“去”字的“离”开义可能就是由“张开”义引申而来的。笔者在考究“去”字本义过程中发现“去”是个相当重要复杂的词。可以说,前人从各个角度对“去”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如王学奇(1999年)对“去”字的表空间、表时间、表行为的趋向或持续及用作语助词、介词等多种用法和义项作了系统的补释。杨荣祥(2005年)认为“古代虚词演变中时间与处所总是边界模糊互相渗透的”,表示时间的“去”进而“分化”出介绍处所的“去”。梁银峰(2009年)认为“去”虽然位于时间词之前,但并不能看作时间介词。何洪峰(2011年)阐述了动词“去”的“离开”义在唐宋时语法化为表处所的介词,这一介词用法在明代终止,以及语法化终止的内外因因素。但是很少有学者从实词的角度对“去”字义项之间的关系,演变方式以及演变原因进行探究,因此本文采用主观视点的理论与方法对实词[1]“去”的本义和它的派生义[2]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变方式进行探究,并尝试说明语义发展的原因。
一、“去”的义项关系发展
实词“去”的本义,古人早有定论。《说文·去部》:“去,人相违也。”清·段玉裁注:“违,离也。”指离开所在地,从所在地出发的那一时刻, “去”表示“离开”。对于“去”字本义学界有分歧,本文采用“说文”版“去”本义为“离开”。在“离开”的基础上对“去”字派生义“前往”“距离”“过去的”“使离开”四个义项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去”者离开以后,一般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继续向前活动,其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呈现出语义变化的种种情况,以下对“去”的本义在运用中作动态分析,以揭示其语义发展的潜在因素。下面分别讨论几个例证:
(1)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尚书·胤征》)
(2)阳虎去齐走赵。(《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孟子·公孙丑下》)
(4)“[鹏]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5)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
(6)门下一人前对曰: “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史记·平原君列傳》)
(1)(2)两例是一组,都出现了前往的目的地。例(1)是目前见到使用本义“离开”最早的例证,其视点放在“去”者从所在地出发的那一时刻。一般情况,离开后要继续向前行进,以到达其目的地。例(1)“去A适B”包含有“离开-前往”的过程,“复归于”有“回来”的意思,表明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往来双程。而一般多用单程,如“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例(2)也是单程。这两例“去”者离开之后,都有表示继续行进的词“适”“走”承接,给“去”者很大的发展空间。(3)(4)两例为一组,其视点也在“离开”,句中没有出现目的地,但行动主体行进的途中,却有受人关注的“过程中的事儿”。例(3)的目的地,是在例句之外出现。孟子辞去在齐国的官职回乡。“去”的视点在“离开”,但其“前往行进的”过程,还是备受关注。孟子从临淄出发,一直有人跟着,去到了距离齐国都城西北三十里的昼县过夜,竟然有人来为齐王留住孟子。句中显示离开后所去的方向和距离。例(4)鹏鸟飞行的目的地是南海,例中没有出现。鹏鸟向前飞行,既有遇到的空间事物的描写,又有全程的时间记载表明时空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暗示了“去”的语义发展的潜在因素。(5)(6)两例为一组,它们的视点仅仅在“离开”义上,不涉及其他。例(5)孔子说的“殷有三仁焉”,因为纣王残暴,微子对纣王的残暴无道,看不下去,离开了他。视点仅在“离开”,用不着讲下文。例(6)是平原君的跛脚门客因受到了侮辱而离开了平原君。这里“去”是其本义,也可随文理解成“走了”“辞职”。而(5)(6)两例,视点只注重在“离开”,它往往把“离开”当作一个“事件”看待,“去”的“离开”义便保留下来。而且,这两例中的“离开”看似“自己”主动离开的,实际上是被迫离开的,是人为事件“致使”他们离开,其使动义隐含其中,这是“去”语义发展的又一因素。以上,重点分析了“去”的本义“离开”在运用中呈现出来的语义发展的潜在因素,一旦有了适合的发展条件,其新的语义便由此产生。
二、“去”语义发展原因
“去”字由其本义到引申义的发展变化,诠释了主观视点理论,包括视点的推移、语义的投射、使动的衍生。
(一)“去”义衍生的视点推移
本文说的“视点”即“主观视点”,是指言语运用中表达者观察到的角度和切入点。主观视点是客观事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姚双云在《“主观视点”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一文中说:“主观视点对言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正如李宇明(2001:596)所言:‘主观视点的主导作用,不仅适用于复句,而且也适用于所有的语言现象,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这里讨论的“视点的推移”是一个历时概念,着眼于“推移的过程”,这是以反映某一事物(词语)的本义为初始视点,作为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向着这一事物或同类事物的“观测点”(视点)向前推移。其视点的角度、方位、层面等都发生改变,人们的认知也随之而发生改变,并形成了反映新的视点的语义认知,使之派生出了新的语义。
1.“去”者行为的推移,产生新的意义
上节我们已经讨论了,“去”的本义“离开”的相关情况。“去”者离开以后,一般是继续向前行进,视点也随之向前推移,或者是将要前往,即“去”表示的是“现在进行时”或“将来进行时”,此时“去”便表示“前往”。观测“去”者的视点如果完成了从离开的“出发地”到前往的“目的地”的全过程,此时完成了“去”的行进,其视点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此时新的语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产生,这便是现在人使用的基本义。这里主要讨论视点推移到目的地的过程中,分为两种情况。我们将分别举例说明:
A.“去”当“前往”讲的例子:
(7)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例(7)为汉末时期的作品,“汝可去应之”是指你应该前往答应这件婚事。句中的“去”当“前往”讲,“前往”的动作还未真正发生,表达的是将来进行时。例(8)“大江东去”东海是大江的目的地,“去”表示江水正在向东流,也应当“前往”讲。表达的是现在进行时。以上几例,视点均没有推移到目的地。“去”当“往,前往,”讲,此时,“去”不带处所名词。
(9)亦来亦去,亦能行酒看客,唯不能语耳。(南北朝·比丘道略《杂譬喻经·木师画师喻》)
(10)拂拭床褥,供设饮食,迎来送去,拜起问讯,譬如婢事大家。(北魏·凉州沙门慧觉等译《贤愚经·长者无耳目舌品》)
(11)去去莫复道,沈忧令人老。(三国·魏·曹植《杂诗七首》其二)
在“去”的语义发展过程中,有对用和连用的现象,它不仅巩固了“去”的“前往”义,还进一步使“前往”的方向义模糊,保留了“往”义。(9)(10)两例,是“去”的对用,“去”与“来”对用,表达的是“来来往往”之义。例(11)是“去”的连用,“去去”常表示“往往”的连续动作,此处意为“远去”。此外“去去”连用还引申為斥责语“走开”。例如:去去!无可复用相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B.“去”当“到……去”讲的例子:
(12)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13)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唐·吕洞宾《绝句》)
例(12)“五湖”是“去”的目的地,此时李白的主观视点已经不是出发地,而是着眼于“目的地”。(13)此时诗人的主观视点也是在“目的地”(瀛洲)。因此,“去”当“到……去”讲时,文中有明确的目的地,即“去”带处所宾语。
“去”当“前往”和“到……去”的区别在于,当“前往”讲时,不带处所宾语,但语义上可以补出,且表达的是要到某一个已知或未知的地方。而当“到……去”讲时与后面的处所宾语联系紧密,此时处所宾语不能省去,且明确表示一定要到达预定目的地。
2.客观事实的推移,视点推移到过程中的分段
“去”字又一实词义“距,相距”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动词“相距”为后起义。(离开后就没有在原地,自然有一定距离)“去”当“相距”讲时需要带宾语,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去”当“距,相距”的例子:
(14)去门十里以为界。(《韩非子·五蠹》)
(15)去城门五步大堑之。(《墨子·备城门》)
(16)去郭百步,墙垣、树木小大尽伐除之。(《墨子·号令》)
以上例子“去”均当作动词“距,相距”。例(14)中观测者视点已从“离开”出发地推移到“以为界限”处,就不再仅仅“离开”,而是形成了一段“距离”。且“去”字后面均出现数量短语,这些数量短语实则表示客观存在的“距离”,因此我们将此处的“去”理解为“距,相距”,也从中可知,“距,相距”是从“离开”直接引申而来。
(17)梁丘在曹邾之间,去齐八百里。(《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
(18)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孟子·离娄下》)
(19)帝读檄,怒谓使吏曰:“营相去百里……”(《后汉书·彭宠传》)
(20)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孟子·公孙丑上》)
例(17)表明起点和终点相距八百里,“去”用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其“相去”之“相”更为明显地赋予了“去”相距的意思。可见“相去”一定是两地之间的距离,这时的主观视点,已经从起点完全关注到终点。由于(17)后接的数量短语为“八百里”,“距离”的长短具体可量,因此“距离”表实数。例(18)(19)“相去也千有余里”“相去百里”两地即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相距的距离逐渐泛化,只表概数。由此可见,两地相距的实际距离随着表数程度的逐步降低,泛指的“距离”义则逐渐凸显。
需要注意的是,(14)(15)(16)(17)(18)(19)中的“去”都表示某一空间上的距离,而例(20)中的“去”则表示某一时间上的距离。时空是事物存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同一个事物可在空间上产生距离,同时必然在时间方面产生距离。
下面我们将继续讨论词由空间义向时间义转移的这一问题。
(二)“去”义发展的时空语义投射
张建理在他的文章《汉语时间系统中的“前”“后”认知和表达》中引用了这样的观点:“近期很多研究从人的生理基础、人类发展史、个体发生过程及跨语言研究角度指出:空间概念比时间概念具体,前者的形成先于并派生出后者。‘无形的时间要用具体的空间或视觉行为来体现,在很多语言中,时间是通过隐喻空间方位来认知和表达的,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即时间是空间隐喻的结果。当我们的主观视点从空间向时间转移的运动过程中,人的认知随之发生变化,反映在语义上的结果便是语义的空间义向时间义的投射。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我们将其成果运用于考察“去”的时空义变化,进而探讨“去”的空间义向时间义投射的演化。表示“过去的”的时间义最早见于西汉。
(21)斯乃去事之戒,来事之师也。(西汉·陆贾《新语·至德》)
例(21)“去事”与“来事”对用,更表明了“去事”表示“过去的事”,“来事”表示“将来的事”。“去”表示“过去的”这正是空间义向时间义投射的结果。综观上例(14)到(20),他们是站在A点上看B点,或从A点到B点,(即从起点到某一段终点上)指示A、B两点之间的“空间/时间的距离”。例(21)说话者只着眼于说话人的起始点A,而B点模糊,或者B点直接被忽略掉,这就无法形成“距离”,且说话人只着眼于时间,而排斥距离,在时间上“向后看”,这就形成了主观视点的转移,其语义也随之发生变化。和这个“去”组合运用的多为时间名词如“去日”“去岁”“去年”。这种语义变化,我们按照现行一般说法,称之为“语义的投射”,其中也包含隐喻认知的内容。由此,指“过去的(时间)”义形成。
下面是“去”与时间名词连用,当“过去的”讲的例子:
(2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23)去岁草始荣,与君新相知。(唐·张渐《郎月行》)
(24)去岁君家把酒杯。(南宋·辛弃疾《鹧鸪天·再赋牡丹》)
例(22)(23)(24)中的“去”后面都加的是时间名词,如“去岁”“去日”等,这些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固定短语,而在现代汉语中固定为一个词。“去日”“去岁”中“去”的时间义“过去的”发展脉络为“去”表时间义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西汉为过渡时期,在东汉时期正式形成并稳固为新的义项。
从空间义向时间义的转变,学者们已有论述,如陈前瑞、孙朝奋的《时体语法化研究的历史脉络》中提到:“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有人就提出了方位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空间表述相对于其他非空间表述而言,在语法和语义上是一种更为基础的表述形式……即时间表达在许多互不关联的语言中都是源自空间表达。”这体现了空间向时间引申的维度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引申是一个间接的引申。是“视点”转移造成的。
“去”字由表示空间义“离开”引申到表示空间义的“距,相距”再引申到表示时间义的“距离”又引申到表示时间义“过去的”这一意义的演变也遵循了词义由空间向时间演变的这一普遍规律。
(三)“去”义演变的使动衍生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即在使动句中,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宾语才是动作的施行者。这正是由于主观视点的改变而发生的,如王力先生认为“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去”字本义为“离开”在以后的词义发展演变过程中有了(临时的)主观视点的变换,这是一种词类活用的现象,长期如此用法,便成为社会成员的主要观点,完成了“去”的使动用法,产生了“使离开”的词义。如:
(25)楚潘党逐之,及荧泽,见六麋,射一麋以顾献曰:“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于鲜,敢献于从者。”叔党命去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26)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商君书·画策》)
(27)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吕氏春秋·功名》)
(28)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9)夏帝卜杀之,去之,止之,莫吉。(《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例(25)中的“叔党命去之”,例(26)“以战去战”“以杀去杀”“以刑去刑”,例(27)“以茹鱼去蝇”,例(28)“以肉去蚁”,例(29)“夏帝卜杀之,去之,止之”中的“去”都是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都表示“使离开”。使动的原因我们也可以看作是主观视点的变换,动作行为即发生“使动”性的变化。如,例(25)“叔党命去之”,对于楚国的潘党而言,“去”是“使(魏锜)离开”(使动),而对魏锜而言“去”即是“离开”(主动),对象不同,即主观视点不同,下面几例同理。特别是在“以X去Y”格式中,(有时X=Y)“去”的使动义更为明确,主观视点显示出“去Y”的手段方式等。起初的使动用法逐渐固定为新的义项,增加了“赶走”“放弃”等新的义项。这是主观视点变换的结果。
因此使动句也体现了视点的不同,使动句中的动作对于主语来说是主动,对于宾语来说是被动,主观视点不同,主动被动意义则不同。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对文章三部分探析,即“视点的推移”“语义的投射”“使动的衍生”,这三部分的三个标题不是平行的,不在一个平面上:
这里可以看到“视点的推移”是三部分中的总称之一,而“语义的投射”和“使动的衍生”则是“总称”之下的“分称”,所以,这三个标题是不平衡不对称的,第一个标题用“总称”是为了突出“主观视点”,后面的“分称”表明主观视点在运用中的多样性,复杂性,以突出它的功用,特此说明。
本文我们讨论了“去”字实词意义的演变,这次讨论主要是运用邢福义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主观视点”理论及其方法。从本义的例证分析、视点的推移、语义的投射、使动的衍生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实词“去”由本义发展成多个义项,归纳起来,采用了三种演变方式:一、视点的推移,二、语义的投射,三、使动的衍生。这体现出语义发展的三种带规律性的演变特征。视点的推移在词义引申中反映出说话人的心理认知;视点的转移反映在语义上,即语义的投射;视点的变换,导致使动的衍生。“去”字本身作为汉语基本词汇之一,在今天使用频率依旧很高。其自身词义的演变既具有词汇演变的一般规律,又带有自身的特点,对我们研究词汇词义演变具有参照作用。“去”字实词义的引申大致在先秦两汉时期基本完成,已确立的词义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巩固和发展。
附注:
[1]本文所说的“实词”指汉语的名、动、形三大实词。
[2]对于仅在某一时段运用的语义,即断代语义,如“去”在元代可当“在”字讲,例:“有驿中女子,容仪端丽,去灯烛之下。”(《元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卷下)“去”还可当“某处,某地方”讲,例:“草萋萋一道腰裙,软绿断桥斜去。”(元·冯子振《忆西湖》)。这是“去”的特殊性语义,当另文讨论。此外,“去”还指“扮演戏曲中的角色”,这是行业专门用语,属社会方言,“去”在地域方言中,也有它的特殊意义和用法,方言问题,本文皆不涉及。
[3]邢福义先生于1991年在《中国语文》第1期上发表的《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一文中正式提出“主观视点”理论及其方法。2010年俄罗斯国际刊物《语言研究问题》2010年第2期对邢先生的全文译载,并把邢先生介绍为“汉语逻辑语法学派创始人。”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选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M].中华书局,1962.
[2]陈前瑞,孙朝奋.时体语法化研究的历史脉络[J].汉语史学报,2012.
[3]邓天玉.邢福义为学路[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4]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裘锡圭.裘錫圭学术文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7]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M].人民出版社,1972.
[8]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9]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邢福义.语法问题献疑集[M].商务印书馆,2009.
[11]邢福义.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J].中国语文,1991.1.
[12]姚双云.“主观视点”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J].汉语学报,2012.8.
[13]张建理.汉语时间系统中的“前”“后”认知和表达[J].浙江大学学报,2003(33).5.
[14]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15]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