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越初感,到言意兼得

2020-04-16 12:50陈洁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韩麦尔文本生命

陈洁

解读文本,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前提。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我们教者既要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又要有微观分析的能力。其次还需要教师实现从个体化的阅读向教学视角解读的转化。再者,我们在文本解读时更需要关注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得到现实而充分的呈现,从而发挥文本解读真正的教学价值。本文旨在文本解读策略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进行实例举隅,探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一、揣摩文本的梯度

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和积累语言的同时,探究文本的精髓,让学生完成创造性的意义建构,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精神的享受。阅读的深度是学生主动体验获得,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是在学生发展思维、丰富语言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调控对话的方向,以保证对话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文本主题解读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梯度地推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最后一课》的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对接,进行了个案分析。

钱理群老师这样分析道:“入侵者不满足于仅仅占领土地,更要占领人心;而占领人心的关键,是从根底上摧毁被占领民族的文化;而摧毁其文化的关键,又是禁止其下一代接受本民族语言的教育:这是真正的釜底抽薪。這里提出的民族语言教育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系,是作者终于发现的一个核心,构成了文章的魂。”《最后一课》作为一篇经典小说,刻画了在民族危亡关头这个特殊时刻下的小人物的情感,揭示出了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存亡的深刻关系,那么如何挖掘出此类文本的厚度?笔者认为:小说的价值集中在人的心理上,尤其是人的情感是核心。本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就是带着学生去体验这种特殊时刻的情感。

基于这样的文本解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察韩麦尔先生的情感世界,我引导学生抓住“可怜”和“高大”这两个关键词语,通过对经典镜头的品味,领着学生一步步感受韩麦尔先生的可怜,在于他明明知道法语对民族存亡的关系之重大,却再也不能教法语,在这份可怜里,小弗郎士感受到的是韩麦尔先生的亡国之痛。韩麦尔先生还可怜在即将被迫离开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在这份可怜里小弗郎士感受到的是韩麦尔先生的告别之苦。韩麦尔先生还可怜在他承受着因为先前的不够敬业而带来的深重的心理惩罚,在这份可怜里小弗郎士感受到的是韩麦尔先生的自责之切。因此这个可怜的人随着最后一课结束的迫近,在小弗郎士的视线中变得无比高大。

二、读出文本的厚度

在语文教学中,光靠一本薄薄的教参来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以教材为点辐射开去,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深掘,知人论世,对相关联的或类似的人、事、理作横向勾连,以架构立体式的知识网络,优化视野结构。语文课堂上,时而有那种貌似热烈的气氛出现,但当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时,却依旧不会解读。故而,造成了语文教与不教都一样、学与不学区别不大的现象。那是因为文本是由饱含深情的语词和充满灵性的句子组成的,它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倾向等,都需要我们教者领着学生去解读,去品味。

因此,对文本进行灵动、多元、深度的解读,始终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只有高屋建瓴才能引领学生读出文本的厚度。只有立足于文本,充分阅读,读透教材,才能让单薄的教材丰润起来,成为源头活水,使得文本“厚实”起来。以梁实秋先生的《猫》为例:

对于《猫》一文主题思想的解读,历来解读为“动物弱小论”的观点居多。然而,笔者认为《猫》更是一篇反省人性、批判人性的散文。对文中那几只猫的命运,作者的情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灵魂的直视,对人性的深刻剖析。第一只是花白猫,神态活泼可爱,使“我”“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它的死亡使“我”感伤不已,于是从猫身上所得到的“生命的新鲜与快乐”的感觉,也随之而“荡然无存”。文中的“我”不仅是在为猫而伤悲,而且也在其中隐约地流露了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第三只猫整天郁郁寡欢,随后也因遭怀疑以致屈死。

在执教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和“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一只来”这两句话中的“要”字。学生在字典中理解了“要”有“索取、希望、请求”等意思,感受到“我们”全家人对前两只猫的喜爱之情,随后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第三只猫却是“拾”来的,而且还是下人张婶去拾的。通过对“要”与“拾”两个字的对比,简单却深刻地让学生意识到第三只猫在家中的地位之低。文中弥漫着阴郁的氛围,隐射了当时黑暗而压抑的社会。坚持写实主义的作者,又一次在描写生活琐事中,表露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对弱者的同情。

三、挖掘文本的深度

语文课堂中存在伪生成的现象,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而做出非真实和个性化的解读。还有些对话,常常被一小部分课堂中的精英分子占有,教师急于满足预设好的答案,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使课堂上一部分普通学生在没有进行深度思考时,就已经得知所谓的标准答案,长此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因此,面对一篇课文,教者首先就要潜心阅读全文,在文本中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文中的词句或文题,然后引领学生们沉浸到文字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含英咀华。

朱自清的《背影》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情感是贯穿全文的。文中作为生命感悟的“四次流泪”贯穿全篇,成了除“背影”外的文中的另外一条情感脉络。传统的文本分析通常会把 “泪”解读为:忏悔和思念,学生在初次进入文本时,也只是粗浅地把文章理解为写父爱的文章,我在课堂上这样追问:《背影》作为中国现代散文中亲情题材与主题的奠基之作,对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样一则一直保留在教材中近百年的经典文本,仅仅是一篇讴歌父爱的文章吗?笔者是领着学生这样去咀嚼文本的深度:

《背影》一文以祖母的去世开始,以父亲在信中慨叹自己“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预示着生命的必然是走向衰颓和灭亡,然而在文中作者的四次落泪,仅仅是为“爱”而流吗?第一次流泪,直接原因是想起祖母的去世,这象征着曾经亲近的鲜活生命的溘然长逝,作者体验了最亲近的人离世,这一铭心刻骨的生命体验。第二次流泪,是被父亲买橘子时的衰老背影所感动,这里象征一个曾经强健的背影不再强健,“衰老”成了生命尽头唯一的归宿,这是一种生命个体对另一个生命个体的无助感。第三次流泪,是因为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了”,这是一次生命的离别,触人心怀的乃是生命与生俱来的孤独感。文中最后一次的泪水又为父亲信中那句“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而决堤。多年之后,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的朱自清,早已为人父,也已似当年的父亲那般历经人世沧桑。在课上,笔者引导学生在体会“已逝的生命”“将逝的生命”“壮年的生命”的過程中,感受生之痛,爱之艰。

四、夯实文本的硬度

“视野融合”是接受美学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相融合才能谈得上接受和理解。因此,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感悟、认识水平和审美趣味与能力,深入文本中去咀嚼,去感悟。这正如王尧先生对文本细读的个性化定义——“我们应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朱光潜先生在《诗论》里这样写到:“凡是艺术的表现(连诗在内)都是象征,凡是艺术的象征都不是代替或翻译而是暗示,凡是艺术的暗示都是以有限寓无限。”任何脱离文本的解读,都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行为,而是有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多方参与的“对话”。文本解读就是要研究文本的内涵和外延,与作者产生共鸣。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要抓住关键词语重锤猛打,要领着学生“沉入词语”。然而在一些课堂上,师生对语言文字不能沉潜下去,却在文字表面滑行,或是纠缠于一些宏大主题,做玄虚讨论。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的整体需要以及该课文在整个教材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诸多的教学价值中选择适当的核心价值点,进行目标教学定位,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夯实文本对文本解读的硬度。以《散步》一课的教学为例:

《散步》讲述了一个看似平淡无奇却出奇、看似寻常无比实则感动到唏嘘的故事。故事极尽简约:一家四口,三代同行,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通过“一家人散步”的寻常家事,却折射出亲情、生命、责任这样多元而深刻的命题,耐人寻味。文中几处看似闲笔的景物描写,其实颇具匠心。全文写景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另一处是描写母亲目之所及的“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的景象。

学生在初读文本时几乎都能感受南国春初的生机盎然,于是我在课上把重点之一放在引导学生感受这两处环境描写的妙处,是为下文作铺垫,笔墨简省,却有传神之韵。景为情设,情由景生,“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这里的“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讯息和不可遏比的新生的力量,但隐含的是对生命的感悟,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赞歌。第七自然段描写母亲改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后,她眼中所看到的:“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不仅是母亲疼爱孙儿,更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自我生命的眷念。

文学作品的主旨是作品的核心意蕴,是作品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复杂,反映的主题也就多元开放。每一个读者会因其体验的差异,对同一部作品的主旨解读也就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

猜你喜欢
韩麦尔文本生命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随堂练习
下课之后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再议《最后一课》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