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赋诗为哪般

2020-04-16 12:50黄驷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诗句意象诗人

黄驷楠

悠悠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按题材内容分,古典诗歌可分为登高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分类鉴赏古诗,有意识地积累不同题材的诗歌,明确它们的鉴赏侧重点,学会不同题材的诗歌的鉴赏方法,相信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以登高诗为例,谈谈同类诗歌的鉴赏。

在中国,“登高”既是九九重阳的既定风俗、也是亲友郊游行乐的方式、更是帝王君主封禅表功的行为,在古典诗歌的发展中“登髙”更演变为一个特定的主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宋人韩元吉《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云:“登临自古骚人事。”从《诗经·豳风·东山》中“我徂东山,惱惬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療。我东曰归,我心西悲”的诗句,到《楚辞·九歌·河伯》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从王粲的《登楼赋》到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再到初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盛唐杜甫的《登高》、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历代诗人在登高诗的创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情感,使登高诗的内容逐渐丰富,情感更加多元,赋予了它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鉴赏这类诗歌时,也可遵循一些方法。

一、读题知意,心中有数

很多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往往从诗句看起,甚至只看诗句,对于诗题、作者、注释都视而不见。而事实上,古代诗歌除了像《诗经》、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无题》等类型的诗歌外,一般都可以从诗歌的题目中获得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信息。登高诗也一样。因此,在鉴赏登高诗时,不妨从题目入手。如《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登鹳雀楼》《登京口北固亭怀古》等,都是“登……”,即“登”字后面加山、台、楼、亭等地名。因此,通过读题、解题,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登高诗。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诗歌题目中都包含了重要的信息。通过对诗题的解读,我们可以对诗歌题材、内容、主旨情感等进行大胆的推测,从而获得鉴赏的线索和路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一定要向学生说明诗题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读题、解题,从而对诗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并不是所有登高诗都能从诗题中获得信息,如《望岳》《观沧海》《滕王阁诗》《安定城楼》等,这些诗的诗题中并未出现“登……”这样的字眼。单看题目的话无法判断其内容。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诗句中获得暗示。如《望岳》第一句“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便是泰山的别称;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是“登上、登临”的意思,“览”指“看”,此处有“俯瞰”的意思。从这些词句可以看出诗人先在山脚远望泰山,再一步步登临泰山绝顶,从高处俯瞰万里群山。因此,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也属于登高诗。再如我们读到《观沧海》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我们发现“临”也是“登临”的意思;“碣石”便是指碣石山。我们同样可以猜测,这是一首登高诗。而事实上,诗人的确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自己登上碣石山后所看到的的壮美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胸襟。这与我们的推测是一致的。另外,还有一些登高诗中并未出现“凌”“临”这样的动词,如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但这首诗的首联写道“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高”“百尺”直写城楼之高;“迢递”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外”暗示作者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因此,“高”“百尺”“外”这样的形容词、名词同样可以提示我们这是一首登高诗,而这样的词汇在《滕王阁诗》等登高诗中也有出现。学生在读到这些词句时,同样能对诗歌的题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由“象”入“境”,景为情引

在上《登飞来峰》这首诗时,笔者曾问过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看到‘登飞来峰这个题目时,你会写些什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写登上飞来峰之后看到的景色以及心中的感想。刘勰指出“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1]钟嵘也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2]当诗人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见奇山异水而开怀,见落花残月而伤心,情郁于中,笔下佳句便泉涌而出。事实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在鉴赏登高诗时,不妨也由景入手,分析景与情的关系。而在鉴赏写景的诗句时,抓意象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如笔者带领学生一起鉴赏杜甫的《登高》时,便先让学生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即该诗的前两联。接着,让学生圈出前两联中的意象,如“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等。随后,筆者让学生以“XX的XX”的形式,在诗歌中找一些形容词来形容这些意象,如“骤急的风”“清晰可见的沙渚”等。学生很快说出了“哀伤的猿啸”“无边的落木”“滚滚流淌的长江”……接下来,笔者请学生用连词成句的办法,自行描绘这些意象所构成的画面。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便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杜甫通过疾风、高天、哀伤的猿啸、萧萧的落叶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哀伤的气氛。甚至有学生已经开始大胆推测:“这首诗是想要表达一种悲伤的情感。”笔者惊喜地发现,尽管《登高》这首诗到高中语文教材中才会出现,但学生通过抓意象、绘画面、品意境,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了。而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因诗人对某一意象的反复使用,使得该意象的意蕴逐渐累积,最终约定俗成,成为共识。因此,无论是鉴赏登高诗还是其他题材的诗歌,都可以引导学生由典型的意象入手,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品鉴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旨趣。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登高诗都像杜甫的《登高》那样,如工笔画一般细致地描绘所见之景的。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实写飞来山之景的只有“飞来山上千寻塔”一句,其余诗句则在写飞来峰的传说及诗人的感受等。遇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景物特征。如“飞来山上千寻塔”一句便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飞来峰之高,而该诗整体上给人以大气开阔之感。在此,不妨大胆推测诗人想要借登临飞来峰抒发胸中的豪迈之情。而事实上,初入仕途的王安石的确在这首诗中表现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以及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与景物的总体特征是相称的。

而另一方面,诗歌中所出现的意象并不仅仅是山水花木等自然景观,更指楼台亭阁等人文景观。诗人登临之处,除了奇峰峻岭外,更有诸多楼、台、亭、塔等名胜古迹。而这些古迹本身就是值得玩味的。如陈子昂登临的幽州台,为燕昭王招贤纳士之地。据《战国策·燕策》记载,燕昭王即位以后,时刻不忘“强齐攻燕”之仇,他广招天下贤才辅佐自己,可是燕国地理位置偏僻、国力弱小,难以吸引治国安邦的良才,于是他采纳谋士郭隗的建议:修筑一座高台,台上放置黄金作为礼物赠送给前来燕国的贤士。此事传播于天下,果然吸引了乐毅、邹衍等有才能的人前来归附,燕国因此强大起来。后人又因此称此台为“黄金台”。而陈子昂登上幽州台,见天地悠悠,宇宙苍茫,自己身处旷野之中,如一粒微尘,更显渺小,更觉孤寂。此时,就算读者并不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也可以推测,诗人想要抒发的感情恐怕与自己的仕途、境遇有关。

而无论是如《登高》那般的工笔细描,还是如《登幽州台歌》那般的写意勾勒,诗人都将心中的丰富情感融入多姿的景物当中。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典型意象,积累与名胜古迹有关的诗文典故,从而更准确地抓住景物特点,更深入地挖掘情感内涵,把握诗歌主旨。

三、读诗觅“眼”,寻“字”求“情”

每一首诗都有“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往往是诗词的主旨所在,或具有统领作用。如果能够抓住“诗眼”,那么就会给学生鉴赏诗歌带来更多线索。如杜甫的《望岳》以“望”字统领全篇,由远望、近望到凝望,并抒发了诗人登临泰山之巅后的“望中所感”。因此,在鉴赏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寻找“诗眼”,并继续引导:诗人“望”到了什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学生由“诗眼”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这里又说到了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问题了。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和分析固然可以帮助学生探究诗歌的情感,但却略显含蓄。很多学生对于浅层方面的意象比较熟悉,针对比较深层方面的内涵就不是很了解了,并且部分同学可能形成张冠李戴的现象。[3]如果诗歌中有直接提示情感内涵的关键词,而学生又能找出这些关键词,那么将会有助于他们把握诗歌主旨。如在教授《登幽州台歌》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找出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关键词——“怆然”“涕下”。“怆然”即“悲伤的样子”“涕下”即“留下眼泪”,学生以此为抓手,推测出这首诗是想要表达某种哀伤的情绪。

当然,学生在寻找关键词时,容易被“喜”“乐”“哀”“愁”等词吸引,而忽略了其所处的语境,以致对文章的情感主旨的把握出现了偏差。如笔者带领学生鉴赏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时,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关键词“愁”,并据此推断诗人想要表达心中的愁绪。但事实上,这只是学生将“愁”字与其上下文割裂开来,孤立分析的结果。若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就可以发现“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意思是“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即诗人处于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那种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而该诗的三、四两联也叙写诗人与友人饮酒放乐的情景。因此,这首诗恰恰是借诗人登岳阳楼极目远眺天岳山之南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这与学生的推断是完全相反的。因此,笔者认为,抓关键词的办法固然快速有效,但教师仍要向学生强调“语境意识”的重要性,即我们不应将词句与文本割裂开来,孤立地进行分析,而是应该将这些词句、语段放在相应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进行赏析。学生在快速找到关键词之后,仍需要联系上下文,细读文本,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避免出现偏差。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登高诗中,诗人常常引用或化用典故表达情感。如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中,颔联以贾谊、王粲两位古代名人自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又寄人篱下的苦闷;颈联用春秋时范蠡辅佐勾践成就霸业后归隐五湖的典故,表露了自己的襟怀抱负;尾联借庄子的语言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性以及对政敌的嘲讽。其他登高诗,如《九日齐山登高》《与诸子登岘山》等也都借用典故抒发怀古伤今、寂寞不遇之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一方面应不断增加阅读量,积累诗文典故、文化常识,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归纳整理,如登高诗常用哪些意象、登高诗多表达什么情感等,以便从容地应对诗歌鉴赏。

四、知人论世,准确把握

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說梦的。”在鉴赏诗歌时,通过对关键词的寻找以及对意象的分析固然可以把握情感的大方向,但若想要深入解析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仍需要学生对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其写作背景进行了解。如在学习《登幽州台歌》时,学生已经通过找关键词等方法知道该诗表达了某种悲伤的情感,但诗人到底为何而悲,这就需要学生“知人论世”了。通过了解陈子昂的生平经历,我们得知陈子昂胸怀大志,满腹才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陈子昂作为随军参军,随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恳切规劝,反遭贬斥,降为军曹。这种情况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想起燕昭王建台招贤的典故,又想到自己满怀抱负却难遇明主的遭遇,不觉悲从中来。更何况他看到天地悠悠,每一个个体如沧海一粟般渺小,他满心苦闷却无人能懂,因而他更觉孤寂。通过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学生便可以明白,《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助,难觅知音的悲凉。而在教授《登飞来峰》时,笔者同样向学生介绍了该诗的创作背景: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通过对诗句的品读以及对创作背景的探究,我们可以知道,《登飞来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和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同时蕴含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从长远考虑。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登高赋诗,所表达的情感往往不同。身处顺境之中,诗人登临高处,心境开阔,乐观之情、豪迈之志便倾泻而出;身处逆境之中,诗人登高望远,想到自身遭遇,身世之悲、心中之苦也奔涌而来。若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需要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及相关创作背景。而通常情况下,无论是教材、习题还是试卷上,编者往往在诗歌正文下方提供相应注释。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利用好文下注释,以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创作背景,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同时,学生在平时也应注意积累,了解相关历史知识以及一些著名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风格等,并熟读其代表作,以便在注释不充分的情况下也能“知人论世”。

当然,知其人,论其世,可以把作者、时代背景与作品较好地联系在一起。[4]但也不能滥用。李白诗风豪放飘逸,但也有《春思》这样的柔情哀婉之作;杜甫诗风沉郁顿挫,但也有《绝句二首》这样的清新明丽之作。因此,“知人论世”只是一种辅助性工具,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时,理应把作品本身,而非诗人作为鉴赏对象,通过对诗句的品读、意象的解析以及景与情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即使在得知相关背景之后,也应将背景及诗歌内容联系起来。如杜甫的《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位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已在异地他乡漂泊多年,无依无靠,生活困苦,疾病缠身,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于是,就有了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当学生了解了这一背景后,他们能够分析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悲”中包含了诗人老病穷困之哀、身世飘零之叹、思乡怀人之苦。但若仅仅如此,杜甫便不是杜甫了。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艰难”指自身命途多舛,更指国运衰败艰难,再结合“唐代宗大历二年”(安史之乱后),因此,诗人的“悲”也包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正是这种家国天下之忧,使得这首诗多了许多深刻的内涵,也使得这首诗达到了大多数诗歌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家国天下之忧”这一深层内蕴,正是需要学生认真品读诗句,并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才能探知的。

综上所述,对于登高诗的鉴赏可以由题目开始,通过题目中的关键词判断诗歌内容、推断诗歌的感情基调。在品读诗句时,一方面要抓住诗句中出现的关键意象,或是直接从诗句中找出表示情感的词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文下注释或是自身的积累,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更准确细致地探究诗歌的情感主旨。而在把握情感时需注意,诗人步步登高的过程,既是空间位置的升高,又是心灵境界的升华。当诗人面对大好河山时,他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而产生登高揽胜之乐;时间一长,激动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联想到自己所处的状态,诗人或感于个人境遇之悲、思乡怀人之苦,或大书乐观旷达之情、襟怀豪迈之志。绝大多数的诗人都只把眼光局限于个体的“小我”,但仍有不少诗人对苍生百姓心怀悲悯。从他们的登高诗里,我们读到了家国天下之忧,也读到了人生哲思之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同时教给学生鉴赏登高诗的方法,帮助他们更顺利地完成诗歌鉴赏,既获得知识的学习,也得到情感的升华。

每一首登高诗,都是一扇在高处敞开的心灵之窗。愿我们都能通过这些窗户,与最美的风景相逢,与最有趣的灵魂相遇。

参考文献:

[1]刘勰著.王运熙,周锋译注.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7.

[3]陈华蓉.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困境及其解决方法[J].北京:社会发展论丛(第一卷),2008.

[4]周诗高.“知人论世”勿滥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2月,第65-66页.

猜你喜欢
诗句意象诗人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六一来了
来自林间的风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诗人”老爸
愤怒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