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新安中学 525133)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1]但受各种教学思潮以及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影响,课堂教学从“唯书”的极端走向“不用书”的另一极端,数学课本的地位和作用日渐被边缘化.我们要利用数学课本进行课堂教学,挖掘课本导引功能,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课本进行学习.
由于教育技术的进步,课件功能越来越强大,承载的信息量大,图文声情并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和手段,以致于上课不用课件进行教学会被认为教学方法陈旧.很多教师上课可以不带课本,但不能不带课件;学生上课只需紧盯屏幕,随着页面一页一页地往下翻,数学课本可有可无.课件内容多、容量大、形象直观,但知识呈现直接、转换速度快、学习流程固定,况且课件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学生进行的是被动式学习,被课件“带”着学习.长期下来,学生来不及猜想计算就得到了结论,来不及推理论证就开始运用,来不及组织书写就有了标准答案.我们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逻辑推理能力越来越弱、书写表达越来越不规范.
数学课本虽然没有课件的声情并茂、生动形象,但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有助于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而不是“看数学”和“练数学”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现在很多教师用学案(导学案)、讲义等自制资料上课,基本不使用课本.这些资料采用拼凑的方法制成,截取课本的定义、定理、公式等,再选取例题、习题、中考题.这些学案资料以节约教学时间为名,舍弃了知识形成之前的观察、猜想、总结、验证、交流等环节,采用“直接呈现+强化训练”的处理方式,将“学数学”变成了“做题训练”.虽说学生考试效果不错,但缺乏来源背景的知识既难于理解也难于接受,终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学生长期使用这种拼凑式的数学资料,跳过知识的内化环节,直接进入到知识的习题化应用,也对数学学习形成“断章取义”的理解:记结论-做习题,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枯燥感,失去学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本呈现的不仅仅是严谨的数学结论,更包含了结论的来源探索、现实需要、合理性解读等.这些解读由数学家编写,经过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专家审核、修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在学习课本的过程中,跟随数学家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体会数学知识形成的合理性和现实性,领略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智慧,发现“数学之用”和“数学之美”.
由于课本知识的科学性、颁布的权威性、表述的严谨性和格式的示范性,课本的例题、说法、表述自然就成为“标准答案”.如果各人对某个问题意见不一,最后都会以课本作为最终评判标准.因此,从知识准确性和规范性的角度来说,课本成为工具书亦当之无愧.但从知识学习和建构的角度来看,数学课本仅起到工具书的“标准”和“查阅”功能,就显得单一和浪费.教材编写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学习也不是单纯地模仿、练习和记忆.[1]现在很多学生把数学课本仅当作“数学字典”,上课划定义、标公式、圈定理,课后记定义、背公式、查定理.这只是“查”知识,而不是“学”知识.
现行的各种版本数学课本在科学性和严谨性基础上,都比较注意文本的可读性和交互性.当学生进行数学课本的学习,都是和书本进行思想碰撞和对话交流,将新旧知识进行关联和融合,不断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并体会数学思想,获取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
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需要适当的练习和训练,故而数学课本设置了较多的例题和习题.由于这些习题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典型性和可借鉴性,从而成为众多教辅资料、中考试题的题源.因此,各个版本数学课本的例题、习题都受到专家、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理解例题、习题设置的目的和作用,挖掘例题、习题的功能与价值”也成为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但由于急于求成的心态或片面的数学学习观,“看课本不如做练习,做练习就是学数学”已成为众多教师、家长、学生的潜意识,“拿起课本来做练习”也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有着丰富功能的数学课本退化为超级练习册,是无奈更是可悲.
教科书对于练习、习题的处理,是按照“使练习、习题成为学生学习正文内容的自然延续”的原则来安排的.[2]所以,学习课本正文,是做练习的前提;而做练习是学习正文的延续和补充.学习课本,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做练习提供知识背景和思想源泉,避免单纯的模仿和机械的重复,发挥做练习的功效——固化知识、训练技能、锻炼思维.
数学课本由专家依据课程标准编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提供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方向导引的叙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归纳、联系应用.
为了突显知识之间的联系,明晰操作的原理依据,课本常常采用“归纳式”导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归纳,为探索研究指引方向.例如,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起始语:
我们发现,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因此,如果能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0(a≠ 0),得到根的一般表达式,那么再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就会方便简捷得多.
这里,通过总结归纳“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使学生从方法论的高度加深对配方法的认识,并提示探索任务是“得到根的一般表达式”;同时,也指出了进行学习探究的意义是“再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就会方便简捷得多”.由此可见,通过简短的“归纳式”导引,既引导学生回顾和审视旧知识,明确探索研究的方向,也赋予了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故而有效避免了漫无目的的学习探索、重复机械的演练计算、枯燥乏味的逻辑推理,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他人传授而习得,而要根据个人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加以建构,问题解决能够促进知识的建构.数学课本设置大量问题让学生先“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再解释说明.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提公因式法”的起始语:
多项式ab+bc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吗?多项式3x2+x呢?多项式mb2+nb-b呢?尝试将这几个多项式分别写成几个因式的乘积,并与同伴交流.
因为学生已有公因数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这里不以直接呈现“公因式”概念的方式,而是通过“多项式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吗?”的连续追问,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什么是相同的因式?”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避免机械地学习数学概念.紧接着,要求学生“尝试将这几个多项式分别写成几个因式的乘积”,同样提示了探索的方向,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因此,学生不要轻易地错过这些“问题式”导引,未经思考探索就直接记忆定义结论,而应努力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进行着知识的建构和方法的学习.这样得到的知识方法,因探索思考而易于理解吸收,也因实践总结而易于迁移运用.
数学样例沟通了抽象的数学理论架构和人们认知之间产生的膈阂,易化了知识的获得过程,大大减轻了人们的认知负荷,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和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3]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不要求过高理解的数学概念,课本通过样例进行解释,引导学生去理解相关概念.例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认识无理数”关于无理数的解读:
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
除了像上面所述的数a,b,c是无理数外,我们十分熟悉的圆周率 π= 3.141 592 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它也是一个无理数.再如 0.585 885 888 588 885…(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逐次加1),也是无理数.
无理数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关于无理数的存在性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另外,课程标准对无理数的要求也不高.因此,课本列举了“上面所述的数a,b,c”“圆周率”“0.585 885 888 588 885…”等样例,让学生感受和意会无理数的概念,避免艰涩难懂的数学术语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因此,我们不能死记硬背地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要结合课本提供的样例进行理解.
“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不能完全信书、不能唯书本是从;但“不唯书”不等同于“不要书”,而是持思考质疑的精神去读书.当下教育资源丰富,课本不是教学的唯一选择,但课本最能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与内涵、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仍然是教师教材和学生学材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