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0-04-15 03:56王佰顺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物体图像意识

王佰顺

新时期教学制度要求,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物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学科,极度考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题技巧。尤其是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更需要教师站在时代教学的前沿,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角度出发,有效的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只有师生携手共建“问题课堂”,才能保证物理教学的成效,才能提高初中物理“提问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1 注重课堂提问的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本质上来说,物理知识来自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物理这门科目的教学离不开生活实例,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提问的环节,在课堂中引入各种灵活多变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现今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都与物理知识有关,有的直接通过物理知识演变。比如“力的相互作用”、“浮力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小车动力加速度与小车的质量关系”等。这些都是物理学科中常见的生活现象,可以作为课堂的提问素材。而且每节课的前五分钟是提问的“黄金阶段”,我们要利用好这个阶段,激发学生概念意识和学习物理的欲望,为后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做准备。

教师可以以生活实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引入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明白物理的内涵与价值。“因材施教”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必要保證和课堂的严格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不能过于严苛,也不能过于松懈。只有适合学生思考和想象的课堂问题才是好问题。物理的运用题常常会涉及到许多的图像,我们要时常训练学生的绘图能力,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到物理解题过程中,分析教师的实际教学模式。

2 加强课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问题参与

课堂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但传统的教学理念极度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不到扩展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止步不前。为了改变这种趋势,我们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入手,多在课堂中创设一些巧妙的生活情境,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素材,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问题参与进程。“图像”是物理课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当学生在解答相关物理问题时,我们要引入图像的教学引导来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明白各个图像和物理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便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自觉端正学习态度,高效解题。

例如这样一道例题就考验了学生的图像理解能力。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当物体受到方向不变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物体在桌面上运动。已知当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请利用物理知识计算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前2s内物体的推力恒定不变,F的大小是1N,即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没有任何外力影响物体的运动。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在第5、6s内推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由1N变成了2N,物体将沿着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就完成了解答。

3 引入课堂教学的实例,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教师不能按部就班,这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成效。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课堂中单纯的给学生讲解文化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地培养、加深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让他们在遇到物理难题时临危不惧,养成爱问问题的好习惯,并快速找到解决的办法。

例如有A、B、C三种物质,已知三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请根据物理知识回答A、B、C这三种物质的密度与水密度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图像我们得知,横轴表示三种物体的体积,单位是cm3,而纵轴是三个物体的质量,单位是g,我们可以从整个图像的变化趋势看出三种物体分别的质量随他们体积的变化。最后再由密度公式得到,紧接着再作出纵轴的平行线,如图所示。三个物体与A、B、C三条直线交于点C1、C2和C3,再分别过点作横轴V的平行线。最后根据水的密度为1g/cm3得到A、B、C这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2g/cm3、1g/cm3、1g/cm3的结果。

总而言之,想要构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物理课堂,教师要从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出发,注重课堂提问的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必须逐步的加强课堂教学的力度,有效把物理实验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问题参与进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让他们综合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物体图像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A、B两点漂流记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