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幻小说中的科技观

2020-04-15 03:59李娜
戏剧之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

李娜

【摘 要】本文尝试浅析中国科幻小说中所蕴含的科技意识和反思,浅析科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两面效应,提高人类对科技作用的理性认识,探寻中国科幻小说的科技文化价值。

【关键词】科幻小说;科技观;《流浪地球》

中图分类号:I2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196-02

科幻小说是对未来科技的文学描述,既是当代科技发展的特定产物,又是对未来科技的大胆想象,具有其独特的科学和想象魅力。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是科幻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尤其是在电影播出之后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尝试从科技观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探寻中国科幻小说中的科技思想,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一、科幻小说中的科技意识

科幻小说是对科技时代多维度的哲学诠释。从历史维度,科幻小说是科学原理向大众普及的媒介,是科技实践的推动要素,是科技与文化碰撞的特定时代的產物。从认识维度,科幻小说有其科学真理的根基,又具有文学想象的思想创造张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寓教于乐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历史是具有目的性的人的活动,它的主体是现实的人。科幻小说将科技与文学相融合,使人民群众在科技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多元化,即由科技成果的受益者转化为科技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人们在科幻文学中了解现存的事实,反思过去的实践活动,构建未来的世界图式。这使得人们从时空的维度,解构历史,参与历史,变革历史。人们以批判性的思维去解构历史的可能性,既要警惕科技为未来带来的负面效应,又要相信科技的强大力量。在科幻小说带来的双重影响下,人们积极做历史的实践者,做思想变革的动员者,为未来世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将美好的世界图式转化为现实。

科幻小说是特定科技时代的产物。科幻小说是科技迅速发展的特殊文化产物。科幻小说是基于现存实践对未来的一种认识成果,它有其内在的实践逻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不同时期的科幻小说有其特定解读和预测世界的内容,现代科幻小说是基于现代科技实践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呈现。科技的日新月异,已经初步实现了人机的良好互动,这为科幻小说展开大胆的想象插上了翅膀。科技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科幻小说是基于现存科技发展的状况进行文学描述。现代全息投影技术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应用成本高,需要特定的光线环境,建图耗时等。在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中,我们可以看到被广泛应用普及的全息技术,学生通过手腕上的全息显示器展示自己的家庭作业,人们可以在家中看全息星空和全息森林。科技的发展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维度,同样科学认识反作用于科学实践,即科幻小说为构建新的世界图式提供了思想动力,现存实践为其提供根基,两者相辅相成。

科幻小说具有丰富的科学意识,是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统一。科幻小说具有非现实性,它包含对世界末日的构想,对科学真理的崇拜,以及对科技成就的想象,这也就为科学知识的普及增加了文学性。科幻小说通常将人类置身于世界末日之际,相信科技的力量能够实现人类的自救。《流浪地球》的故事就是构建在太阳老年期,人类依靠科技的力量,带着地球去寻找新的生存机会。地球的流浪计划并非是毫无科学基础的幻想,它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真理。《流浪地球》中地球能够搬离的动力是基于当地球靠近木星时,依靠引力弹弓效应和洛希极限原理,可以刚好借助木星的力量,产生逃离太阳系的速度。基于人类已经实现氢弹聚变释放能量的现实,小说中是将重核元素聚变并实现可控可利用,为地球流浪计划提供动力。地球流浪计划的起因是太阳进入老化期,那么太阳究竟会不会灭亡?太阳诞生于50亿年前,根据现有的监测数据分析,太阳的寿命还有50亿年,这使得我们为人类的历史命运担忧,所以科幻小说具有一定的末世情结,将人类置于最艰难的处境之中,呈现科技的救世力量。地球流浪计划的第一步是使地球停止转动,那么停止地球自转是否具有可能性?这需要人们可控制足够大的核能量,为地球持续提供反作用力,这就展现了科幻小说对人类能够控制和利用重核能量的期许,也是对人类创造力的坚定信念。

总而言之,科幻小说蕴含了丰富的科技意识,它作为一个科技文化载体,将感性情感与理性科学相融合的特性,为文化创造注入新的生命力,为科技实践提供精神动力。

二、科幻小说中的科技反思

科幻小说的内容主要是展现科技影响下的未来世界图式。科幻小说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其内容包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解读和反思,让科技回归于为人类服务的角色,而不是让人类成为科技的奴隶。

科幻小说展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科技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实践方式,是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要素。实践是以满足目的的人类活动,非理性的科技应用,使得科技实践的异化成为必然现象。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敬畏模式”转变为“征服模式”,使得人与自然相对立而存在。在这个时期,人们从科技的进步之中获得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忽视了科技实践应尊重自然规律,而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流浪地球》里在面临世界末日的处境之时,有大量对美丽地球的描写,展现了对地球美丽生态的向往。例如,《流浪地球》开头就展现了有一部分人没有见过星星,只有白昼和夏天,无法体验四季的更替。太阳、星星、月亮,这些自然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东西,在未来或将消失。人们再见到下雨,感受地球黑夜与白昼的更替都将变成一种奢侈。科幻小说展现了对未来生态环境的担忧,警惕我们珍惜美丽的地球家园。科技的发展确实为生态环境带来了大量的负面效应。例如,植被面积锐减,沙漠化加剧,河流污染严重,濒危物种剧增等。科幻小说提醒人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由“征服模式”转变为“天人合一模式”。绿色科技是未来科技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袁隆平的粮食技术增加了粮食产量,新型能源的开发减少了环境污染,克隆技术的应用可以拯救濒危物种等。绿色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守护好美丽的家园,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地球免于流浪。

科幻小说展现了对人与社会道德关系的反思。科技发展应以社会道德为准绳,尊重社会的秩序。科技应该理性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使其为社会服务,而不是扰乱社会秩序。《流浪地球》中描述飞船派与地球派的政治斗争,飞船派利用核能电池将地球派的领袖残忍处死,这就是人类将科技的非理性应用。科幻小说还蕴含了大量的科技伦理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例如,科技战争问题,克隆人的人权问题,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的生存权问题等。社会道德规范是一个时代的文明标志,科技文明的迅速发展也对社会伦理秩序提出了巨大挑战,对生命的本质提出了质疑。科技督促社会道德规范的进步,社会道德规范为科技应用划分底线,两者保持了良好的互动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幻小说展现了对人与人关系的反思。科幻小说将人类情感注入科技理性之中,展现了科技的人文主义情怀。科幻小说揭示了科技发展导致的人与人情感的异化,呼喊人性的回归。《流浪地球》中人们在生死危机的面前,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屑一顾,无法体会爱情带来的温暖,婚姻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即夫妻之间关系的纽带不再是爱,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科技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将感性情感与理性科技相结合,赋予了科技浓厚的人文价值。例如,电子产品应该是人类沟通的桥梁,而不是阻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科幻小说中也表达了对人性中善的追崇。《流浪地球》中人类生存权利的选择是以整个人类的繁衍为准则,同时生育权也是被限制的。這个特殊时代,人们牺牲小我换取整个人类的胜利,展现了人与人的真挚情感。当地球第五次加速接近近日点时,人心惶惶,甚至有人自暴自弃,但是男主的父亲要家人抱有希望。坚守信念并不取决于奇迹发生的概率,这才是人的高贵之处。

总而言之,科幻小说具有的反思批判性,表达出对现实世界的人文关怀,使其比其他文学形式更具有生命力,更彰显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探索,更能展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中国科幻小说中的科技文化价值

科幻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文化,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社会精神层面的特性,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的内在统一形式,是对科技本质的反思。

科幻小说能够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求实的。在探寻科学真理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摒除主观偏见,敢于质疑权威,认真践行科技实践活动。科学精神是求知的,好奇心是科学活动的伊始。科幻小说将幻想与科学相结合,传递了探寻科学真理的求知精神,科学理性又为科幻小说提高了可阅读性。

科幻小说能够普及科学知识和方法。科学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积累的成果,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科学知识的社会性,这要求其内容要和社会生活相融合。社会对科学知识的反思和追求,促进科学建制的完善,使其朝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科幻小说不仅能够弘扬科学规范,引导科学研究的方向,而且能够弘扬人文精神。

科幻小说能够变革科学思想,科技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幻小说中对科技的反思,对传统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发起挑战,有利于促进建立新的道德范式,完善科学体系,促进社会进步。

科幻小说能够引发对科技本质回归的思考。科幻小说对科技文化的批判,是为了彰显科技价值理性的意义,将工具理性规定在合理的范畴之中,防止工具理性的滥用,是科技文化实现两者的融合。科技的本质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科幻小说从人的本质出发,探索科技的本质,让科技实践以人为本,为人类谋福祉。

四、结语

科幻小说所具有的现实性和批判性,能推动科学建制的完善,探寻科技的本质内涵。科幻小说能够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的融合。因此,探讨科幻小说的科技观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刘慈欣.流浪地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2]金丹元,张咏絮.一种不该被“忘却”的类型电影——对中国科幻电影实际上的缺席之思考[J].艺术百家,2018(1).

[3]刘媛.论中国科幻小说科学观念的本土性特征[J].文艺争鸣,2016(05).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一场“马拉松”的起点
《流浪地球》的豆瓣一星是怎么来的
众议《流浪地球》国产科幻片异军突起
网飞买下《流浪地球》海外版权
《流浪地球》票房升至中国影史第二
现实照进《流浪地球》了吗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