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问政节目的样态辨析

2020-04-15 03:55刘许峰
中国广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法治精神责任意识

刘许峰

【摘要】媒体问政开启了一个公眾社会监督的话语场。本文从媒体问政节目的责任意识和深度、法度等方面论述问政节目的样态特征和传播策略,强调责任意识、节目品质和依法问政。

【关键词】责任意识 品质追求 法治精神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各地媒体问政节目方兴未艾,搭建起政民互动、政务公开的话语平台,这是媒体担当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节目的生成、传播,产生了强烈的媒体聚合效应,有效勾连起公众与政府部门的密切关系,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特别是问政过程的全媒体直播,以最彻底、最公开的方式,让舆论监督过程以一种看得见的形态呈现出来,让受众见证了政风行风的改变,透视了民主监督的不断优化,折射着社会生态的不断改善。

一、间政力度源自责任意识

大众传媒是社会的“瞭望哨”,这样的角色期待,赋予了媒体在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发展、守护公共利益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媒体的问政节目正是这种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它所构建起的是一个关注公共事务的舆论场,无论是实践路径还是理念意涵,都显露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媒介情怀。在这里,受众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接受者,更是公共意见的表达者。循着“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方向,通过对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和执行中的能力表现、执行效果进行分析、点评、建言。积极回应受众的关切,对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产生着积极影响。

社会角色决定社会责任。媒体作为公共事业,其责任意识决定了它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方向。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守护正义中显现担当意识,在回应受众的关切中表达人文关怀,这是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必备的责任担当。

现时,国内媒体的问政节目大量地选择了民生关注,特别是有关基层的内容,以监督意识观照现实,以人文情怀观照百姓。这种“观照”,不仅体现在将平民百姓置于社会注意力的中心,让他们成为传播的“在场者”,更体现在对他们生存境遇的人文精神的体察。它所聚焦的不一定是热点,但一定是百姓关切的痛点。通过对群众关心的代表性、典型性问题的探寻和追问,为合理、合法的诉求打开了高效畅达的渠道。

为了强化统筹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媒体对问政节目大都以融媒体思维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流程再造和融合打造,不断拓展、延伸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方面,通过前期预告、话题讨论与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节目进行预热,放大节目的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与新媒体平台交汇融合、互联互通,一体化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协同问政,形成全媒体联动的监督机制。

问政节目实行全媒体直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在场”需求,吸引网民在线“围观”,更重要的是:为了拓宽监督路径,放大监督声量,让社会力量共同感受监督、参与监督。

媒体问政的力度,来自媒体引领主流价值、提升公信力的责任意识,更来自于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执政底气。因为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要有理性面对舆论监督的开放胸襟,强化执政为民、倾听群众心声的责任担当。

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打造的大型问政节目《问政山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还专门成立了“创新公开监督协调办公室”,统筹调度省、市、县三级部门的领导参与节目。

二、品质追求决定间政深度

深度,是检验媒体新闻专业水平的一把标尺。问政节目的基调是追求深刻、回归理性,其专业自觉和媒介素养体现在对信息价值的敏锐判断力和新闻价值的深刻洞察力。

(一)镜头语言激活潜态语义

问政节目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件切人。人们在生活中,由于习以为常以至习焉不察,而往往是一些熟视无睹的生活场景、见多不怪的社会现象一经镜头聚焦放大,那些蕴含的丰富的潜态语义就被瞬间激活,它所显现的“情在词外”的意涵往往会诱发受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有时,为了刺激人们对“视而不见”问题的认知,一些问政节目采取类似电影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将具有因果关系的画面进行串并。例如《问政山东》2019年第33期节目关于养老的专题聚焦山东滨州邹平市光荣院,提供了这样一幅样本:按照国家2010年发布的《光荣院管理办法》,“光荣院是国家集中供养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抚恤优待对象并对其实行特殊保障的优抚事业单位”。而三位居住在邹平市光荣院的退役老兵,生活条件简陋不堪,作为优抚对象,他们根本没能享受到优质服务。节目将退役老兵胸前的军功章与损坏的马桶、发黑的被褥枕头以对比强烈、反差巨大的特写镜头推出,产生出惊人的视觉冲击。在这样的现实图景面前,任何解释辩白都是苍白的。透过镜头呈现的信息,人们可以解读出事件的严重性,恰如节目特邀观察员所讲:“光荣院变了味。”

为了穷究事实真相,媒体问政节目显现出了异乎寻常的韧性和执着。记者会从新闻事件的历史渊源人手,以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向追踪,进行剥笋式调查,运用摄像、谈话录音等,着力捕捉细节,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全息”观照和立体皇现,问政节目让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矛盾演变产生整体性的认知。

(二)主持人深刻追问

不过,问政过程的深化,还不仅仅体现在记者采访的深入,更体现在节目主持人追问的深刻,这是主持人专业能力的体现,是其观察力和领悟力在节目中的集中表现。问政节目的刚性就体现在强烈的质疑精神,要对“政”发“问”。

2019年2月11日,在西安广播电视台《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的直播中,主持人怒怼当地交通局局长的视频曾在网络上广为传播。面对西安路面上的“黑车”问题,主持人连发数问:“为什么有这么多‘黑车,为什么有人坐‘黑车?您应该早就心知肚明了,刘局长,您不知道吗?”“是不会管、不想管,还是不敢管?”像这样一针见血、直抵问题核心的“拷问”,往往大快人心。受众期待的问政节目一定不是一团和气、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的,其节目“语态”一定要直接、明白,让人不可躲闪,直击问题软肋,不留情面。

问政节目所聚焦的话题本身,大多蕴含复杂的事件性因素,在有关作风、服务、管理、落实、效果等方面均有可供主持人纵深挖掘的丰沛的信息内容,节目主持人需要牢牢掌控话语的主动权,将不同的观点、议论的指向彼此连缀起来,及时提取信息,寻找突破口,将话题逐步引向深入,确保问政能问出结果,问出实效。

三、间政法度系于法润人心

法治社会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媒体为营造法治氛围播撒法治的种子。而问政节目累积的媒体效应,正在為法润人心不断地添薪加火。

问政节目的“法律含量”,不仅体现在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对法律意识的培育以及对法律理性的尊崇上。因为问政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化解矛盾,解决群众的一些现实问题,其终极目的还在于培育法治思维,提高受众的法治意识,通过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切实推进依法行政。

为了凸显节目的张力,一些问政节目专设了特邀观察员,邀请法学专家、律师等担任现场法律顾问。特邀观察员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他们为新闻事件的解读提供了独特的认知视角,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法律语言引人公共场域,强化了公平正义理念和规则意识。

问政节目既是法治思想的播种者、法治认同机制的构建者,更是公共政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助推者。由于进入问政节目视野的议题往往具有公共属性,它在积聚民声、汇聚民智中集拢的强大声音往往会引起公共政策决策者的注意,可以促进政策措施的完善,加快法规的“变现”。

浙江衢州广电传媒集团的问政节目《请人民阅卷》,2019年曾播出一个《小区物业管理》专题,讨论该市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收费难、维修资金使用难、业委会运作难、停车难等问题。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节目中暴露出的问题,衢州市司法局立即响应,向广大市民公开征求意见,着手解决问题。

当然,问政节目只是在履行媒体舆论监督职责,必须恪守真实、客观、公正的行为准则,不能逾越法律界限。不能为了追求节目的收视率,将“问政”异化为揭丑式围观。对话要有建设性,问与答的双方应彼此尊重,理性沟通,这才是问政应有的姿态。

四、结语

媒体问政,开启了一个公众社会监督的话语场,但这也只是一种社会监督的手段,每周一档的问政节目,不可能穷尽现实生活中繁复的各种具体问题。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所言:“这种问政,让我想起了武汉的一道名小吃,那就是鸭脖子,这个鸭脖子吃着麻辣,嚼着有味,但是它真的不能天天当饭吃。”“它当不了大餐,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日常化的解决问题的机制。”①真正的“大餐”,当是完备的社会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只有厚植法治根基,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意识,才能有效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只有强化法治共识,用健全的体系、完备的制度来规范社会行为,才能有效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注释

①《电视问政,问出了什么?》,央视《新闻1+1》,2012年12月24日。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挥:饶雷)

猜你喜欢
法治精神责任意识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广播新闻编辑的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教育途径探析
高等学校以法治精神管理学生的实践思考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依法立言循法执论
法治视域下的爱国主义教学
我国社会法治精神缺失的现状、根源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