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兆雨
【摘 要】歌剧《再别康桥》以小剧场制作方式,重温了民国才女林徽因与才子徐志摩之间的情感故事,其中的“双清重聚”一幕惟妙惟肖,并留下了《一首桃花》的美好乐章。这一幕的创作具有丰富的艺术逻辑创意。剧本以史为凭,充分显示出现实主义色彩。舞台表演渗透着演员扎实的功力,令观众感受到尽善尽美。
【關键词】歌剧《再别康桥》;“双清重聚”;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030-01
歌剧艺术可以追溯自几百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弗洛伦萨,经过从古典主义时期向现当代艺术风格的转变,为艺术领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宝藏。时至20世纪上半叶,歌剧艺术漂洋过海被带到中国,并在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理解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化风格。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作为现代派作品中的代表者,借歌剧体例结构讲述中国故事,表达出浓郁的民国知识青年情感,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其中的“双清重聚”一幕在整个歌剧的构创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联作用,其创作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新颖,使人过目不忘,意犹未尽。
一、“双清重聚”一幕的戏剧创作立意
众所周知,《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现代体诗作。歌剧《再别康桥》与诗作同名,除了讲述徐志摩的生平,以及与林徽因之间欲言又止的爱情外,还有 “康桥”是两人初次见面和彼此相知的地点,承载着徐志摩内心的许多美好回忆。而“别”则不仅代表着他与这段情感的挥别,以及与生命挥别的悲歌。由此可见,歌剧以《再别康桥》为名,不仅同构了诗词的内容,也就此展开更深层次的戏剧挖掘,思考人物情感交集背后的更多哲理内涵。
歌剧《再别康桥》中的“双清重聚”一幕正是在前者的铺垫之后,依据史实形成的重逢一幕。此时的林徽因感染了肺结核,在位于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养病。徐志摩闻讯前来探望。虽然此时的林徽因已结婚许久,但是徐志摩仍然对其一往情深。这是两人多年之后的一次重逢,也是最后一次的生死诀别。在此次见面半年之后,徐志摩就因空难去世。但是从更深层的思考可以发现,徐志摩的死,与林徽因和此次重聚有着莫大的关系。由此可见,“双清重聚”一幕在二人的情感交集中是无法割舍的重要一环,作为歌剧的创作,是不能够回避的。
在剧本创作中,此场景被浓墨重彩地渲染,并在幽静的氛围中体现出唯美的禅意。因果循环,此幕预示着对前情的承接,并在平静之中引领戏剧矛盾陡然提升,最终形成生死离别的大开大合。从整个戏剧发展的逻辑顺序来看,这一幕当属“起承转合”之中的“承”。以推波助澜的方式加深二人情感之间的贯通,并为后续风云突变的“转”埋下伏笔。
二、“双清重聚”一幕的艺术演绎构思
歌剧《再别康桥》被划分为“小剧场歌剧”类型,这在常规歌剧创作中并不多见,可视为现当代歌剧艺术的一种新的类型分支。小剧场歌剧来自于小剧场话剧的启示,这种表演形态没有庞大的表演阵容和宽阔的舞台空间,但是情感酝酿和戏剧情节表达方面更具有微观特性,体现出强大的渗透力。
基于此,再来观察“双清重聚”一幕中演员的表演,就会感受到小剧场歌剧独特的美感。林徽因从舞台的一端缓缓走向另一端,并在一树桃花旁坐下,在情景交融之中演唱了一首名为《一首桃花》的咏叹调。这是林徽因所创作的诗词,她用清丽的歌声委婉道出内心对桃花的赞美。歌曲的旋律从小调式的暗淡色彩逐渐变得更为明亮照人,使人感受到桃花所隐喻的多重含义。从歌声中可以明确感到林徽因的文采。
在一段长达四分多钟的咏叹调表演过后,徐志摩深深被林徽因的文采和气质所吸引,并激昂慷慨地与之一同展望未来。可见,是林徽因的诗词感染了徐志摩的灵魂,也是林徽因对生命的思考启发了徐志摩的精神。此幕到这里告一段落,在灯光逐渐转暗的时候,一位僧人在舞台边侧敲响了磬。这预示着因果循环的周而复始,也在暗示着人生沉浮的不可预知。
三、由“双清重聚”一幕联想到中国当代歌剧艺术特征表达
“双清重聚”一幕的创作体现出了中国现当代歌剧创作的现实性与浪漫性。 “双清重聚”一幕的创作成功,使我们不禁联想到中国歌剧必须从具有民族特性的人文主义精神中寻找灵感。中国艺术作品的创作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在歌剧创作中寻找到更多素材,引发更多的歌剧创作灵感。与此同时,从艺术笔法构思来看,中国歌剧艺术作品的创作也同样继承了“诗乐”文化精神,将中国音乐艺术独有的水墨风情融会贯通。真正的艺术精品来自于对文化积淀的继承,中国歌剧的创作同样需要以此来表达不同的文化个性,形成特立独行的“中国风”,这样才能显示出中国歌剧作品的文化身份属性。
歌剧《再别康桥》中“双清重聚”一幕的创作,从戏剧理念上结合历史注重人文精神感悟,在音乐表达中借桃花喻情,体现出唯美的中国色调。相信在未来的创作中,还会涌现出更多精彩的乐章,将中国戏剧艺术推向更高峰。
参考文献:
[1]王伟.中国戏剧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79-81.
[2]居其宏.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历史与现状研究[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138-140.
[3]董学文.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