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我国民族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经过孕育期、独立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本文主要根据其学科的性质和发展角度出发,对我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学的影响作了全面总结,探讨民族教育学的发展进程,对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影响作出相应的分析,进而总结得出我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正向着学科知识创新和学科体系完善以及研究方法丰富等方面持续进步。我国民族教育学的不断发展,对于促进我国教育学发展和提高民族自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的总结和分析希望能给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教育学;教育学;影响;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提高构建我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指导思想和学科体系以及学术体系等方面充分的体现出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以及中国气派。我国的民族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经过了孕育期以及独立期和完善期等,不断的向新时期迈进。多年以来,我国的学科教育学不仅随着母体学科的教育学持续发展,在理论和政策等方面也在不断完善,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应的对教育学的发展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显而易见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以及分析其科学性质,能够发现我国民族教育学至少是在知识创新和学科体系以及价值研究方面促进了教育学的持续发展。
1 我国民族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的脉络分析
中华民族教育学已经从之前的研究领域进而努力的转变为一门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学科,同时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以及创新,全面进入到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民族教育学的实际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机遇。对学术进行传统梳理能对中国民族教育学在发展中的脉络进行直观反映,结合其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两种代表性观点。
1.1 三阶段说
三阶段说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有藤星、常永才以及王鉴等一系列学者,他们结合中华民族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以及相关理论得出结论。藤星把我国民族教育学学科的有效行程和发展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孕育阶段;二是独立阶段;三是完善阶段。该划分主要根据20世纪出现的学者和相关的研究报告等,还有教学机构、期刊以及重要著作等,但存在遗憾的是到当前位置,学界就已经很少出版这方面的理论分支学科系统性专著。常永才将民族教育,也就是所谓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作为起点有效划分其科学的发展阶段,分为“开始成为一个比较专门的研究领域”,然后是“对独立学科进行努力建设”,最后是“做到不断的完善以及规范化”等三个阶段。王鉴进一步把我国民族教育学的实际发展划分为学科孕育阶段、学科独立阶段以及学科完善阶段等单个阶段。尤其在学科完善阶段中,对其内容体系以及研究方式上都进行大力发展。王鉴在对民族教育发展过程进行审视的前提下,对教育所经历的阶段进行有效的总结,也就是学校化运动和特色探索以及全球化应对等。
1.2 新时代背景下的民族教育学
如果将十八大作为主要起點发展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到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它对民族教育科学也赋予全新的使命。分析十八大之前对民族教育学科发展的维度,陈大云等所著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形成相对来说层次有序以及逻辑比较严密的理论框架,是社会主体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当前时期,结合基本概念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对象、方法等一系列学科问题进行不断的研究,其结果也体现出越来越体系化的特点,尤其在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发布,大大有利于对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的分析,为进一步的实践探索指明了前进方向,使得无论是民族教育过程中的相关课堂,还是研究机构等,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
2 我国民族教育学对于教育学带来的影响分析
2.1 可以生产教育学的独创知识
现如今随着我国的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的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并且已经打破了学科之间存在的壁垒,逐渐的应用多学科的视角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工作,民族教育学的知识体系逐渐进行完善,能够使其母体学科的教育学得到知识独创,尤其是多数学者都在积极的研究民族教育问题时,对于人类学和民族学以及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也直接拓展了教育研究人员的思维空间,使其多种科学的知识体系在教育学中得到了合理的应用,同时引导反思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是否完善。如果教育者直接的反思教学本身,那么教学将会是通过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来传递知识给受教育者的呢?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进行参考,那么对于完成提高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是无法顺利进行的,在这个背景下,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教学的无力。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研究者必须要对成长引起重视,不做指手画脚的所谓问题解决者,然而要成为脚踏实地的教育学知识生产者。所以在知识学的视野中,教育学将会受到来自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教育知识的困扰,因此需要对教育学的知识进行创新,不仅是作为教育学发展的使命,也是各级教育实践引起重视之后必然要求。然而民族教育学在对民族教育中的特殊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应的知识体系,并且有效的指出了教育学要独创自身的知识必要性,也为教育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2.2 对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丰富
对于教育学来说,是重视实践教学的,同时民族学则对文化背景的把握性比较重视,交叉学科存在的性质也直接的决定了民族教育学的工作人员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民族教育学:一是民族性;二是教育性。民族学带给人类特有的思考方式主要是一个整体性和比较性,这种思考的方式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民族教育学的持续发展,其中也包括了研究方法的吸收和借鉴以及创新,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便是田野调查,通过深入开展对教育民族志以及课堂民族志的积极探索,能够对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体系进行持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此之外,由于民族教育的研究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民族教育学要借鉴人类学和民族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因此,教育理论存在一定的共识性,教育学的现象也具有情境性,教育问题还存在复杂性的特点,这些特性直接的决定了研究工作不能广泛的应用于教育研究过程中,民族教育学已经吸收了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积极的促进了教育学研究方法向着多元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如果教育学现如今处于范式混战的中,那么田野调查可以丰富借鉴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体系,进一步保证其教育学的学科范式得到重构。
2.3 对教学学科体系进行丰富
对于学前教育学以及职业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而言,对于某一个专业领域进行相应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体现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相当多的子学科也直接反映出了教育学发展的专门化,也是作为教育学相关理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反映,不仅学科的价值能得到全面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科体系的持续完善。在此之前,我国民族教育学的持续丰富和发展也使其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学科体系,我国民族教育学是重视探索每一个民族文化的教学规律,这样能够有利于促进我国范式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全面的提高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3 总结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满足教育经过孕育期以及独立期和完善期、深化发展期等,民族教育学主要存在着教育性和民族性方面的特点,其学科的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知识的创生和研究方法的持续丰富以及学科体系的完善,更多层面上的意义则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和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新时期,我国的民族教育学主要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建设“中国范式”的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形成中国特色,开创中国风格,创造中国价值,彰显中国气派。
参考文献:
[1]肖李,国建文.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教育理论研究重大成果回顾[J].中国民族教育,2018,99(11):198-199.
[2]楚琳,贾卓超,史大胜.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民族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02):195-198.
[3]赵岩.民族教育学科走过二十年——民族教育学科建设高级论坛综述[J].中国民族教育,2017,99(02):198-199.
[4]谭志松.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开创者——哈经雄教授对创建民族教育学的理论贡献[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06):189-199.
[5]范忠雄,赵九霞.民族教育学范式的建构——基于学科生长点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0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