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卫明
2003年,SARS 疫情主要是对社会消费零售总额造成重大影响,5月社零增速仅为4.3%,与年初10%的增长率相比大幅减少,而投资、出口受到的影响较小。2003年全年GDP 增幅为9.1%。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开启了1998年房改后的快速发展大幕,2003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量为33717.6 万平方米,同比增幅为26%,成交金额为7955.7 亿元,增幅为32%。
2020年的宏观经济开局形势比2003年更为严峻:第一,2019年在国内消费动力不足、国外环境紧张等多重压力下,GDP 增速下滑至6.1%;第二,尽管中美关系趋于缓和,但是仍旧存在不确定性;第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制造业、基建等投资也将受到波及,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短期企稳时间将延后。
截至2020年2月11日,新增确诊病例的拐点还未出现,多家市场研究机构对于其短期影响的判断存在分歧,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乐观情形:疫情于2月底得到有效控制,对一季度GDP 的影响为-0.5%左右。第二,中性情形:疫情于一季度末得到有效控制,对一季度GDP影响为-1%左右。第三,悲观情形:疫情于第二季度得到有效控制,对一季度GDP 影响为-2%。然而,这些机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此次疫情短期影响较大,但不会改变中长期的宏观趋势。因此,尽管笔者亦认为全面评估必须基于2月底的疫情控制情况,但是借鉴SARS 后的政策情况,还是可以对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与房地产政策作出方向性研判。
1.财政政策:积极是主基调,主要向受到影响的行业倾斜。首先,向受到疫情影响的行业倾斜。在一段时期内,对民航旅客运输业、旅游业和铁路旅客运输业免征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餐饮、旅店、旅游、娱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出租汽车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支出。其次,财政赤字率有望突破3%的门槛。最后,地方专项债有可能扩容,超过2019年总额。此外,政策性银行在此次疫情后将发挥准财政机构的职能,向受到影响的行业提供贴息服务。2月10日,政策性银行引导下的“防控疫情债”已经获准发行。
2.货币政策:稳健是主基调,保供应的同时向中小企业倾斜。截至2020年1月,M2 增长率维持10%以内的水平超过24 个月,一季度后,在稳健基调不变的前提下,还有2-3 次降准的可能性,SLF-MLF-LPR 层面的降息还存在一定操作空间。2020年2月2日苏州推出“苏十条”帮扶中小企业的政策后,山东省、宁波市和上海市分别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利息优惠政策。
1.现金流:安全性至关重要。从资金流入角度看,疫情发生后,各地销售中心陆续关闭,销售回款无法实现。对融资性流入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存量项目正常贷款会延后,二是新增项目减少导致新增贷款无法落实。
从资金流出角度看,首先,融资性支出存在约定期限内刚性兑付问题。房企面临合同到期无法履约的还贷风险。其次,工程款支付压力。疫情导致进场施工延误,但工程款仍必须按合同要求支付。尽管有商榷的空间,但是履约风险依然巨大。最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司而言,投资必不可少,但在现金流有限且必须强调安全性的前提下,谨慎投资与科学选择尤为重要。
疫情导致房企面临现金流流入和流出缺口加大的情况,意味着资金安全性是目前至关重要的问题。后续举措必须围绕缺口问题的解决展开。
2.房企销售和供货:全年走势前低后高。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拖累上半年业绩,全年走势前低后高。克而瑞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百强房企销售金额为5571.3 亿元,同比下降12.7%,销售面积为4264.0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8%,销售量明显下滑。若疫情短期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行业上半年销售业绩堪忧。但从全年来看,购房需求仅是短期内有延迟,中长期来看,需求并未消失,全年整体销售将可能与2019年持平或微跌,预计2020年下半年,销售会迅速回暖。
另一方面,复工与新开工延后,一季度供货势必减少,下半年随着销售回暖,新开工与竣工面积将明显提升,供货随之增加。因此,供货也会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3.房企投资:节奏把握的精准度要求将更高。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土地供给萎缩,地方政府财政存压,预计后三季度土地供应总量较2019年同期会有一定程度增加。同时,二级土地市场或出现收并购机会,这来自于部分中小企业存量项目的转让意愿。
疫情带来资金紧张状况,叠加供给节奏与数量的变化,对房企而言,投资节奏把握的精准度要求将远高于以往任何时期。
4.房企生产:无法按期交付与开盘带来的风险。房企生产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项目在预售合同期内无法竣工交付,导致出现合同违约风险,引起客户群诉,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压力;二是部分项目开工在即,一旦延期,将直接使开盘滞后,其间会产生较高的资金成本,直接增加项目成本,给房企带来经营效益压力。
2016年下半年至今,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新一轮收紧周期,与以往调控不同,这一轮调控呈现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相结合的特点,强调房地产市场的基调是“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因城施策,聚焦防范,不将房地产业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土地方面,短期内受疫情影响,政府会对土地供应节奏作出调整,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土地供应不会有较大改变,仍会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以稳定土地价格,适时调整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及供应方式、节奏、时间,以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金融方面,2019年房地产信托及地产债融资端全面收紧,治理融资乱象。受当前疫情影响,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松紧适度,对房地产财政不会有较大的刺激政策出台。从房地产行业中长期发展来看,“稳预期、防风险、降杠杆”,加强房地产融资与信贷管理,仍是重中之重。
市场方面,疫情过后,在“稳”字当头的条件下,为了保就业与保持地方稳定,政府对受影响的企业会出手帮扶,但政府的一系列帮扶政策仅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外因,最终“活”下去,还需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本文从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模型入手,构建含技术进步指标的分析模型。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途径并不完全相同,笔者引入了虚拟变量以区分两者区别。另外,本文构建了ISU指标作为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并以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公开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不仅验证了前文假设,同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另外,通过虚拟变量的相关系数测算,本文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转移是显著存在的,且金融发展水平对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显著。
因此,从中长期判断,房地产行业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其“宏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不会改变,但在“三稳”当先、一城一策的模式下,对房地产市场严调控的局面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此次疫情给房地产行业带来损失已不可避免,面对现金流、销售与供货、投资、生产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不能依赖短期政策的扶持,而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提升企业内功,在资金能力、营销能力、投资能力及运营能力方面下功夫,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1.确保现金流安全,加大回款与融资,合理控制负债率。首先,开源是首要举措。一是增加经营性现金流入,根据每个企业自身状况与特定区域战略进行决策,紧抓存量销售与回款,强化与银行、客户沟通,并加大监管资金盘活与分配;二是增加融资性现金流入,在公司战略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放款,加大项目合作,分担风险;三是实现融资创新,探索新型融资渠道,合理控制负债水平。
其次,节流必不可少。第一,控制经营性现金流出,一方面严控工程款及税费支出,但要确保上半年开盘与交付项目支出,另一方面挑战极限式降低成本,压缩非必要业务与费用,杜绝跑冒滴漏及没有产出的投入,提升成本意识;第二,统筹融资性现金流出,动态梳理资金计划,优先保证上半年到期还贷,必要时可与银行沟通合理展期可能,确保履约承诺,防范逾期风险;第三,安排好投资性现金流出,保证在公司现金流安全的前提下,择机出手,增加优质土地储备。
2.数字化营销创新,筹划疫情后供货去化,提升物业服务黏性。首先,推进创新营销模式,打造线上销售展示平台与引流平台,做好圈层传播,加强引流蓄客。同时,拓展多种去化渠道,紧抓销售与回款。当前,大部分城市已要求关闭销售中心,线下销售渠道受限,拓展线上服务不失为一种可行方式。可以预见,数字营销是对未来线下营销的必要补充。
其次,疫情后销售去化无疑是房企面临的硬仗,可针对不同城市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房企需储备资源以应对疫情结束后的市场回温。当前,房企应重点考虑调整运营节奏,提前筹划疫情后去化策略,一旦开闸,快速实现销售回款,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3.投资策略抓精准,投资决策抓节奏。一方面,在现金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运用科学工具提高投资效率。鉴于本次疫情可能带来的契机,房企拿地需更加理性,加大土地、客户与市场研究,抓住市场结构性机会,实现精准投资。
另一方面,动态关注各地方房产调控政策,在把握土地出让节奏的基础上,找到窗口期,通过招拍挂、收并购并举,积极获取优质地块,优化土储结构。
4.提前规划工程进度、交付及开盘,提升企业运营保障能力。首先,此次疫情已直接影响房地产项目开工、开盘、交付等关键节点,房企需根据当地防控措施,据实规划调整推盘节奏、工程进度,适当优化节点安排,将一些能够在线完成的研发设计、宣传策划等工作前置安排,以避免疫情结束后仓促推进。
其次,需与各施工单位、供应商提早沟通防疫要求与工期排布,提前储备复工人员、运送材料并采购防疫设备,防止复工产生反复,争取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第三,对上半年及年度内交付、开盘项目,需提前评估交付风险,向客户提前告知因疫情可能影响网签、工地开放、交付等活动,在线上每周发送工程周报,管理控制客户情绪,并提供补救方案,以便客户提前做好时间安排。
新冠肺炎疫情给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2003年SARS 疫情影响,分析此次新冠疫情可能对宏观经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对房地产企业在现金流、销售与供货、投资、生产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助力其在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的同时,能够迅速恢复生产与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