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2020-04-15 13:22杨文权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5期
关键词:埃索性疾病咽喉

杨文权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广东 东莞523660)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临床常误诊为普通的慢性咽喉炎,导致治疗缺乏针对性,长期困扰患者[1]。该病具体指患者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刺激咽喉部黏膜而引发的综合症状,多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咽痛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喉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研究显示,促胃肠动力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使用有助于改善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3]。因此,本研究将铝碳酸镁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应用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治疗中,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东莞市清溪医院治疗的96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1~65岁,平均(48.23±4.35)岁;病程1~5年,平均(2.36±0.42)年。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22~67岁,平均(48.49±4.51)岁;病程1~6年,平均(2.47±0.5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 ①经胃镜确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4]。②存在声音嘶哑、咽痛、咳嗽、咽异物感等相关症状2个月以上。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无精神病史,且配合治疗。

1.3 排除标准 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者。②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④有胃或食道手术史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铝碳酸镁咀嚼片(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27,0.5 g/片)治疗,于饭后1 h咀嚼2片,每日3次。持续治疗6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20 mg/片)治疗,每次口服20 mg,每日2次。持续治疗6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②通过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咽喉异物感、咽痛、咳嗽、吞咽困难等9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计分范围为0~5分,总分范围为0~45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通过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FS)对患者的声带水肿、喉水肿、声门下水肿、喉室消失等8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范围为0~26分,分数越高表示体征越严重。③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收集两组患者的空腹胃液,采用离心机离心,检测两组患者的胃蛋白酶水平。④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腹痛、腹泻、呕吐及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声音嘶哑、咽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黏膜无破损;有效:患者声音嘶哑、咽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黏膜尚有破损,直径<5 mm;无效:患者声音嘶哑、咽痛等临床症状未消失,经胃镜检查黏膜多处破损融合,直径大于食管周径的3/4。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79.16%(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RSI、RF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RSI、RF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SI、RF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反流体征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反流体征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RSI评分RF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8 17.52±3.31 5.84±1.43△▲ 9.47±3.12 5.22±1.76△▲对照组 48 17.38±3.25 10.24±2.83△ 9.61±2.78 7.85±2.86△

(3)胃蛋白酶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胃蛋白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蛋白酶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胃蛋白酶水平比较(U/mL,)

表3 两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胃蛋白酶水平比较(U/m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8 85.63±8.32 55.12±5.20△▲对照组 48 85.14±8.29 66.39±4.31△

(4)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腹泻,1例呕吐,1例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观察组出现2例腹痛,1例呕吐,2例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5/4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与普通慢性咽喉疾病相似,临床易误诊。目前,临床多采用RSI、RFS对患者进行疾病筛查,以准确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胃蛋白酶是体内的抑制消化性蛋白酶,可直接反映人体的胃液分泌状况。同时胃蛋白酶可刺激咽喉部黏膜,损坏咽喉黏膜及周围组织,导致抗反流功能受到破坏[5]。因此,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胃蛋白酶水平,是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重要内容。

铝碳酸镁是一种碳酸盐、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水的化合物,该药物具有层状网络结构,可有效增加患者胃部的碳酸氢盐含量,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同时,该药还可与胆汁酸及胃蛋白酶结合,抑制反流物质中的碱性成分,维持胃液的p H值,起到保护胃黏膜及改善胃部血流的作用[6-7]。埃索美拉唑镁是新型的纯左旋异构体,可在高酸环境下转化为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及弱碱性,可有效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体内的胃液酸度,减少胃酸对咽喉黏膜造成的损伤,并阻断炎症反应[8]。研究表明,埃索美拉唑镁作为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其应用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治疗中,有助于稳定患者体内胃液的p 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9]。同时,该药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其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比其他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且肝脏首过效应低,可有效加快咽喉黏膜上皮组织的修复[10]。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RSI、R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铝碳酸镁与埃索美拉唑镁联合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保护咽喉黏膜。

综上所述,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RSI、RFS评分,抑制胃蛋白酶分泌,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埃索性疾病咽喉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临床常见两种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RP—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的溶出度
世界最大私人博物馆 开放17年后将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