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华,黄志亮,周艳艳,周雯雯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518016)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1]。但若不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将进一步丧失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2]。因此,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非常重要。闭链运动是将开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可增加保护作用,但不会增加关节的切力,更接近于功能性康复。本研究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以闭链肌力训练为基础的康复训练,临床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深圳医院收治的119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龄39~71岁,平均(60.07±4.83)岁。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7~69岁,平均(59.82±4.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首次发病,且处于恢复期;视听、沟通能力正常;年龄<75岁;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偏瘫或四肢瘫痪者;已知有颅内出血风险者,器官功能较差者;不愿意或不能按计划训练者;已经进入姑息治疗且预期生存期<3个月者。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康复训练。①舌部康复训练:医者进行示范性练习,患者进行鼻吸口呼练习,同时双肩上提、下垂,活动整个脑部,将双上肢上提超过躯干并拉伸两侧,舌头向外伸进行左右、前伸、后退练习。②电刺激:使用神经肌肉刺激仪(低频脉冲治疗仪KT-90A型)进行电刺激,将电极片放置于患者的上肢前臂、上臂拮抗肌肌肉起止点或下肢胫前肌起止点,刺激参数均参照自动设置值。③肢体康复训练:在床上进行患肢屈伸运动。A.卧床-坐起训练:抬高患者一部分头背,协助患者安全地倚靠在床椅上,两脚踩地,指导患者健侧手紧握床栏进行锻炼,每次20~30 min,每日2~3次。B.站立训练:专业人员或者家属帮助患者站立,每次3~5 min,视情况逐渐延长站立时间。C.行走训练:患者用健手扶住家属肩部,家属以手扶住患者腰部,从原地踏步开始,缓慢小步行走,训练良好可逐渐改为扶拐行走,慢慢过渡到放弃扶拐行走。共治疗24周。
2.2 观察组 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以闭链肌力训练为基础的康复训练。①患者取仰卧位,两脚交叉叠放,伸直两腿,将脚放在巴氏(Bobath)球上,抬高臀部,在保证身体重心平稳的同时两脚向左、右侧滚动控球。②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屈髋,将小腿放在Bobath球上,抬高臀部,将两小腿向左、右滚动控球。③患者取仰卧位,将患侧的脚放在Bobath球上,抬高臀部,保持健侧腿与患侧齐高,保证身体稳定,控制患侧脚向左、右滚动控球。④利用PT床指导患者取双膝跪位,患者将两只手放在Bobath球上,前、向后滚动控球。⑤指导患者站在PT床边,把控制球放在靠近床边的位置,将两只手放在球上,保证其肩部与球同高,向后移动双脚,两手臂向前、后运动控球。每日1次,每次10~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24周。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估,分数越高,表明运动功能改善越好。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分数越低表明生活能力越差。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训练前,两组FMA评分、Ba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FMA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Ba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Ba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训练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FMA评分训练前 训练后Barthel指数评分训练前 训练后观察组 60 10.89±4.55 32.14±5.01△▲24.63±2.77 58.91±5.62△▲对照组 59 11.52±1.64 20.06±4.66△ 25.01±2.89 41.72±4.78△
我国70%~80%的脑卒中幸存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情况,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复发率约41%,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3]。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早期且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其机体受损功能,包括感觉、运动、语言、认知等,有效减轻残疾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脑卒中恢复期康复训练属于二级康复训练,一般在发病后第4~12周进行,目的是预防常见并发症,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减轻偏瘫患肢肌痉挛的程度。闭链肌力训练能调动膝关节周围肌肉协同收缩,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可使数个关节同时运动,实现对关节本体感受器的刺激,有利于关节进行主动与被动训练,还可促进组织修复、功能恢复和关节稳定等[4]。本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后,两组FMA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常规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且联合闭链肌力训练,康复效果更明显。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闭链肌力训练可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