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禄丰世界恐龙谷景区游客行为研究

2020-04-14 06:57张志颖夏华敏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数据策略

张志颖 夏华敏

【摘 要】恐龙谷景区是一个以世界级恐龙大遗址为依托而营造的恐龙主题公园,文章通过收集景区的传统旅游数据、网评数据、智慧旅游数据,采用数据分析、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恐龙谷景区游客的行为特征,基于此提出了恐龙谷景区未来发展策略,即要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步伐,打造景区IP、突出“全国第一”的主题形象,突出资源特色、使游客时空分布合理化,开发主题产品、多渠道营销,以提高游客重游率。

【关键词】大数据;恐龙谷;游客行为;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2-0257-02

0 引言

在大数据支撑旅游智慧化的背景下,通过数据分析能准确反映旅游的客源市场在哪里、哪些产品是游客关注的,进而对游客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游客行为研究对景区如何进行智慧化管理、精细化营销、个性化服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世界恐龙谷景区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城以南23 km处的川街乡阿纳村恐龙山,地处昆楚高速公路旁,距楚雄市区68 km。2008年开园以来,景区游客量最多时达到130.71万人次,而2018年全年景区接待游客量回落到52.12万人次,景区经营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以“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数据、携程网网评数据、景区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等传统数据为依据,分析恐龙谷景区的游客行为特征,从而为促进恐龙谷景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1 恐龙谷景区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1.1 出行规模小型化,以家庭出游为主

从景区统计数据来看(见表1),近4年来,景区讲解员接待散客的比例从2015年的8.9%上升至2018年的37.9%,说明游客的出行规模越来越小型化,更加追求自由化和个性化旅游。通过对景区游客随机抽样问卷200份的统计结果可知,游客的出游方式以家庭出游的比重最大,占52.6%,朋友共游占28.4%,跟团出游比例仅为11.3%,可见以跟团方式到景区游览的游客规模较小,以家庭出游为主。

1.2 旅游动机以“观光休闲”为主,“科普科考”的价值未凸显

据问卷统计结果可知(见表2),到恐龙谷景区的游客以观光游览和为满足孩子的求知愿望为主,其中也不乏体验刺激游乐项目和慕名前来的游客,体现出景区“观光休闲”的定位较符合游客的需求,而“科普科考”的价值尚未凸显。

1.3 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客源分布不均

目前景区游览线路是闭合环线,游览方式有步行和乘坐游览车两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73.2%的游客会选择乘坐游览车,而游览的方式也是影响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的原因之一。游客在恐龙谷景区内的停留时间在2~3 h的最多,占71.6%。其中,游客在核心景点“遗址广场”停留的时间较长,占整个游览时间的2/3,除核心景点外其他景点因缺乏资源特色和体验性项目,停留时间较短。

笔者于2019年1月15日至2月15日期间,借助“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发布的景区实时游客量和人流分布数据进行分析。景区开园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5点半,但因住宿和交通不便利,所以在中午12点以前游客都较少;下午1~2点间客流量达到峰值,以后逐渐减少。这主要是因为恐龙谷作为昆明—大理—丽江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景区,旅游配套设施不齐全,游客不会将此作为旅游行程中的终点站,而是将其作为途经景点,只做短暂停留。

从客源空间分布来看,恐龙谷景区的游客市场集中在云南省内,占53.3%,受出行距离、宣传范围的影响,客源市场也辐射到四川、贵州、重庆、广东等省市。加之目前我国台湾、海南、福建3省没有发现恐龙化石,资源稀缺使得恐龙谷景区的客源市场逐步扩展到这3个省区。

1.4 游客满意度高、重游意愿强烈

在携程网游以“禄丰世界恐龙谷”为关键字,搜索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15日至2月10日共检索到网评数据749条,综合携程、美团、马蜂窝旅游网站游客总评分为4.5分(满分5分),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较高。

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是否具有吸引力、旅游产品是否成熟、旅游产业链是否完善、旅游服务是否优质及旅游项目是否能够时常推陈出新等因素,共同决定着旅游目的地的重游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有98%的游客表示愿意在二期建成开园、增加体验项目后再次到世界恐龙谷景区旅游,这表明游客对景区的重游意愿较强烈。

2 基于游客行为分析的恐龙谷景区未来发展策略

2.1 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步伐,使自助游游客出游更便捷

景区应组建自己的交通专线,采用扫码预约乘车的方式,负责非自驾游客从旅游集散地到景区的接送,让游客享受到更加智慧的服务。利用“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做不定时景区直播;完善景区电子导览,增加英语导览,实现特色景物模型扫码导览,为游客规划个性化游线。云平台与“一部手机游云南”相结合,完善景区人流实时监控,包括入口、出口的人流计数管理,游客总量实时统计,游客滞留热点地区统计与监控,流量超限自动报警等;让游客在了解景点的同时,还可以全面了解天气、交通、食宿、价格等相关内容。景区的无线宽带网络应全面覆盖,为游客提供便利;在餐饮、游乐项目、厕所中设置实时动态显示屏,告知游客需等待的时间等。家庭出游的游客以亲子游为主,应增加景区婴儿车、医疗等母婴服务项目,为游客提供专项化服務。

2.2 打造景区IP,突出“全国第一”的主题形象

1938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杨钟健教授在禄丰县发现了国内第一具恐龙化石,打开了中国恐龙研究的大门,恐龙谷也是国内11个恐龙地质公园中规模最大的,景区应从经营理念、发展目标、环境布置、员工形象等因素综合考虑,突出“全国规模最大的恐龙主题公园”这一定位,打造“禄丰龙”这一独有的“龙王”IP,并以此为基础举办“恐龙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完善景区内的配套设施,餐饮特色化,可依据恐龙属性推出系列恐龙套餐,从菜名、菜式摆盘、餐具都可加入恐龙元素。

2.3 突出资源特色,使游客时空分布合理化

景区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将客源市场辐射全国,面向中小学生及有孩子的中青年,突出景区资源的科普性,着力开发研学旅游、亲子游等能让学生、孩子、家长、老师全员参与的科普旅游产品。打造与恐龙有关的系列主题活动,如“恐龙博物馆奇妙夜”“恐龙化石挖掘”“恐龙时装秀”“恐龙舞王”“恐龙奥运会”等趣味体验活动,均衡景区整体吸引力,使游客在景区内的游览时间合理化,使其出游时间常年化。

2.4 开发主题产品、多渠道营销,提高重游率

重游率是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出发,由观光旅游提升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指标。对于主题公园来说,首先要深挖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拓展旅游项目,给游客以“常游常新”的感觉。其次要充分利用多渠道营销提高重游率。可以利用景区特有IP形象举办一些恐龙主题活动,借助媒体的宣传报道来进行造势营销;通过举办一年一届的恐龙文化旅游节进行节事营销;举办古生物交流会来进行知识营销;借董枝明“中国龙王”与恐龙的故事来进行名人营销;通过网红营销等来突出自身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提高景区的知名度,进一步开拓客源市场。

3 结语

作为国内土生土长的主题公园,恐龙谷景区面临的困境也是很多主题公园面对的问题,面对景区游客规模小型化、停留时间短等问题,景区应深入挖掘特色,开发特色主题旅游产品,打造景区独有IP,加快智慧化景区建设进程,提高游客重游率。

参 考 文 献

[1]杨霞.大数据时代智慧旅游重塑旅游新体验[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235.

[2]百度文库.大数据智慧旅游案例分析[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0641fb5971fe910ef02df800.html,2016-06-14.

[3]张雪松.国内大部分景点游客重游率不足1%[EB/OL].http://www.bjnews.com.cn/travel/2017/06/28/448387.html,2017-06-28.

猜你喜欢
大数据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