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青根
【摘要】现代学徒制既是一种职业教育制度,也是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和效益,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围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一热点问题,在分析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中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并在操作层面探讨文秘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若干策略。
【关键字】文秘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113-02
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现代学徒制既是一种职业教育制度,也是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现代学徒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职业教育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性的变革,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和学校组织实施。就学校和企业而言,主要在于构建并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必须凭借有效载体,这就是专业。专业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纽带,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是构建和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托。文秘专业的相关探索与实践对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特殊意义。
一、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伴随改革开放诞生的文秘专业,一度成为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文秘专业被列为重点建设专业。但近十年来,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文秘专业的发展反而江河日下,规模萎缩,建设停滞,质量落后。其原因主要有:
(一)思想观念上将其误认为“伪专业”。人才市场并未因文秘专业受到学生和学校追捧而加倍眷顧,反而不愿接收其毕业生;多数学校的文秘专业毕业生出路不畅,很难对口就业,又缺乏灵活的适应性,有条件的继续深造或改学其他专业,无条件的只好从事其他低端工作;短暂的喧嚣之后,文秘专业就门庭冷落,或则停办,或则萎缩。于是,不少人便断言文秘专业是“伪专业”:职场不需要职校开设文秘专业,职校培养不出职场所需的文秘人才。
(二)培养目标追求学问化。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其核心价值在于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文秘专业最初按照秘书学科建设,教师大都只接受过学科教育而缺乏职场工作经历,因而一贯注重学问:教师教学问,学生学学问,考试考学问,以学问为标准衡量学生和教师的水平,主要针对认知,较少针对做事。
(三)课程设置沿袭学科化。课程是教育内容的基本形式,课程改革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成果丰硕。但是,文秘专业课程改革却严重滞后:课程门类按照学科模式开设,“秘书学基础”“文书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基础”等学科化课程大行其道;课程内容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学科知识为重点,技术知识未成为主体,工作过程知识则体现更少;课程结构虽然套用了“项目”“任务”“模块”等名目,却徒有虚名。
(四)培养方式远离工作实践。文秘专业的教学场所一直以学校和课堂为主,很少进入工作情境;教学条件主要依靠书本和讲台,好一点的加上信息化设备,很少像其他专业一样进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读书做题,死记硬背,很少组织操作训练,更缺乏工作过程中的学习;教学组织主要采用班级教学,很少开展结对教学;考核评价大都以知识和笔试为主,很少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
(五)校企合作举步维艰。文秘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比其他专业难度更大。对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其他专业已有深刻认识,文秘专业却缺乏认识。企业对围绕文秘专业开展合作更没有积极性。由于文秘职业岗位相对零散,企业很难批量接纳学生,合作成本更高;由于文秘职业的工作对象多属人事而非器物,企业更容易将合作当做包袱。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遭遇体制性障碍、校企合作缺乏制度性保障的困境中,我国教育部门和职业教育界开始意识到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革命性意义,下决心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和效益,优势显著。
(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职业院校也尽力而为,但实现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却步履艰难。现代学徒制能有效整合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通过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实现共赢,从根本上实现校企合作。相比原有的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实现了重大超越:强调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行业和产业部门的作用,重视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场景中的生成与应用,学徒的合法身份是企业的(准)员工,学徒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成为“雇佣”与“培训”的关系。
(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单纯的学校教育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职业教育脱离实践的顽疾。实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主导制订培养方案能够保障人才培养过程切实满足企业需要;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学徒能力,重视知识在工作场景的应用,强调基于工作经验的高度自动化的工作过程知识的积累;工作本位的课程模式能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能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
(三)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以准员工(学徒)身份为主,既能够保障其合法权益和适当收入,又有助于规范和约束企业和学生的行为,提高责任感;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加上以结对教学为主,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考核评价与工作实效和职业资格认证挂钩,有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就业机会的现实性和对职业发展的期待,有助于强化学习动机。
三、文秘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若干策略
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认识和实践双重失误造成的。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优越性,为文秘专业提供了一条光明的发展之路。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不应将文秘专业排除在外。文秘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必须优先进行以下改革和创新。
(一)摒弃“伪专业”的错误观念。文秘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专业类型,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文秘职业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在现代社会中,文秘工作渗透到了一切行业、所有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文秘人员的需求长盛不衰。另一方面,优质文秘职业教育完全能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因为职业化和层级化已成为现代文秘工作的基本特征,文秘职业人才有其独立而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结构,可以通过职业教育习得和培养。
(二)解决培养主体问题。企业和学校是现代学徒制的两大培养主体。统计表明,与现代学徒制培养主体相关的关键词中,企业出现的频率高达学校的3倍,可见现代学徒制在本质上是企业本位的人才培养方式,企业发挥主要作用。要通过立法等形式,激发企业的责任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第一主体。
(三)解决学徒身份问题。学徒同时扮演着员工和学习者双重角色,而员工身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学徒的合法身份是未来的正式员工或服从相关培训的员工,而不是正在实习的学生。必须通过招生与招工一体化以及合法契约的形式,在入学前确立学徒的合法身份。如果这一问题不能解决,任何形式的现代学徒制都将徒有虚名。
(四)解决课程和教学组织问题。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因素。必须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明确课程目标,培养学徒的办文、办会、办事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养;必须以实践为导向确定课程内容,使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成为主体;必须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设计课程结构,对课程予以序列化;必须以工作场所为主进行课程实施,让学徒主要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学习知识、习得技能。为此,要在职业能力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且校企双方认同并严格执行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对教育教学和学徒工作的内容、形式、时间、流程、条件、师资、考评和组织管理等作出可操作的翔实规定。
注:此论文可支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课题立项号:XJK015AZXX010)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黄尧主编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俊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3]孙玉直译.欧洲现代学徒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4][英]Alison Fuller,Lorna Unwin,现代学徒制:学习模式演变的国际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
[5]梁晨.文秘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情,2017(6):253.
[6]金凤.中职文秘专业校内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