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效果调查与传播对策研究

2020-04-14 04:40何泰伯李勇
各界·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传播科普对策

何泰伯 李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突出,这对我国科普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基本公民的科学素质。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科普现状,在进行相关调查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分析,针对新媒体背景下的科普传播模式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科普;传播;对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普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时代所具有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群体化等特点和功能,在科普信息传播领域,正日益发挥巨大作用,新媒体的优势也得到进一步凸显,科学普及传播的效果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便捷性和及时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可。然而,新媒体在极大地提升科普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问题与挑战,主要体现在有效传播难度加大、传播环境日趋复杂、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难以把控、科普质量难以保证等方面。面对科普传播中的这些问题与挑战,需要在社会层面、传媒层面和大众个人层面构建相配套的传媒体系和传播环节,从而促进新媒体科普信息传播取得理想传播效果,得以健康发展。

一、科普现状调查

课题研究组在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科普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着渭南城区进行了认真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75份。经过认真核对和统计,最后得到有效問卷958份,有效回收率为95.8%。课题组采用专业数据统计软件对有效的958份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经过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一)科普传播的必要性方面

通过数据分析,有79%的被调查者认为科普传播很有必要,说明大众在自身的思想层面上普遍对科普工作有较高的认识,对科普工作的需求很高,如图1所示:

(二)是否对学习科普知识感兴趣

通过数据分析,有79%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科普知识感兴趣,愿意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科普知识。表明大众对科普知识的兴趣很浓,有较强的主动性。具体分布见图2:

(三)认为目前科普知识宣传开展的效果和科普内容的满意程度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有近30%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科普知识宣传持批评态度,认为目前开展的科普宣传工作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42%的人表示“不清楚”,10%的人持肯定的态度,见图3。结合现场的访谈,被调查者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科普教育的形式比较僵化,人们认为科普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切合实际,科普宣传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普的形式跟不上媒体发展的速度,激发不了学习兴趣。

(四)对目前获取科普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

按所选人数占百分比量将获取途径排序为:书报期刊(3.8%)>影视广播网络(13.5%)通过教育渠道(11.8%)>听周围人说(15.8%)>通过互联网站(21.8%)>通过新媒体(32.5%)>其他(0.8%)。数据表明各种新媒体工具和互联网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科普知识的有效方式,同时更进一步证明了新媒体渠道作为推广宣传科普知识的形式有着高效的传播渠道。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并结合现场访谈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大众认为开展科普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并对此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但是在科普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传播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僵化,使得学习者对科普知识的兴趣缺乏,科普的质量和效果难以达到保证。同时,人们对新形势下,新媒体和网络的科普传播模式有较强的期待,新媒体和网络也日渐成为科普传播的主流途径,如何利用新媒体网络开展科普知识的传播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科普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科普传播的对策

(一)多种途径提高科普传播质量

目前,陕西省科普依据的法律法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和《陕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从条例内容上看,规定的条款不能与时俱进,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可操作性非常弱,关于新媒体科普方面的规定条例更是没有,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地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及时主动地通过以网络和新媒体为载体,多频次、多途径的进行科普宣传活动,全方位的引导公众认识科普,并且能够在新媒体中守规矩的传播有积极意义的科普信息。

(二)多氛围营造有趣的科普氛围

科普内容之所以会被其他杂乱内容所覆盖,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目前的科普信息缺乏趣味性,首要的就是应该将科普内容和地域风土人情相结合,例如加强陕西风俗知识的科普,将科普语言与陕西方言相结合等等;二是,加强大众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理解,可以从一些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出来,例如居里夫人为研究放射性元素,最终献出了生命;莱特兄弟为造出飞机多次实验险些丧命。通过这些鲜活的实例,使得科学精神得以传播和理解。三是,科学普及的内容应该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从动手能力开始培养,做到寓教于乐。例如结合 VR 和AR技术,利用摄像头,帮助人们来观察星座等天体现象。

(三)拓展有效的科普合作途径

小学、中学、大学阶段,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和兴趣点,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大多没有过多的压力,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去接受新事物。所以,无论是新媒体科普还是传统科普都很有必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拓展合作范围。科普传播的过程可以和学校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APP平台相结合,引导学生去了解科普网站,浏览科普网站,学习科普知识,也可以要求教师以课程与科普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四)推动新媒体科普产业发展

科学普及的最大魅力就是能将科学理论深入浅出的表达,将复杂的、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呈献给公众,使公众更容易接受、理解。例如由海尔集团、北京红叶电脑动画制作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动画片《海尔兄弟》,它通过描述海尔兄弟的探险经历向人们传递科学与人文知识,该片涉及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地理人文知识、大自然未解之谜、太阳系天文万象、地球及古生物的进化发展、现代科技展望等等知识点,可以说这是一部活动的百科全书。

(五)推动“互联网+”手机科普产业

互联网、移动传媒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科学传播领域,知识的碎片化是公众获取科普知识的重要特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目前,手机作为大众消费的最大、最普遍的智能终端,以及手机聊天app的创新,使得即时通信交流稳固地成了中国网民应用率最高的方式,这为科普传播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性和廣泛的渠道。

(六)鼓励公众参与科普传播。

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引导、扶持和资助,更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参与科普活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科普书刊销量、捐赠、门票、众筹、收视率、点击率、口碑等都离不开公众的支持。科普文化产业像一棵大树,需要公众的培植,并使公众受益。科普工作应通过经常开展灵活多样的群众性和社会性的科普活动,鼓励社会各级各界的集体和个人积极为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科普内容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它的信息聚合机制也让用户在海量信息中有针对性地筛选自己所需的健康信息,从而能促进信息传播过程的优化。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新媒体具有的评论与转发机制,以及意见领袖的发声等对受众进行引导,将优质科普内容更精准地传递给用户,从而使信息传播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大力发展科普事业,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促进科普产业发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对于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意识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2018)新媒体背景下的科普传播对策研究(2019-81)】

【参考文献】

[1]春叶.那些难忘的经典国产动画片[J].阜宁日报,2017(12):29.

[2]郑永祺.探索科普传播新途径 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J].科协论坛,2016(11):38-39.

[3]李翠亭,崔慧玲,李志坤.河北科普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06):171-173.

[4]刘学芝.新媒体语境下医学科普传播探析[J].中国报业,2019(06):70-71.

猜你喜欢
传播科普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科普侠:古代历险 (八)
科普侠:古代历险(七)
走,找对策去!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