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外作业多元拓展策略分析

2020-04-14 04:48李苑娜
读天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数学

摘 要:课外作业不仅是数学教学课堂延伸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检测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掌握程度的首要手段,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因此如何设计和布置属于一种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应该把学生从机械的课堂作业中解救出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多元化的创新型作业,让学生也能作业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小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学习的队伍。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素养,取得进步。文章对于多元化课堂作业的影响和具体实施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外作业,多元化策略分析

在校园中教师是学生最直接面对的教育者,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课外作业也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重要的衡量。小学生的心性单纯、性格开朗、好奇心重、活泼好动,喜欢直接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性思维占据主导。所以说如何让学生避免做枯燥乏味的计算题和重复性的内容,加入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数学作业中,是我们教师应该注重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并且也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适量的减少作业,减轻小学生的负担。本文则就这方面进行了简单地叙述和探讨。

一、 数学课外作业多元拓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们每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数学老师们或多或少都会布置一定的作业,大部分学生都会根据老师的安排尽力按时完成作业,但是,随着学生们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加,以及很多学生因为留守问题而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监督,使得一部分学生出现了逃避课外作业的现象,他们为达目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简单举个例子例如告诉老师作业本忘在了家里或者直接抄袭同学的,对于这类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一)枯燥乏味、单一无趣

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設计问题过程中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作业内容缺乏创新过于单调:总是考前不断练题型、题中计算站主体,从作业要求时间而言:一般情况下都是限时完成,完成作业方式很单一: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是通过纸笔以书面形式呈现,就作业要求承担人而言,主求个人完成。这些毫无创新可言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降低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的甚至让学生们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二)重复性高、效率低

小学数学老师在设计问题作业环节,大都是按照课本采取按部就班的方式来设计作业,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相背离。学生们在做作业期间基本都是在背在算,而不是通过听、看、想象等,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只会感到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学生们就开始把作业当成了一种负担,使得作业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教学效率也被大打折扣。

(三)一刀切

小学数学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没有针对性,不管学生们的学习好与坏,也不管学生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是否在同一水平上,只管一律让学生们按时完成作业,会的要做,不会的也要硬坐。如此“一刀切”的形式,忽略了同学们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致使学生们形成了一个好学生不能及时学习新知识,差学生又不能及时消化旧知识的局面,这样显然不利于小学数学教育的长久发展。

二、 数学课外作业多元拓展策略

(一)将作业内容多元化,增加数学体验

多元化就是更加贴近生活,让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景相结合,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模拟情景中,学生们就会潜移默化地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有了更广的接触面,也可以更加灵活的应用学习到的知识理论,熟练掌握。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对数学课外作业进行拓展,加强课外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即增加了作业趣味性,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业形式,更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小数乘法时,就可以让学生保留购物的小票,让学生自己核算收款总额是否正确,来练习乘法知识。

(二)作业形式多元化,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业形式的多元化主要实施在作业完成主体的多元化和作业完成方式的多元化。作业完成主体是指完成作业的人员组成形式,分为独立完成性作业和合作完成性作业。独立完成性的作业形式是传统教育中最为普遍的作业布置形式,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不会对别人产生依赖性,有利于锻炼独立创新意识。但是独立完成性的作业形式也有一定的缺点,它限制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所以合作完成性作业形式弥补了这一缺陷,可以让学生们配合完成作业,既锻炼协作能力,也可以相互交流想法。作业完成方式的多元化体现在,教师可以既布置书面作业也布置实践型作业,两者结合,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就可以让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木棒搭建三角形,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帮助学生团建协作学习。

(三)作业布置层次多元化,让学生均衡发展

每个班里都有知识功底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知识漏洞进行查缺补漏,完善数学知识网络。数学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旦漏掉了某个环节的知识点,就很难进行往下的学习,所以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查缺补漏很重要,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对作业进行多元的层次划分,保证班级整体进步。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课外作业就要进行多元化的设计,数学老师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看待问题和考虑,在巩固学生学习内容的时候,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个性,帮助学生摆脱传统的机械重复的状态,设计更多的课外作业模式,提高课外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和选择,鼓励学生不断加深记忆和理解,体验更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外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探索问题的乐趣。同时也鼓励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培养出独立思考问题和团体合作的精神。帮助不同的学生取得不同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炳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优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106.

[2]冯桂群.优化数学课外作业设计 培育数学核心素养[J].辽宁教育,2019(7):55-58.

[3]樊翠萍.略论多元拓展让数学课外作业充满活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7-78.

作者简介:

李苑娜,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数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优化对策
关心
关心
我们爱数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单元复习: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新视角
数学课外作业的管理和落实探微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