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体育课程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进行变革,需要紧紧围绕体育课程的特征与体育教学实践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分析指出:核心素养在个体未来发展中至关重要,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模式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多元角度方面进行重构,在体育课程实践中需要从个体、学校和社会等多场域进行整合。
关键词:核心素养 体育课程模式 重构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813(2020)01(a)-0128-03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目标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我国在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践体系尚在探讨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当代体育课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判断,并提出建设“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目标[1]。新时代要做出回应就必须要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高校必须要将教育目标贯彻落实到自身的发展中,担负起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形成适合新时代的体育课程建构和范式。
2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模式的内涵界定
2.1 体育课程模式的内涵
“课程模式是按照一定课程设计理论和一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建立的、具有基本课程结构和特定育人功能的、用在特定条件下课程设置转换的组织形式”[2],也有些学者提出“课程模式是典型的以简约的方式表达的课程范式,这种课程范式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特定的课程功能,某类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3]。体育课程模式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并结合高校实际,在体育课程目标规约下,对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整体的把握与设计,从而形成独特的体育课程总体方案,是在大学体育实践过程中,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典型和稳定的课程范式,它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课程范式可以被称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4]。
2.2 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必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5]。体育核心素养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等方式获得与建构一系列对运动的认知,学习掌握运动技术及运动技能的动态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终身体育健康发展意识与能力以及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勇敢拼搏、团结合作、乐观自信等体育态度,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达到保持健康水平、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包含体育态度、体育运动实践及健康促进3个维度,具体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品质;运动认知、运动能力和体育专项技能;健康知识、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9个要素[6]。
2.3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模式的特征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体现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世界各国和地区也在探索核心素养体系,并在教育实践领域形成了各自的模式,对我国高校来说,也需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体育课程模式进行重新审视。
2.3.1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模式的多元维度
核心素养是具备多元维度的综合整体,涵盖体育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整合,在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展现出所需的行动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整体互动体系,其内涵比一般能力更为宽广,不仅具有相应的知识,还应体现在体育道德和健康智慧上的成熟,并能够担负起自我学习和终身体育的能力。
2.3.2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的多元功能
核心素养具备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功能。一方面,协助个人强身健体完成健康生活的自我实现;另一方面,在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有助于培育健全公民和世界公民,促进个人在多元复杂的情景中更有效地参与社会,促进社会凝聚发展,进而建立功能健全、运作良好的社会。
2.3.3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的多元场景
核心素养具有跨越各种学习领域的多元场景。体育核心素养的健康理念不仅关乎教育,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是体育教育的终端,还关乎家庭、社会、组织、职场等多个场域,体育知识、运动能力、体育态度跨越各种不同的多元社会场域边界,即便是在学校的学习阶段也要具备胜任多种角色的能力。
2.4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模式的重构分析
总结国际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相互关系发现:其一,核心素养与课程结合是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标准改革,其发展路径需要与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实践相互促进和发展;其二,核心素养与课程结合的方式需要根据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和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设来形成;其三,在课程中需要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核心素养体育课程模式的重构应从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角度审视和设立课程目标,将重心转向高阶认知素养和各种非认知素养的培育上[7]。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建构主要是从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
2.4.1 体育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重构
课程目标重构需要体现在体育态度、体育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3个方面,体育态度重点表达的是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的理性认识,进而积极、自觉、主动地参加各项运动及身体锻炼;体育运动实践以运动知识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载体而展开的,量身定制适合自身的专项技能和锻炼计划,在身体活动中塑造素养;健康促进表达的是获取健康知识(包括运动、营养、保健等),强调认知和行动合二为一,突出能力与习惯形影不离,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动。
(1)体育态度目标:养成积极乐观的体育生活态度,具有体育锻炼意识并逐步形成一种良性的体育锻炼习惯,体验运动的乐趣;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正确理解成功与失败,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具备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
(2)体育运动实践目标:系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达到强身健体的功能,能以多种角色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塑造健康的体格。
(3)健康促进目标:具备一定的健康营养和身体活动知识,能测试和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并能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及时准确感受外界条件的改变,正确调整自己的身心行为,塑造健康的品格。
2.4.2 体育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的重構
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内容要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知识到智慧”“从知识到态度”的转换,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理念,以体育态度培养作为“敲门砖”,以体育运动实践为基础,以健康促进为终极,将体育运动实践与健康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作为核心素养体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实践中将体育态度、体育精神、体育品质内化、吸收和运用。值得一提的是不管育人目标和教学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体育课程中的“身体活动”仍然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体育课程一旦脱离运动实践,那么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只会成为“无本之源”。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让学生“可学、可练、可操作”,构建“学练赛一体化”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从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练习,进而能够在体育竞赛中创造和表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代考,全面提升学生面对复杂情境、解决体育运动问题的综合能力。
2.4.3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评价的重构
核心素养理念的体育课程评价涉及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体育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等,同时还包括体育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因此需要以下3个方面进行转变。
(1)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程评价需要建立由学校、教师、家庭以及社会等共同参与的评价系统,并让学生也参与其中;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生与师”“生与生”等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在民主、平等的互动中深入了解和关注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习惯与体育能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真实状况,此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还能促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促进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职责。
(2)从“结果评价”到“过程干预”转变。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的评价要围绕“基于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了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而“指向人的体育核心素养”开展,其评价从“教”到“育”整合,包括从“知识到能力”的提升;从“部分到全部”的概括;从“阶段到发展”整合;依据“评价—诊断—干预”,重要的是采取干预措施,实现“结果评价”到“过程干预”的转变。
(3)从过分关注体育“分数”逐步转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
我国高校对学生体育学习过分强调以“运动成绩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体现出“竞技化”和“应试化”的特点,忽视对学生心理、道德、价值观、学习态度、创造力和学习力的评价,这对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有天赋的学生不用怎么努力也能达到优秀,有些学生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提高,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削弱了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体育课程的评价既要有显性指标,又要有学习力、德道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评价,其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反馈和激励,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模式重构的建议
3.1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教师教学的定位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模式中对教师的定位解决的是“如何教”的教育问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靠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控、教学设计和专业知识来引领的,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体育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中大胆突破,要明确体育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体育态度、体育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等目标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以体育态度为抓手,即“以情育人”,以体育运动实践为基础,即“以动塑身”,以健康促进为终极,即“以体育人”,真正实现“体”和“育”结合,促进“身”和“心”发展。
3.2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学生学习的定位
体育课程由于学时的限制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不断反复练习的过程,另一方面运动给人施加的影响也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因此需要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自觉建构,明确自身在体育课堂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自身的不足在何处、应该怎么办?学生要善于构建深度的学习环境,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质疑和发问,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在有意无意的情形下对运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和探讨,也会对体育运动的情感、态度等主观因素产生影响并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
3.3 核心素养体育课程社会的定位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通过参与体验体育的社会化作用和丰富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情感态度。主要以参赛、观赛、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围绕道德力、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持久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激情和体育生活化的能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为广阔的舞台,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的体育社会情感,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体育课程模式的重构涉及到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核心素养在个体未来发展中至关重要,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在课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必将带来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内容与形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Z].2017-10-18.
[2]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Z].2018-10-10.
[3] 郑晓明.关于课程模式的理论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1(2):27-31.
[4] 孙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模式重构的实践分析及建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2):73-76.
[5]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6] 顾雪兰.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科学,2018(1):215-217.
[7] 蔡清田.核心素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