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原则

2020-04-14 04:44李喜根张一木
对外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公众民众

李喜根 张一木

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判定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媒体的报道除了应按照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外,还应遵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原则。本文从国外媒体报道实践考察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原则,以期我国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有所借鉴。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报道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依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有学者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由健康威胁所引起的、在广泛地区对每个人具有迫在眉睫的危险或严重损害的事件。①由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以下特点:1.突发性、严重性、不寻常性和不可预测性。2000年以来,全球范围发生的多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埃博拉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无不具有突发和严重性,给全球带来极高的公共健康风险。2.影响规模空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公共卫生和健康的影响规模超出了事件暴发所在地区或国家的边界,对其他国家构成巨大的公共卫生风险。2019年底从武汉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到国外,引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响应机制。3.国际合作与协调需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依据世界卫生组織提出的建议调整各自的应对策略,展开国际合作,包括及时的信息共享、物资支援、国际抗疫合作等。

媒体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以突发新闻(breaking news)的形式发布,尽量做到快速反应、及时报道、准确叙述、实时更新。电视新闻对于突发事件的连续直播为公众提供不断更新的即时信息。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报道的深入,媒体会采用更详尽的报道形式,包括报纸的新闻特写(news feature)和电视新闻专题,提供有关事件的详细信息。例如2009年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对北美洲尤其是美国和墨西哥暴发的疫情除了通过突发新闻的形式快速报道外,还邀请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等医学机构专家,通过电视新闻专题等报道形式从不同角度说明疫情的来龙去脉、疫情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疫情措施的实施细节。

传统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以电视、报纸、广播为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和移动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中异军突起。但是媒体所具有的公信力使得主流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凸显其重要位置。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报道任务,成为民众依赖的主要信息来源。在主流媒体中,电视新闻承担着主要角色,包括事件初期的突发新闻报道、连续实时直播以及对后续事件发展的不断更新。主流媒体报道不再局限于使用传统的新闻发布渠道,而是充分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及时传播信息,例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网页和脸书账号都有新冠肺炎疫情的更新专栏。美国主流电视媒体与优兔等网络视频平台合作,同步直播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电视新闻和新闻专题。除了主流媒体,其他机构和自媒体以及个人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如推特、脸书和微博等发布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新进展,也为民众获取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开展信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原则

根据对国际主流媒体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践的观察,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媒体共同遵循的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原则。

第一,及时、公开、透明。“及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迅速响应,媒体工作者和媒体机构具备较强的感知事件的敏锐度和高效的执行力,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展开报道。国际主流媒体,例如CNN,一般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的短时间内立即启动新闻实时报道。“公开”指的是媒体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相关事实没有掩盖,没有保留,按照事实本身如实反映现实情况,例如事件的态势、公众面临的威胁、政府的应对措施等。“透明”指的是对事件具体细节的披露,使得公众对事件涉及的方方面面有具体的了解。例如,美国2003年年底流感的严重疫情成为全民关注的事态。当年由于事先预估不足,流感疫苗十分紧缺。美国主流媒体对于疫苗紧缺状况、政府做出的疫苗分配方案的决策和执行运作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跟踪报道,其中包括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自己先不打疫苗。围绕突发事件进行的报道,不仅要做到消息来源、报道内容、报道环节的公开透明,还要在信息真实准确的前提下,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时将对事态的报道和分析以最有效的报道方式传递给受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期,媒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及时发布新闻。在突发事件中期与后期,则要着眼于揭示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事态的发展、探讨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并实时报道方案执行进展。因此,在及时报道的前提下,事件初期报道更须遵循公开原则,即不掩盖事实的完整报道;中期和后期则强调报道的透明,即对事件细节和进程的真实披露。

第二,公共利益考量。不同社会制度下媒体的所有制和运作机制不同,但是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报道都需遵循一个共同原则,即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渠道服务于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民众的安危,因此媒体报道突发新闻时须有明确的公共利益考量。媒体要承担其社会责任,报道中需要关照公共利益,从公共利益出发通过及时发布信息为民众提供行动方向,为社会回应突发的灾难和威胁提供有效信息,以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民众的危害。因此,媒体不仅要为了公共利益及时发布有关事件的准确消息,而且要在新闻内容的取舍上把公共利益考量放在重要位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可能会涉及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利益或责任,媒体需遵循公开和公共利益原则,不因为事件涉及某个部门的利益或责任而有意掩盖事实。例如,2005年8月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等四个州受到飓风卡特里娜的袭击,新奥尔良市因为防洪堤决口,全市陷入汪洋之中。留在城里的居民在超级穹顶体育场避难,由于管理混乱,逾1.6万人生存环境极端恶劣,成为自然灾害以外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媒体记者深入灾区,报道美国国家应急体系的不足和灾后应对的混乱无序造成的严重公共卫生危害,使得美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解救灾民,舒缓由自然灾害带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民众的危害。

第三,科学审慎态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都包含巨大的健康风险,给社会各方面带来重大影响。媒体在报道民众面临的健康风险、疫情的防控方法、疾病的治疗方案,以及各种社会问题时需要秉持科学审慎的态度。科学指的是媒体不头脑发热,不人云亦云,依靠有资质的专家、以科学态度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问题。媒体依靠有公信力的专家及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报告。例如美国主流媒体对最近20年中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都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密切合作。媒体关于健康风险的报道和有关疫情防控的决策,都充分体现出有资质专家的重要作用。审慎指的是对疫情态势、疾病治疗方案以及疫情处理方式等,媒体不轻易下结论、尽可能提供全方位信息。例如有关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报道。2020年1月31日,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美国首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采用瑞德西韦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说明瑞德西韦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时展现出较好疗效,国内部分媒体,加上社交媒体立刻广泛传播瑞德西韦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命神药”的疗效。而美国主流媒体对于瑞德西韦疗效的报道,却强调该药尚未在任何国家获得批准上市,目前的试验是将瑞德西韦用于少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急症治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要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才能得到進一步验证。这样的审慎报道是为了避免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缺少特效药,而使得有关瑞德西韦疗效的报道对满怀期待的公众造成误导。

第四,社会信息主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时,民众在震惊、焦虑和不安之余,最需要了解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民众试图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而网络和社交媒体谣言和传言满天飞,使人难辨真假。主流媒体,因为其拥有的公信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初民众最需要了解信息时应该及时、准确、连续发布权威信息,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主导。信息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信息发布权威。主流媒体依靠其公信力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及时采访权威机构和专家,成为公众期待的可信信息的第一来源。记者深入抗疫第一线获得有关事件的重要信息,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及社交媒体让公众了解疫情、政府的防控措施以及个人需要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帮助公众消除因为疫情产生的恐惧和焦虑。2.抵消谣言和不实信息影响。针对谣言和流言,媒体通过对专家和有关权威人士的采访,提出针对健康危害和疫情防控的有科学依据的解释与说明,使得谣言和流言不再有市场。3.回答公众最关心的问题。2009年美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期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连线美国各地附属电视台,不断由各地电视台提出当地民众在防控流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邀请专家对民众的问题和疑虑及时给予解答。4.传达社会需求信息,促进社会各界的合作。媒体作为社会联系最为广泛的机构,通过发布社会需求信息,联系社会各界,实现资源共享,集中社会力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

第五,遵循新闻伦理。新闻伦理指的是记者报道新闻时需要遵循的规范,要求新闻报道信息准确、公正和完整、记者须行为正直。首先,记者要力求真实报道,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无误。明确指出信息来源,提供给公众充足的新闻信息使其能自主判断新闻的可信度。媒体要监督公权的使用,传达弱势群体的声音。其次,要保护可能受新闻报道负面影响的群众,保护受报道者的隐私,在维护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尽量避免新闻报道可能给被报道人造成的伤害。再次,公正处理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避免产生自身利益冲突;不能通过报道新闻给自己谋求利益,拒绝收受任何形式的礼物。避免因为个人利益而影响报道的公正独立性。最后,迅速回应公众有关报道准确性和客观性的质疑。承认新闻报道中的错误并及时修正。这些新闻伦理要求对于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适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新闻的准确无误有更高要求,媒体须向公众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以服务社会。媒体不仅要为弱小群体发声,还要保护可能在事件中受到伤害的民众。记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要处理好自身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不能利用工作便利为自己获取利益。根据报道的科学审慎态度,新闻报道应尽量避免出错。如有错误,媒体和记者须即刻修正,以减少错误信息给公众带来的误导。

第六,公正与平衡。公正与平衡的报道原则指的是,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给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以表达机会。公正与平衡是报道争议或冲突的基本原则。公正指的是,新闻报道给予争议或冲突双方以发表意见的机会。平衡指的是,新闻报道给予争议或冲突双方相等的篇幅或时间来表达主张。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对于新出现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突发疾病、医学界会有一个逐步认识和研究的过程,不同专家对于突发事件的理解与分析不尽相同。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尤其是讨论疫情的态势、疫情的防控措施和疾病的治疗方案时,要给有资质、有公信力但有不同意见的专家发表各自看法、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给公众提供多角度思考和认知的机会,也给政府等决策机构提供充分信息。通过充分表达和讨论,逐步形成有科学依据,有实践例证支持的防控疫情、治疗疾病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报道的平衡还体现在对疫情涉及的诸多方面以适当关照,例如,经济学者更关注突发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心理学学者侧重于研究突发事件对民众心灵造成的创伤。总之,各类媒体应当以公正与平衡的原则为前提,围绕突发事件带来的多方面影响,给受众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参考信息,帮助政府与民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出重大决策。

「注释」

①Parmet, W. E., & Mello, M. M. (2014). What is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1, 986-988. doi:10.1056/NEJMp1406167.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公众民众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
谁造成了不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