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组织员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重点

2020-04-13 02:57包涵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党员教育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摘要]“五四运动”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重要阶段。如今,高校组织员肩负着宣传党的思想、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的责任,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和五四时期相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因此,高校组织员主体应总结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经验,以史为鉴,剖析当今组织员、党员教育现状,进而明晰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重点,为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组织员;大学生;党员教育;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包涵(1981-),女,满族,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员。

[中图分类号] D26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3-0055-02

一、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重要历史阶段,因此,高校组织员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验,要有充分的认知,积极吸纳、借鉴,将其与现阶段的党员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用特定时代的话语对高校大学生展开党员教育工作。

(一)传播载体:用特定时代话语传播思想

五四时期,进步刊物与针砭时政的文章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载体,成为思想传播的重要阵地,涌现了诸如《每周评论》《晨报副业》《民国日报副刊》《少年中国》《国民》《新社会》《天津学生联合会报》《钱江评论》等400余种刊物,这些刊物承担着思想传播的使命,得益于其文章内容的时代性,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迅速、广泛的传播。白话文推广后,新型刊物注重话语的实际应用,用“思想受易于理解”的话语阐述观点,例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第一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虽然这篇文章存在着若干错误的观点,但是在当时国人对马克思主义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李大钊用阶级竞争为主线,将三大原理联络起来,用通俗的话语阐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所以这一著作依然是革命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科书。

(二)传播方式:积极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斗争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封建复古主义、胡适派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伪“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等当時流行的思潮进行了斗争,这些思想有的标榜“救国”“强国”,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比如胡适的“改良主义”,抛出了“问题与主义”的论调,武断而偏颇地为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既“方便”又“有用”的定义:“一切主义都是某地某时的有心人”,显然在他们的观念体系中,已经将马克思主义同化为那种不具备普遍真理的“主义”论调,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资产阶级改良”,这些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针对这些错误思潮,当时的共产主义者没有旁观,而是以一系列文章、公开演说等方式,有力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积极正名,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壮大。

二、当前高校组织员对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问题

(一)组织员党员教育内容的僵化刻板

高校大学生之所以会对党员教育内容有僵化、刻板的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传统党员教育形式僵化,单一话语输出的党课培训、思想汇报、学习交流,在某些方面并没有达到教育的精准输出,反而因其枯燥、不实用、口号式的话语内容,导致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抵触情绪,无形中还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在新媒体时代,微视频、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可以突破传统、单一视角接触思想教育,网络媒体话语的表达虚拟性、传播快捷性、信息海量性等特点,是传统党课、党会不能比拟的,因而能得到众多大学生的青睐,这也更凸显出传统党员教育形式的枯燥、僵化。

(二)转型期党员教育受多元思潮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多元主体利益需求产生了多元社会价值思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元社会思潮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造成网络舆情冲击主流舆论,这无疑使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难度系数逐渐增加。正如“五四运动”时期,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张东荪曾大力倡导“实业救国”,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兴实业”,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击一开始,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指出了问题的焦点不在于是否要“开发实业”、“增加富力”,因为这在“谈论社会主义的人,不但从来没有反对过,并且也认为必要。”如今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多元思潮挑战,致使组织员对大学生党员正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发困难。

三、新时期高校组织员教育的重点

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做好新时期高校组织员工作,要从内因、外因两方面着手,协同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首先深挖内因,找准自身定位,提升自身修养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其次从外部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把握,剖析大学生思想生成的理路与过程,以大学生党员乐于接受的鲜活案例作为沟通的桥梁,精确、高效的实施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

(一)找准自身定位:加强大思政队伍中自身修养

1、树立“大思政”背景下的协同育人理念

习近平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高校组织员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人员,却常常忽略自身育人角色,往往过分追求对党员教育的形式,因此组织员要重视自身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自己置于“大思政”背景中,找准自身在协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定位,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缺位”,加强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协同配合,积极沟通,共同备课,相互补充,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施纲要,避免因角色冲突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错位与重复。

2、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与党性修为提升

理论功底弱是高校组织员开展思想工作的一大障碍,只有彻底的理论传输,才能彻底说服学生,开展良好的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组织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对党员教育的内容、教育宣传方法,做一个整体而系统的理解,做到“以理服人”,“教化有道”。另一方面,由于组织员与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不同,相对于注重理论学术培育的专业课教师,组织员应该以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为基准,更加注重党性修为的提升,以实践工作为基石,不断进行提高。

(二)剖析错误思潮,加强与非主流思想的坚定斗争

纠正错误思潮,不仅要反对思潮表面,还要深挖其背后的组织构造。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之所以会反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五四运动”的前辈们忙于同胡适、梁启超、张东荪、黄凌霜等人作斗争,忙于从事工人运动而无暇顾及;另一方面则因为他们在评估新文化运动的成绩时,对反封建主义的成果估计过高,误以为封建复古主义已无市场,导致”五四运动“后没有形成一个本应进行的、针对封建复古主义的大规模反击战。当前是一个网络话语时代,针对当下某些“大V”在微博上倡导的“西方民主优于中国民主”的论调,组织员在进行党员教育时要深刻剖析,有力指出西方所谓“自由主义”的背后,是外国政治势力的渗透,让青年学生看清华丽外壳的同时,认清背后是丑陋的殖民面目;此外,组织员在考察青年党员思想时,面对大学生党员乐于追逐不良思想、思潮的现状,以及由此表现出的错误言行,不要简单地将其“标签化”处理,而是应当深刻揭示思潮背后的反动本质,晓之以理,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教育还可进一步地考察其入党动机,避免用刻板的理论话语“概以论之”。

(三)强化正面引领:用鲜活实例践行党员教育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迅速傳播,就是因为中国现代工业快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阶级运动发展态势良好,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具备了认识、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条件。当前组织员在对大学生进行党员教育和讲解党课时,不妨找一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一些巨大成就的案例,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国家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并以此作为有力的现实依据,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用和历史功绩,激发青年党员的时代担当,从而让高校组织员能够以党员教育内容的文本逻辑为基础,用鲜活的现代工业发展、生态改善等案例,作为历史视野,补充单一理论逻辑,让受教育者在接受党员教育之前,做好思想准备与接受准备,疏通大学生对党员教育的接受障碍,最终让高校组织员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J/OL].人民论坛·学术前沿.1-8[2019-05-08].https://doi.org/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8.002.

[2]李维武.五四运动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开启[J/OL].社会科学战线.1-15[2019-05-08].http://dg.aronip.com:8088/interlibSSO/goto/11/=jmr9bmjh9mds/kcms/detail/22.1002.C.20190429.1402.010.html.

[3]石仲泉,鞠俊俊.热话题与冷思考——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02):4-14.

[4]吴一凡.微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选择困境问题与破解[J].教育现代化,2018,5(24):97-99.

[5]袁玉鸣.加强“四个一”建设 抓好学员组织管理[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5(02):78-79.

[6]周艳萍.党校组织员怎样才能做好工作[J].湖湘论坛,1992(03):88-89.

猜你喜欢
党员教育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研究综述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