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男 王瑾
[摘要]作为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和本质的相通性。他们的价值契合主要体现在共产主义社会蓝图与“大同”社会理想模式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契合,正是这种契合性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外来文化,并在日后把它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契合
[作者简介]张亚男(1988-),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瑾(1989-),女,汉族,山东青州人,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A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3-0015-02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对宇宙、物质、生命、人性做了深刻的探索,并表现出了人类智慧的一致性。① 本文所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时间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时代而言的、本土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述的是狭义上的,即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创立的基本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一、共产主义社会蓝图与“大同”社会理想模式的契合
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创造了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一思想中他们为全人类指出了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马克思最早提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使这一社会理想变成实践的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这一著作的发表和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一伟大组织的建立。这一著作的发表和伟大组织的建立使得共产主义成为无产阶级以及这一阶级的政党的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生产力高度发达,没有私有制和阶级以及阶级压迫,因而也就無需国家和政党,在这样的社会里生产资料由社会成员共同占有,人们实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一直追求着“大同”社会。
中国从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开始,人民就开始了对“大同”社会的探索和追求。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对“大同”理想社会的文字描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大同”社会理想描绘成人人平等,人人相爱的社会。墨子的“兼爱”“尚同”思想比孟子在更多方面阐述了这种大同社会理想:“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②。
在这一时期集“大同”思想之大成者,当首推儒家著作《礼记·礼运》。它对“大同”理想社会作了十分详细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乎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在这一著作中的“大同”世界里,没有压榨、没有剥削,也没有压迫,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幸福的,财富是社会公有的,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物也能尽其用,个人与社会是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没有阶级和压迫,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是契合的。
中国社会到了近代,太平天国运动把中国人民对“大同”理想社会的追求推到了新的高潮。洪秀全对“大同”社会的描述更加具体和详细,最为不同和重要的是他将“大同”社会付诸了实践,虽然最后以失败结尾,但他的这种实践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国人,形成了中国人思想深处的一部分,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能被国人接受,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思想中的成分与中国“大同”理想社会具有相通性,以及太平天国在社会上形成的对后人的影响。在中国传统“大同”社会和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下,康有为在著作《大同书》中描绘了“大同”社会理想,在他的描述中,这是一个没有国家,没有私有制,所有的财产都归公共所有的社会。
“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虽然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但他们却不能等同,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准确把握了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力,只有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大同”社会理想主要是对社会具体问题进行描述,未能把握住生产力这一关键问题。二者虽然有着本质的差别,但中国人能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与他们之间的天然契合性是密不可分的。③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还表现在二者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虽然中国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有着层次上的差别,但二者在价值取向上是基本一致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主张以民众为国家之根本,发政施治以民众为标准和基础。④
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民本意识。《尚书·五子之歌》提出:“皇祖有训,民可敬,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祖辈们早就提出,对待民众一定要尊重,人民是立国的根本,只有人民稳定了,国家才会安宁。到了商代,统治者总结夏朝灭亡的原因,深深意识到了民的作用,还提出了保民、重民的观念,商汤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看到了民的重要政治作用。
周朝建立之初,周公从商朝的兴衰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天命不常、明德慎罚”的保民思想。他说:“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告诫群臣子弟,要谨慎从治,不要贪图享乐,还要体察民情,“知稼穑之艰难”。在周朝统治初期出现的明德保民思想表现了统治者对人民力量的重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在这一社会变革中,人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意识到,想要推翻一个旧政权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同样一个新政权的建立也必须依靠人民。看到人民巨大力量的思想家们纷纷提出了各种民本思想。孔子提出仁治,主张养民、教民为政治之首,并指出“苛政猛于虎”,认为君王对待民众要有同情之心、仁爱之心。孟子认为君王应该施行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诸掌上。”⑤强调君王应怀有恻隐之心,体恤百姓。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他认为民众、社稷、君主三者之间,民众最为重要,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社稷的兴亡、君主的安危,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与孟子的民心关乎社稷的发展是一致的,都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荀子也看到了民众的巨大力量,他说:“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与夏商时期相较,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们对民众的力量认识更加深刻,民本的思想也渐渐地明晰化,形成了相对理论化、系统化、哲理化的体系。
汉唐时期,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并付诸实践。西汉初年,贾谊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他认为人民能够决定国家的强弱和兴衰,从官员的选拔和农业的发展两个方面,针对各种情况和问题,提出了以民为本的各种具体应对措施。隋朝灭亡后,唐王李世民以史为鉴,深刻意识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治理国家期间,以民为本,爱护百姓,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形成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的局面。
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对国家和人民有了新的认识,并将中国民本思想推向了历史的高峰。他们延续传统的民本思想,重民、爱民、宽民,在传统的基础上,他们的思想又进一步深化,开始对君主权力的政治合法性、民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社会发展及变更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从而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最重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在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飞跃,正如列宁所说“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时期。”⑥
通过分析可知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民众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价值和方法上存在着契合的因子,在中国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现实基础上,二者发生了现代性的“融合互动”,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虽在多个方面存在相通性,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之处只是形似,不能简单的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并指导人们的实践。只有在享受契合带来的优势的同时,注意克服建立在数千年封建制度基础之上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缺陷和不足,才能更好的用马克思主義指导实践。
[注释]
①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②林存光,化涛.大爱无疆《墨子》[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0.
③关志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同”社会基础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52.
④祁程,郑忆石.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及其变革[J].理论学刊,2012(4):87.
⑤孟子·公孙丑(上).
⑥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