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华 何 佳 袁江月 芮 蓬 刘锡铭
(1.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2. 洛阳市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023)
红薯叶有促进新陈代谢、抗氧化、抗肿瘤、抑制病菌等保健功能,氨基酸模式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基本一致[1]。目前有关红薯叶功能性成分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多,如傅莉等[2]研究发现,红薯叶黄酮能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的免疫能力;徐龙权等[3]研究发现,红薯叶多糖对细菌的抑制能力大于苯甲酸钠;吴忆微等[4]表明,红薯叶功效成分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中国红薯叶产量大,却因其储存性差,易腐烂,目前主要以鲜食为主,仅有红薯叶粗粮馒头[5]、保健饮料[6]、保健醋[7]等少数几种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红薯叶深加工技术和工业化生产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酸菜是中国传统的发酵制品,在微生物作用及一系列生化反应下,呈现特有的口感和风味,货架期较长[8]。目前已有胡萝卜、甘蓝、白菜等30多种风味酸菜[9],但是有关红薯叶酸菜的研究鲜有报道。传统发酵酸菜由于大量杂菌生长繁殖,常常存在亚硝酸盐含量高、发酵时间长及品质不稳定等突出问题[10]。而众多研究表明,接种发酵方式能够解决上述难题,吴映明等[11]研究发现,接种乳酸菌发酵泡菜能明显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崔松林等[12]研究发现,接种嗜酸乳杆菌发酵白菜能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品安全性。但是有关乳酸菌发酵红薯叶及其酸菜品质的研究鲜有报道。试验拟以红薯叶为原料,基于传统发酵酸菜,接种不同乳酸菌进行强化发酵,以期为红薯叶的再利用和规模化加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1.1.1 材料与试剂
红薯叶: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红薯实验田;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HZLp-005)、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HZLr-023)、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HZLa-008):实验室保藏;
食用盐:河南洛阳大张实业超市;
果葡糖浆:F55,商丘市饮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硝酸钾:基准试剂,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亚硝酸钠:基准试剂,上海市化学试剂一厂;
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型,天津四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42种游离氨基酸标样:德国曼默博尔公司;
MRS培养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5-二硝基水杨酸:化学纯,上海强顺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N-1-萘乙二胺盐酸盐:分析纯,天津市光伏精细化工研究所;
无水乙醇、亚铁氰化钾:分析纯,天津市德恩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乙酸锌: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1.1.2 主要仪器设备
电热恒温水浴锅:HH-S4型,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
生化培养箱:SPX-250型,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公司;
高速冷冻离心机:TGL-16M型,上海卢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分光光度计:UV-2100型,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食品物性分析仪:TA.XT Epress Enhanced型,英国SMS公司;
超声清洗仪:KQ-500DE型,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旋转蒸发仪:RE 52-86A型,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全自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A300型,德国曼默博尔公司。
1.2.1 菌种活化与扩培 将前期试验确定的3种乳酸菌分别置于MRS液体培养基中活化,37 ℃静止培养18 h,将活化好的菌悬液分别按1∶10扩大培养18 h。
1.2.2 红薯叶酸菜的发酵 红薯叶清洗、入坛,以坛内总体积计,植物乳杆菌组、嗜酸乳杆菌组、鼠李糖乳杆菌组、混合乳酸菌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2∶3∶2)4个乳酸菌强化发酵处理组分别加入2%乳酸菌菌悬液、0.8%果葡糖浆和2%食盐,以只加2%食盐为自然发酵对照组。加水至满坛,密封,25 ℃发酵10 d。
1.2.3 食盐的添加量 前期试验中,在相同食盐浓度下4个处理组发酵终点时的酸菜pH值差异不显著,但混合乳酸菌组乳酸含量较高。故以混合乳酸菌为发酵菌种,考察发酵过程中食盐量对乳酸菌发酵红薯叶酸菜的影响。试验具体步骤:在装有待发酵红薯叶的菜坛中加入2%的混合乳酸菌菌悬液和0.8%的果葡糖浆,设3个食盐添加组,添加量分别为2%,4%,8%,25 ℃强化发酵5 d。
1.2.4 乳酸含量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
1.2.5 亚硝酸盐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法[13],标准曲线方程为y=0.738 8x-0.001 4,相关系数R2=0.999 2。
1.2.6 硝酸盐的测定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14],标准曲线方程为y=0.238 1x-0.007 8,相关系数R2=0.999 6。
1.2.7 可溶性多糖含量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法[15],葡萄糖标准曲线方程为y=0.930 2x-0.049 3,相关系数R2=0.995 5。
1.2.8 剪切测试 参照刘刚等[16]的方法,采用刀片探头(AMORS型),测前速度1 mm/s,测试速度1 mm/s,测后速度1 mm/s,剪切距离8 mm,触发力5.0 g,切到样品断开,得到红薯叶被切断时的硬度、咀嚼性和紧实度等指标。
1.2.9 游离氨基酸的提取 强酸型阳离子树脂交换法[17]。取1.00 g红薯叶粉末置于锥形瓶,加蒸馏水50 mL,超声1 h,取出后加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溶液,70 ℃ 水浴15 min,降温过滤得粗提液,将粗提液浓缩后缓慢流入处理好的树脂柱,先用蒸馏水冲洗后用80%乙醇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最后用4 mol/L氨水洗脱,收集洗脱液,65 ℃旋转蒸发,浓缩洗脱液至一定体积,收集样液备用。
1.2.10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量 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HPCEC)—柱后茚三酮衍生化法[18]。进样量20 μL,柱温40 ℃,反应器温度70 ℃,茚三酮溶液流速180 μL/min。
为确保发酵顺利进行,中国传统酸菜的食盐添加量较高,为2%~10%[19],大量添加食盐虽可抑制杂菌污染,但大大减缓发酵进程,同时食盐量过高对健康不利。从图1可看出,食盐含量越低,pH下降越快,越早降至最低pH值。食盐量2%的酸菜pH下降速率更快,pH值始终低于食盐量4%和8%。原因是较高的食盐量抑制乳酸菌活性,影响乳酸生成,而pH值是判断发酵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pH快速降低对防止杂菌污染至关重要。因此,考虑乳酸菌迅速产酸和低盐饮食理念,以及酸菜的品质,选择食盐量为2%进行后续研究。
图1 食盐含量对酸菜pH影响
据报道,酸菜成熟pH在3.0~4.0[20],其乳酸含量为6~8 g/kg时口感最佳[21]。从图2可看出,乳酸菌强化发酵酸菜pH下降速率比自然发酵要快,第1天pH值降至3.1~3.5,第10天pH值基本稳定在3.05~3.22,混菌发酵pH下降最快,最先接近发酵终点,而自然发酵pH第4天才降到3.5,第10天pH为3.35。从图3可看出,乳酸菌强化发酵产酸快,乳酸含量高于自然发酵。第10天,混菌发酵乳酸含量为6.19 mg/g,单菌发酵在5.25~5.40 mg/g,而自然发酵乳酸含量为4.75 mg/g。由此判断,第10天时混菌发酵红薯叶酸菜成熟,而单菌发酵和自然发酵均未成熟。可能原因是植物乳杆菌产酸能力强,在短时间内成为优势菌种,整个发酵过程占主导地位[22],嗜酸乳杆菌产酸快,并且耐酸能力强,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初期产酸慢,但其耐酸能力强,在发酵中后期产酸量大,而自然发酵存在大量杂菌,乳酸菌含量少且产酸能力弱。试验结果与黄慧福等[23]研究富源酸菜的结果相似。以上结果表明,乳酸菌强化发酵过程中发酵启动快,乳酸增加快,pH下降迅速,混菌发酵可以缩短时间,提高酸菜的安全性。
亚硝酸盐是酸菜发酵过程中常见产物,是亚硝胺合成的前体物,而接种乳酸菌能够减少亚硝酸盐产生。从图4可看出,在第18 h,植物乳杆菌组、嗜酸乳杆菌组、鼠李糖乳杆菌组和混菌组出现“亚硝峰”,峰值分别为16.98,12.87,16.86,11.85 μg/mL,均低于食品安全标准(20 mg/kg)。而自然组“亚硝峰”出现较晚,且峰值是强化发酵的6~14倍。在第120 h,强化发酵亚硝酸盐含量在0.29~0.45 μg/mL,低于绿色腌制食品亚硝酸盐含量(4 mg/kg)。从图5可看出,在第18 h,强化发酵酸菜中硝酸盐有短暂回升,然后快速下降并趋于平缓,而自然发酵持续下降并趋于平缓。可能原因是发酵初期大量杂菌活性较高,使硝酸盐逐渐被还原,而乳酸菌不含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不能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24],且其快速产酸能有效抑制还原菌生长。因此,整个发酵过程,强化发酵硝酸盐含量高于自然发酵,而混菌发酵硝酸盐变化与单菌发酵无明显差异。
图2 不同乳酸菌对酸菜pH影响
图3 不同乳酸菌对乳酸含量的影响
图4 不同乳酸菌对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图5 不同乳酸菌对酸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张志国等[25]研究香椿泡菜发现,植物乳杆菌对亚硝酸盐起到阻断作用,能够降低发酵过程的“亚硝峰”,与试验研究相似;Park等[26]研究发现乳酸菌在各泡菜类型降解亚硝酸盐发挥重要作用。Yan等[27]研究表明,乳酸菌能使泡菜中硝酸盐还原菌明显减少,并确定阴沟肠杆菌是主要硝酸盐还原菌。以上结果表明,乳酸菌强化发酵能将亚硝酸盐控制到最低,混菌发酵对亚硝酸盐的抑制强于单菌发酵(P<0.05),能保障红薯叶酸菜食用安全。
红薯叶中多糖含量高于其他蔬菜,是天然保健产物。从图6看出,随着发酵进行,单菌发酵红薯叶多糖含量先迅速减少后缓慢回升至平缓,混菌发酵缓慢下降至平缓,而自然发酵先迅速增加至最高,后快速下降至最低,接着缓慢上升至平稳。第10天,各组多糖含量均保持稳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组25.15 mg/g、嗜酸乳杆菌组27.61 mg/g、鼠李糖乳杆菌组26.88 mg/g,混菌组22.90 mg/g和自然组15.62 mg/g。乳酸菌强化发酵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都明显高于自然发酵,且差异显著(P<0.05)。可能是自然发酵中微生物分泌的酶类部分分解纤维素,其在初期对糖的利用速率较低[28],随着乳酸大量增加,酶的产生及活性受到抑制,纤维素分解过程被阻断。而乳酸菌不具备分解纤维素的酶系统,不会破坏植物细胞组织,因此,乳酸菌强化发酵多糖含量不会上升。以上结果表明,乳酸菌强化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阻遏了杂菌对多糖的分解利用,较之自然发酵,降低了多糖的损失率。
图6 不同乳酸菌对红薯叶多糖的影响
氨基酸的种类越多其功能越齐全。从表1可看出,无论强化发酵还是自然发酵均能增加产品中氨基酸含量。混菌组有24种氨基酸,比自然组多4种,比鼠李糖乳杆菌组多3种,仅在混菌组和鼠李糖乳杆菌组检测到所有必需氨基酸,且混菌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1 561.72 μg/g)高于鼠李糖乳杆菌组(1 544.58 μg/g),占其氨基酸总量的31.82%,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505.53 μg/g),其次是缬氨酸(466.12 μg/g),含量最少的是赖氨酸(13.72 μg/g)。Kim等[29]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和抗抑郁等多种生理活性,混菌组γ-氨基丁酸含量(278.23 μg/g)高于各单菌组。谷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是酸菜中常见的呈鲜味物质[30],混菌组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最多,分别为596.94,361.70 μg/g,占氨基酸总量的12.21%,7.40%,仅天冬氨酸含量略低(332.79 μg/g)。
以上结果表明,乳酸菌强化发酵对红薯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种类有显著影响(P<0.05),混菌发酵氨基酸种类更均衡,更符合饮食健康标准。
从图7可看出,混菌发酵红薯叶硬度呈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单菌发酵增加后又减少,而自然发酵波动较大,发酵终点,混菌组硬度为685.94 g,大于其他4组;从图8可看出,5组红薯叶咀嚼性快速增加并趋于稳定,发酵终点,混菌组咀嚼性为3 178 g·s,各单菌组咀嚼性在3 020~3 061 g·s,而自然组最低(2 940 g·s);从图9可看出,各组红薯叶紧实度不同程度的降低,发酵终点,混菌组红薯叶紧实度为169.78 g·s,各单菌组在135.06~162.43 g·s,而自然组最低(124.52 g·s)。发酵过程中,红薯叶紧实度变化趋势与硬度和咀嚼性变化趋势不同,可能原因是红薯叶细胞间层原果胶被水解,丧失粘连细胞的作用,导致紧实度降低,而细胞膨压减小后又恢复[31],且纤维素未被分解,使剪切硬度和咀嚼性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乳酸菌强化发酵能够改变红薯叶组织状态,使红薯叶柔软有韧性,混菌发酵对红薯叶硬度、咀嚼性和紧实度等影响明显大于单菌发酵(P<0.05)。
表1 不同样品的氨基酸含量比较†
† 同行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低于检出限;“*”表示必需氨基酸。
图7 不同乳酸菌对红薯叶硬度的影响
图8 不同乳酸菌对红薯叶咀嚼性的影响
图9 不同乳酸菌对红薯叶紧实度的影响
(1) 在25 ℃、食盐量2%条件下,红薯叶混菌发酵乳酸含量最高(6.19 mg/g),“亚硝峰”峰值最低(11.85 μg/mL),发酵终点亚硝酸盐含量最低(0.29 μg/mL),多糖含量(22.90 mg/g)与单菌发酵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时间短,产率高。混菌发酵氨基酸种类最多,其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1 561.72 μg/g),占总氨基酸的31.82%,谷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等呈风味氨基酸最丰富。
(2) 乳酸菌强化发酵红薯叶质地柔软坚韧,混菌发酵红薯叶硬度(685.94 g)、咀嚼性(3 178 g·s)和紧实度(169.78 g·s)均最大,可以作为评定红薯叶质构特性的参考。
(3) 后续试验需中试发酵和保藏性研究,对混菌发酵红薯叶进行感官评定、亚硝酸盐检测、挥发性成分分析,以及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等)的动态变化分析,研究出营养丰富,安全健康,口感独特的红薯叶酸菜,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