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2020-04-12 02:44冯少玲豆海湛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验教学生活教学

冯少玲 豆海湛

摘 要:体验教学是基于生命的教学,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是在自由、开放的教学情景和关系中,师生以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达成主体生命的知识与意义的建构。体验教学打开了生活的全新视角,彰显了“教育就是生活体验”的理念,是最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教学——体验教学呼唤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学生的亲历实践。

关键词:体验教学;学生经验;生活教学

体验,也叫体会。与经验不同,它不仅重视主体的心理结构,而且在经验的基础上更注重主客体合一的动态建构。体验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机会,还原或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活动。体验教学打开了全新视角,彰显了“教育就是生活体验”的理念,是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教学。基于此,笔者对“体验教学”进行了反思与探索。

一、体验教学呼唤教育回归生活

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就教育本质问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的观点。在杜威看来,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仅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则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从中外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来看,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两者密切联系,彼此依存,和谐统一。体验教学提出“教育就是生活体验”的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思想渊源。

然而,关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传统教学是脱节的。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难以体现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体验教学認为,教育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外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教育不是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教育要体现人文性、生活性、社会性。体验教学呼唤教育回归生活,教育应与生活整合,体现生活性。学生在玩、交谈、观察、操作、体验,都是在接受教育。生活充满了艺术、道德、科学。学生要善于在社会当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在校内外、在生活当中都要给予相应的引导,使之在生活中学到更多在课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例如:在我校数学组的行动研究活动中,余丽英老师执教了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在教学的关键环节,对于“长方体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余老师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长方体的特点。余老师也没有强加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而是由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法。余老师不仅把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且方法多样,体现了课堂学习方式的开放性。在汇报环节,当学生已经知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时,余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分组:“如果让你把12条棱进行分组的话,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说出多种分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师就要善于发挥主导作用,有效组织与调控整个活动过程,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教育要回归生活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其最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生活包括过去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想象中的未来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快乐园地,而社会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广阔天地。体验教学,是新课改的生动演绎。

二、体验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现实生活、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为旨归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是学生生存状态的积极展现、不断充盈和丰富的过程,是引导他们不断超越、提升现有生存状态以及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为美好和更符合人性的可能生活的过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打通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建构完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及实现教学重建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在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生活格调上的提升,不仅使他们学会学习,更要学会过美好的生活。这种教学思想,正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体现。

然而,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学逐渐远离学生生活,导致教学教条化、模式化和静止化。体验教学恰恰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这是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体验教学激发学生生气勃勃的精神,不断充盈和丰富他们的现实生活,使他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在此基础上,体验教学还充分发挥对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价值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不断地超越现实生活世界,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

例如: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的主题是“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将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为了上好这节习作指导课,我校吴老师的设计非常巧妙,让紧扣“我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一主题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结合学校刚刚结束的秋游研学活动,在秋游前设计好活动方案,制定好观察表,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并初试身手写一写。在课堂伊始,吴老师便出示大量秋游研学的图片和视频,再现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体验情感。接着,与学生交流并总结观察的方法,再结合课本例文,与学生共同探究如何才能写好本次习作。最后,出示学生初试身手时所写的作文,评议出优缺点和需注意的事项,再让学生动笔写一个片段。本课充分彰显了活动体验教学的理念,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根基。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与意义为目的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必须首先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改善学生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课堂教学是否把学生的快乐、幸福、自尊、纯真和活泼作为人之权利的一部分而加以尊重,并且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这是涉及课堂教学是否“人道”、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根本性问题。

三、体验教学重视学生的亲历实践

成功的教学活动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生的学习收获不仅仅是将前人成功的经验或科学知识简单地“拿来”,而是一个基于学生身心体验,师生共同作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获得应有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经验以及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能力和技巧的过程。以往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学习变得被动,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其最终结果是压抑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东西——创造性。因此,教学实践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自然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适应和生存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体验教学倡导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到社会切身体验和感悟生活。亲历实践体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查阅资料、调查、访谈、实验、设计、制作、观摩、比赛、家庭劳动等。这些体验形式无疑为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感悟自我、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了解自然、关爱生命,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等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和平台。但任何一种体验活动的有质量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学生的体验机会,要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亲历实践和生命体验中健康成长。

例如:在教学科学课《保护人类的家园》时,一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垃圾填埋场,在距离垃圾场很远的地方,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学生纷纷捂住鼻子。这样的教育如此直接。在学生有了深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便说:“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自己的家园,那我们将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这是一堂多么生动的社会课堂教育。

学生来自于社會,并最终服务于社会。因此,教学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验教学重视学生的亲历实践,让教育变得富有活力和意义。让学生亲历实践,就要解放学生的身心,放手让学生行动。

综上所述,基于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把体验教学的理念定位为“教育就是生活体验”。有了恰当定位的体验教学,课堂将异彩纷呈,让教师挥洒自如,让学生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诸旸.教育就是生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02).

[2]张天宝.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7(03).

[3]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学,湛江524000)

猜你喜欢
体验教学生活教学
试论中职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抓住方法,实施体验教学
如何借助生活教学来增加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优化体验教学,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联系生活,尽显初中化学教学无限魅力
初中英语课堂中体验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
体验教学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做好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