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艳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师传播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渠道,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探究数学奥秘的主要平台。如何增强小学生数学课堂的体验是新课改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增强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课堂体验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趣味教学
小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阶段,而数学作为一切理科的基础,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增强小学生数学课堂的体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引起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1 增强小学生数学课堂体验的必要性
数学是一门庞大的科学体系,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大多数学生接触、了解和学习数学的开端,是学生人生中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具体而言,数学知识的运用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而数学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虽然不容易被发现和察觉,但其作用却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而目前,小学生数学课堂出现了诸如课堂杂乱无秩序、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还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解决问题,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探索增强小学生数学课堂体验的策略十分有必要。
2 增强小学生数学课堂体验的策略
2.1 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小学数学课堂一直延续着传统教学模式。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要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浮出水面。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传授知识时容易“满堂灌”,而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课堂上,注意力也不可能长时间集中,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厌倦、抵触的情绪。这样尽管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但从根本上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缺失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怀。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与“学”里来。
如在教学“异分母相加减”一课前,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同分母相加减”以及“通分”,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为自主学习做充分准备。上课时教师随机挑选学生,让其按照自己的方式讲解这类题目,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针对题“”,有的学生在讲解时,先变换通分再计算,如“因为,所以”。但在这类题中经常会有学生受到分母的影响,进行这样错误的计算:“”。学生会因为只看到数字分母的特点,没有注意到运算顺序,而做出错误的计算。所以,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其他学生一起认真聆听,留意学生讲解过程中的问题、未讲到或者有问题的重点难点。
在学生讲解完毕后,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色的地方予以鼓励;对错误不当的地方给予及时纠正。开展自主学习,不仅能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还能活跃班级的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明确自己“主人翁”的位置,有利于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课堂“教”与“学”的参与度,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2.2 构建适当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數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构建适当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有用的,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当增加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向学生解释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时,教师可以构建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生活场景。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为了充分帮助学生理解“行和列”“几个”和“第几个”这些概念,教师可先构建一个学生平时做广播体操站成方阵时的场景,明确规则并提出问题:“数对(2,1)中2表示从左往右数第2列,1表示从前往后数第1行,那么第2列第5位同学是谁呢?用数对怎么表示呢?”,在活动中反复向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提问内容也可以是:“你是第几行,第几列的第几个同学?第2列有几个同学?第3行第2列的同学是谁?”“大家看一下这两组数对(2,5)(5,2),同样有数字2和5,为什么表示的位置却不同呢?”以游戏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重复回答老师的问题,事实上就是体验教学,有利于不断巩固学生的学习认知,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效体现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结合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教材内容、高频考点等综合考虑,构建适当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磨刀不误砍柴工。此外,在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时候,不妨放慢教学速度,多用不同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2.3 适时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合作
“合作使人进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交流合作亦是如此。与学生交流发现,小学数学课堂经常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教师讲解的解题思路不可能与学生完全相同。但学生因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可能导致自身错误的做法或者思路没有被纠正,而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要适时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合作。
针对“鸡兔同笼”的问题,如“现有一个笼子,里面有鸡和兔子若干只,数一数,共有头14个,腿38条,求兔子和鸡的数量”,学生常用假设法分析:假设全部是兔子,则有14×4=56条腿,比实际多56-38=18只,一只兔子变成一只鸡减少2条腿,18÷2=9只,所以需要9只兔子变成鸡,即鸡为9只,兔子为14-9=5只。还有学生会使用“方程法”:设鸡的数量为只,则兔子有(14-)只,腿有2+4(14-)=38条,解出=9,所以有鸡9只,兔子14-9=5只。还有学生会用“列表法”“画图法”等方法。学生的解题办法多种多样,所以教师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讨论,或者自己为学生答疑解惑。开展小组交流合作,不仅可以有效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还能够升华学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4 营造良好氛围,进行鼓励式教学
学生某一科目的学习情况和授课教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个班的整体学习氛围与学习成绩会因为某一科授课教师的变化而发生极大的改变。可见,教师在提升教学方面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受学生喜欢,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
首先,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巧借课前导入语,诱使学生自觉融入课堂。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是融合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教学气氛,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五年级讲完“因数与倍数”进入下一个章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第一课时,教师可以加这样的导入语:“前面所学的内容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和它们关系不大,只要每个人认真投入,都可以轻松掌握。”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想要变优秀的心,而这样的引入语,可以吸引部分游离课堂的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觉得还有机会赶上,从而慢慢融入课堂。
其次,教师还要注意适时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其批评学生不好的行为,不如夸赞学生做得好、做得巧妙的地方。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質量为吨级的物品。当有学生回答出“小汽车”“大象”时,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而在学生遇到较为困难的应用题时,教师要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学生一步步地探讨未知的数学奥秘。教师的适时鼓励能给学生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才能真正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体验,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实际上,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根本是学生能否从数学学习中得到良好的体验;而高效课堂的前提是教师能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更深的理解。增强小学学生的数学课堂体验,就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地提升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获得感与满足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技巧得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体验教学课堂构建的理论指导之下,通过合理利用影响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的各种因素,让数学体验课堂的功能更符合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彦霞.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之我见[J].学周刊,2020(20).
[2]李守英.浅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如何构建[J].科技风,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