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学网课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

2020-04-12 11:27谭杨
文教资料 2020年28期
关键词:管理学德育

谭杨

摘   要: 根据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防控攻坚战的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及时做出了各大中小学延期开学的决定,启动了停课不停学的活动。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开展了线上课程教学,高职管理学便是其中之一。德育课是开展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要在理论课程中融入德育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高尚情操的学生。本文以管理学课程为操作实例,剖析新环境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一些尝试性、实践性的做法。

关键词: 五年高职   管理学   德育

高职管理学课程是一门面向高职学生,以培养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为目标,重视基层技能实务的课程,拥有精品资源,为本课的在线教学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本次停课不停学使得全国网课在线教育进程全面加速,仓促上架,在线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填补了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接受优质教育可能性的沟壑,使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跨地域远距离地交流学习,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了教育公平。突然变化的教育表现形式,促成教学新生态出现,在线教育传授知识却无法育人的弊端日趋体现,在管理学课程的网络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日趋凸显。

一、在高职网课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任课教师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五年高职德育教学中,教学模式基本以专业课程面目出现,偏功利化,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修正,在特殊时期德育教育主备不足的情况下,“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式德育、启发式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以德为先,传统教育中德育教育过于强调班主任工作、学生工作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忽视和学生接触时间更长的任课教师的作用,其实德育与课程教师关系密切,课程教学应融入德育教育。

(二)信息化时代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与信息化世界联系紧密,高职学生与互联网相伴成长,是信息化时代造就的一代人,他们从小接触电脑、电子游戏、平板电脑及手机,没有离开过信息化的世界,根据参与本次网课的高职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他们在学习、经济、娱乐和社交等方面都对社交媒体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高职学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没有明显界限,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多发生交叉,出现更多德育教育盲点与荒原,网络社交的多元化发展使传统德育教育收效甚微,影响愈发不明显,高职学生的信息化生活特点呼唤着融入课程的德育教育。

以往的德育教育,注入式多,不易接受。疫情防控,使网课系统仓促上线,也带来新的机遇。借助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可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

管理学专业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学生时期的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以后走上职业岗位时具备的道德。管理学课程面对的是高年级的高职学生,这样的高职学生面临职场,对职场的认识比较模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本课旨在培养更优秀、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管理理论水平且有更高情操德行的基层管理适任者。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三)特殊教育环境特殊时间点。

1.由新情况带来的新问题决定

在线学习虽然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跨区域的学习、远距离的交流、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了便捷,但仅变换教学表现方式并不能突破以往思维模式,消除在线教育育人功能缺失的弊端。加速出现的在线学习正在形成新的教育生态、新的教育系统,需要新的操作代替块状化的德育教育模块,形成更具有实用性的、更易于操作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2.由高职学生在网课授课中呈现出的特质决定

面对疫情对生命的威胁,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相应变化,对工作成就的高期望,被对他人及健康和福祉的关心取代,导致了人性新形态的浮现。高职学生在网课授课中呈现出的特质必然受到这种人性新形态的影响。

(1)高职学生学习受到的影响

在家授课使班主任成为虚拟的背景式“在场”而非德育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只通过凝视或者开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显然是不够的,新的网课环境要求进行融入式德育,补足虚拟网络课程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短板。

(2)高职学生生活受到的影响

上网课带来的主要问题既不是技术问题,又不是课程问题,而是社会学问题。教学的核心不能简化为完全机械化的过程,取决于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共同行动。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技术,应基于“共同行动”进行基本社会实践。

教育学者过去二十多年的研究证明,线上教育质量远不如课堂教育,因为学校的学习氛围、环境结构、教学资源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线上教育无法取代的。失去了学校的教育环境,教师教育成为旁观式教育和旁观式参与,对学生生活的参与不足,使学生很难进入学习情境,对学生的关怀仅限于教学的机械化过程,不关注学生社会化学习、家庭化学习带来的情境进入困难、难以形成学习氛围等新的干扰与困惑,显然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行为。

(3)高職学生心理受到影响

本次新冠疫情带来的压力并非学生和学校的压力,也并非学生不适应网课带来的压力,而是对社会、对家长、对每个家庭带来的全方位的压力,影响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家庭收入减少,已经影响一部分人的生计,学生和家庭出现各种心理和精神问题是可以预见的,是必然的。融入德育教育,加强沟通能帮助舒缓这部分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加强课程教学外的沟通,使任课教师的任务多元化,能比较容易地在学生群体中找出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助力克服困难,有利于国家、社会、家庭与学生本人发展。

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适宜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接受德育教育,这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同时高职学生需要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中接受德育教育。

二、在高职网课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注意点

(一)教师需自肃正身。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应把本来传授知识进行德育教育的时间用来推荐明星,不能疏导学生的情绪,不能指正学生的错误,无法满足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这种网课失败案例,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进行融入式德育教育的前提,是自肃自省自身,其身不正一切无从谈起,切忌公私不分。

即使离开了学校的情境,教师还是在教学,还在面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

(二)尊重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在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有顺序、有层次地逐步融入德育教育。对任课教师而言,并非放弃专业知识学习,相反,应该在吃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思想,掌握教材真实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网课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一环,要端正学生对于网课的认知,防止出现点更点卯、出时不出力等情况,及时反馈,把课堂教学知识学习落到实处。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注意德育方式方法。

网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影响,教师的课堂管理受到了挑战,这是时代对所有教师提出的挑战,挑战的背后往往有着机遇。新时代的学生更依赖网络,教师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对于德育教育是一种利好,教师应善用互联网技术,以平等和蔼的态度面对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多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打造更加正面积极的学生人格。

在教育教学方法与途径选择方面,鉴于网课的新情况有必要基于案例翻转课堂,基于案例可增强针对性和趣味性,翻转课堂顺应网课的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线上学习学生的参与度普遍低于普通课堂教学,应注意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善用技术,不被时空束缚,引导学生碎片化学习,注重课后辅导工作,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

三、结语

虽然疫情防控期间全国网课仓促上线,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网课还是向我们展示了教育更多的未来与可能性,搞好网课课程建设,融入德育教育,将与社会越来越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赵晓蓉.关于在技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173.

[2]代聪,刘长奥,曾昱,王兴,余姿.在线平台网络课程的問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J].农家参谋,2020(15):191.

[3]周冠祥.中职班主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2):270-271.

[4]马毅,姜佳杞.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22-23.

[5]刘玉颖,陈梅.“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分析[J].职教论坛,2016(11):19-22.

[6]王呈琛.对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模式创新路径的探讨[J].学周刊,2018(11):14-16.

[7]郭莉.高职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体验式德育渗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1):173-175.

[8]李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04):74-76.

猜你喜欢
管理学德育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管理学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