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地祠祀阳明考

2020-04-11 05:50张山梁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上杭武夷山知县

张山梁

(中共平和县委宣传部,福建漳州,363700)

祀,国之大事也。崇德报功,必有祀典,历来如此。而对于一个地方而言,祀典既延绵相传,又慎重不滥,正如《礼记·祭法》所云:“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因此,凡是王阳明生前行经、平乱、过化的地方,百姓纷纷立祠以祀,铭记其捍患平乱之功,感念其施民教化之德。

明正德十二年(1517)十二月,王阳明平横水、桶冈诸寇之后,“班师。师至南康,百姓沿途顶香迎拜。所经州、县、隘、所,各立生祠。远乡之民,各肖像于祖堂,岁时尸祝。”[1]1376应该说,南赣地区①南赣地区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当时南赣巡抚的范围,含江西南安府、赣州府,福建汀州府、漳州府,广东潮州府、惠州府、韶州府、南雄府以及湖广郴州;狭义是特指江西的南安府、赣州府,常以“南、赣地区”表示。在王阳明生前为其立生祠以“岁时尸祝”,民间百姓的自发行为因应了“公道自在人心”。王阳明离世之后,浙、赣、粤、湘、黔等地,更是纷纷立祠以祀。据《王阳明年谱附录一》所记载,从嘉靖八年(1529)十一月,王阳明归葬洪溪之后的第二年(1530)五月“门人薛侃建精舍于天真山,祀先生……”[1]1467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巡按江西监察御史成守节重修洪都王公仰止祠”[1]1494,期间的34年,就收录了各地修建阳明祠33座之多,分布于南方大半个中国。可惜的是,其中并无记述闽地所修的阳明祠。然而,事实并非没有修建,只是《年谱》没有收录记述而已。经查阅八闽府、县志书,实地考察闽地阳明文化遗址遗存,不难发现,明中以降,福建各地除文庙依规制配祀王阳明②明万历十二年(1584),王阳明以“先儒”身份,从祀文庙。之外,先后还在武夷山、长汀、上杭、平和等地立祠11座(其中9座特祀、2座合祀),以祀王阳明先生,详见表1。

表1 福建省祠祀王阳明先生情况一览表

一、立祠起缘,过化闽地

纵观王阳明一生,先后“两次半”③王阳明“两次半”入闽指:第一次是明正德二年(1507),赴谪龙场途中,迂道至武夷山;第二次是明正德十二年(1517),巡抚南赣,率兵入闽征寇;半次是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奉敕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闻宸濠反,遂返吉安起义兵,赴闽半途而返,故称半次。踏入闽地,其行迹大致可概括为:遁迹武夷、进军汀州、驻节上杭、平寇漳南。这些过化之地的官员、民众无不感念其功德,翕然祀之。

(一)遁迹武夷

明正德二年(1507),王阳明被贬谪龙场,在赴贵州龙场途中,为摆脱阉官刘瑾遣人追杀,遁迹迂道而至武夷山,期间逗留山中数月之久。《年谱》载述:

(正德)二年丁卯,夏,赴谪至钱塘。

先生至钱塘,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脱之。因附商船游舟山,偶遇飓风大作,一日夜至闽界。比登岸,奔山径数十里,夜扣一寺求宿,僧故不纳。趋野庙,倚香案卧,盖虎穴也。夜半,虎绕廊大吼,不敢入。黎明,僧意必毙于虎,将收其囊;见先生方熟睡,呼始醒,惊曰:‘公非常人也!不然,得无恙乎?’邀至寺。寺有异人,尝识于铁柱宫,约二十年相见海上;至是出诗,有‘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之句。与论出处,且将远遁。其人曰:‘汝有亲在,万一瑾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走粤,何以应之?’因为蓍,得明夷,遂決策返。先生题诗壁间曰:‘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因取间道,由武夷而归。时龙山公官南京吏部尚书,从鄱阳往省。十二月返钱塘,赴龙场驿。[1]1353-1354

从《年谱》记载可见,正德二年(1507)的下半年,王阳明隐居于武夷山中数月。《康熙建宁府志》《崇安县新志》《武夷山志》等地方志亦有相关记载。如《崇安县新志》卷十三《列传·侨寓》记:

王守仁,正德初,抗疏救言官,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使人要杀之,乃遁迹迂道至武夷,留数月始去。[2]

而《康熙建宁府志》则更为明确指出:“(阳明)先生谪龙场时,逆瑾欲要杀,暂脱迹武夷山中。过化之功,为多士人翕然祀之。”[3]176

(二)进军汀州

明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王阳明莅赣上任之后,收到福建参政陈策、佥事胡琏等所呈急报,鉴于各府官兵迟顿不进,便于当日挑选2000名精兵,自赣州起兵,进军汀州,既督令各路官兵火速进剿,又实地追查失事原因。王阳明在之后的行文中,明确记述其“即于当日选兵二千,自赣起程,进军汀州,一面督令各官密照方略,火速进剿,立功自赎,一面查勘失事缘由”[1]599。漳南战役之后,班师回赣途中,王阳明也逗留汀州府数天,并随地讲学其间,还将知府唐淳④唐淳,字文厚,广西临桂人,时任汀州知府,征寇有功。带往赣州随军征战。

(三)驻节上杭

明正德十二年(1517),南赣巡抚王阳明率兵入闽征漳寇,驻节屯兵上杭,并为上杭城百姓祈时雨、修浮桥、兴教化,留下《回军上杭》《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等不少诗句。《年谱》有载:

(正德十二年)二月,平漳寇。

初,先生道闻漳寇方炽,兼程至赣,即移文三省兵备,克期起兵……于是亲率诸道锐卒进屯上杭,密敕群哨,佯言犒众退师,俟秋再举。……是役仅三月,漳南数十年逋寇悉平。

四月,班师。

时三月不雨。至于四月,先生方驻军上杭,祷于行台,得雨,以为未足。及班师,一雨三日,民大悦。有司请名行台之堂,曰‘时雨堂’,取王师若时雨之义也;先生乃为记。[1]1367-1369

《上杭县志》亦记曰:

正德十二年,南赣巡抚王守仁征漳寇驻节于此。遇旱而雨,因改清风亭为时雨堂。[4]

(四)平寇漳南

明正德十二年(1517),王阳明受命巡抚南赣汀漳等处,率兵入闽,深入闽粤交界的漳南地区(今平和县)打响“漳南战役”,历时两个多月的征战围剿,先后攻破了40多座山寨,肃清了盘踞在闽粤交界山区数十年之久的以詹师富、温火烧为首的山民暴乱。平靖漳寇之后,王阳明分析了漳南地区民众落草为寇、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提出“析划里图,添设新县”的新思路,探索了“添设县治,以控制贼巢”[5]405-409的长治久安之策,两度上疏奏请朝廷添设“平和县”。平和,因此成为阳明过化之地。正如施邦曜⑤施邦曜(1585—1644),字尔韬,号四明,浙江余姚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历任顺天武学教授,国子监博士,工部营缮主事,工部员外郎。时奸臣魏忠贤当道,施邦曜不与附和。魏忠贤刁难,不成。迁任屯田郎中,期后迁任漳州知府,善于断案,辑评《阳明先生集要》。所评:“(阳明)先生(奏请添设平和县)此举,不特可以弥盗,亦可以变俗,允为后事之师。”[5]405-409《年谱》曰:

(明正德十二年五月)奏设平和县,移枋头巡检司。

(王阳明)先生以贼据险,久为民患,今幸破灭,须为拊背扼吭之策,乃奏请设平和县治于河头,移河头巡检司于枋头;盖以河头为诸巢之咽喉,而枋头又河头之唇齿也。[1]1370

二、立祠时间,可分三段

从闽地立祠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明嘉靖、崇祯以及清康乾年间三个阶段。

(一)明嘉靖年间,平和、上杭各修建1座,武夷山修建2座,累计4座

福建省有明确年份记载最早创建阳明祠的是平和“阳明祠”。据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之七《祀典志下》记载:“阳明祠,在儒学西南隅,嘉靖三十三年(1554)佥事梁佐命知县赵进建。”[6]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也就是王阳明去世25年之后,在其奏请添设的第一个县份——福建平和县,福建按察司佥事梁佐⑥梁佐,字心泉,云南大理卫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明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1552—1555)担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兼分巡漳南道。以官方身份要求时任平和知县赵进⑦赵进,江西南丰人,监生,授鸿胪寺鸣赞。明嘉靖三十年至三十五年(1551—1556)任平和知县。修建阳明祠。为此,平和县在县城(今九峰镇)儒学宫的西南角修建一座专祀阳明先生的祠宇。

大约也是这个时间段,武夷山一线天处亦修建一座阳明祠,但何时修建、何人所建、何时塌废均没有具体详细的文字记载,后人只能从镌刻于一曲溪北水光石上“甘泉、阳明二先生祠旧在一线天,岁久倾圮……嘉靖戊午春正月古旦吾南书”⑧[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记载:“阳明王先生祠旧在一线天,岁久倾圮……嘉靖戊午春正月古旦吾南书。”的摩崖石刻记述中推断:明嘉靖戊午三十七年(1558)春之前,在武夷山一线天曾修建一座阳明祠。

而后,到了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上杭、武夷山各修建一座阳明祠。据《上杭县志》卷之四《典秩志》记述:

怀德祠,城北旧学址,祀王文成公。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巡道王时槐⑨王时槐(1522—1605),江西安福人,字子植,号塘南,明代教育家。嘉靖二十六年(547)丁未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官至陕西参政。建。崇祯三年

(1630),知县陈正中修建。[4]116

怀德祠的修建者王时槐早年师事刘文敏,为王阳明再传弟子,其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四月,升福建按察司佥事,整饬兵备,兼分巡漳南道。冬十一月抵任,驻扎汀州上杭县”[7]。在闽任职三年,期间,为纪念缅怀王阳明的功德而修建特祠——怀德堂,以祀先生。至崇祯三年(1630),知县陈正中⑩陈正中,上海进士,崇祯二年(1629)任上杭知县,六年(1633)春卒于任上。邑人悲思,建特祠祀之。重修阳明祠,之后失修。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武夷山在建宁知府刘佃⑪刘佃,江西安福人,时任建宁府知府。的倡议之下,再修建了一座阳明祠。《康熙建宁府志》卷之十五《祀典》记云:

明王阳明先生祠在武夷一曲溪右,嘉靖戊午(1558)知府刘佃请建。[3]176

《武夷山志》的记述,则进一步阐述该祠的修建细节:

王文成公祠。向在大王峰下,即金山寺废址也。嘉靖三十七年(1558),建宁司马董公燧,白之郡守刘公佃,详请监司所建,并置田五十石,以供祀事。[8]187

修建于幔亭峰下西禅岩之麓的阳明祠,由建宁府同知董燧⑫董燧,号蓉山,江西临川人,举人,时任建宁府同知。嘉靖十年(1531),董燧乡试中举,而在次年的礼部会试中落第,便轻举业,而醉心于王阳明心学。先至南京,求学欧阳德,获良知之教,并孜孜探讨其学,逾年不归,深得其师的器重。嘉靖十三年(1534)冬,邹守益在吉安倡“青原会”,董燧又前参加。次年,董燧再次应试落第,又谒心斋(王艮)于淮南“执贽请业,与居东淘精舍者二年,所尊闻行知服心斋之训不遗余力”。在多年的游学中,董燧结了众多阳明门人,除上述几人外,还有罗洪先、陈九川、罗汝芳、王龙溪、钱德洪等人。与知府刘佃共同倡建,崇安知县戴瑞⑬戴瑞,浙江仙居人,举人,明嘉靖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1557—1559)任崇安知县。经略具体修建事宜,刘佃还记其始末,并刻于石,称“甘泉、阳明二先生祠旧在一线天,岁久倾圮”,故于此重建。刘佃、董燧均赋诗一首描述《建文成公祠》。刘佃诗曰:“洙泗源流一脉长,二贤继起振颓荒。千年浙东钟奇气,万古开闽并绍芳。遗像堂堂九曲水,新祠翼翼向青阳。经营幸赖群贤力,再拜先陈一瓣香。”[8]189生动描述了新祠“面临九曲,翼翼向阳”的威仪与高峻。

(二)崇祯年间,武夷山、平和、长汀各修建1座,累计3座

经过40载岁月洗礼,无论是平和还是上杭或是武夷山,之前修建的阳明祠大多已是“湫隘卑庳”,抑或“岁久倾圮”。因此,重修阳明祠自然是题中之义。重修的形式有原址重建,如上杭的怀德堂于崇祯三年(1630)重修;也有重新选址移建,如平和的王文成公祠于崇祯六年(1633)重建;还有新建,如武夷山、长汀各新修建1座,而武夷山新建的王文成公祠则显得有别于他地。

明天启六年(1626),崇安县诸生在武夷山棘隐庵故址(接笋峰下、云窝右)为福建督学葛寅亮⑭葛寅亮(1570—1646),字冰鉴,号屺瞻,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父大成,任崇安县丞,寅亮随至闽,读书武夷山中。亮少精经义,尝与焦漪园、陈乾宝诸子结社龙潭,讲濂、洛之学。官至工部尚书。授南京礼部主事,升郎中。天启二年(1622)起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升湖广参议,转福建参议,督学福建,署布政司事,有廉明之声。建座生祠。葛公坚辞不就,而改祀文成公,还为该祠置田十五亩,以供祀事费用所需,并亲自撰写《王文成公祠记》,以记其事:

昔阳明先生之谪龙场也,由间道浮海入闽,因游武夷,有“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之句。故兹山有先生故迹焉。夫武夷为神仙之居,遗蜕犹在,儒者以为怪诞不道,而讵知通天、地、人曰儒,造化鬼神,应无不了彻,而岂得隅见自封,骇所不经见以为怪。若先生入室禅宗,开坛儒学,世出世法,几于一之,而浮海一咏,聊以露同得丧、齐死生之概焉耳。予每读先生书,徘徊向往,愿为执鞭而无从兹。武夷诸生以予天游之生祠改祀纯阳也,后另建祠于接笋峰下,予仍为撤去,改建文成祠。嗟乎,丹山碧水,多为俗士驾所点,惟先生险夷一视,有若仙踪之蝉蜕焉者,以先生居此,诸十三仙侣必翩翩携手入林,而不为北山之移矣。[8]398

如果说武夷山新建王文成祠是葛寅亮将崇邑诸生自发捐资为其修建生祠而改祀文成,体现的是民间自发捐建,官员景仰先生而改祀,那么,长汀的王文成公祠则是汀州知府笪继良⑮笪继良,镇江人,举人,崇祯三年至八年(1630—1365)任汀州知府。期间,修拓城墙,设威远因营,募兵措饷。建文成祠,月集书生会讲。去后,民肖像祀之。于崇祯六年(1633),利用修建城墙所剩余的银两,在广储门(三元阁)外左侧所修建,更多体现的是官方意志。《长汀县志》记:

王文成公祠。旧广储门外左址。崇祯六年(1633)。郡守笪继良建。申请修城剩银一百五十六两。买韦豫勋田十七亩。又捐俸买租二十石零。为春秋祭祀修整费。载在祠册。虔院陆问礼有记。郡守笪继良有诗。[9]

平和县在移建王文成公祠中,同样是官府主要官员的介入。明崇祯六年(1633),到任不久的平和知县王立准⑯王立准,字伯绳,别号环应,浙江台州临海人;选贡。《平和县志》称:“至特建王文成公祠,刻其全部文集,极有功名教。及升连州知州,士民感其恩德,请附主配享文成祠,立石碑记遗爱,俱坚力辞不受,气节尤高。”,鉴于“旧祠湫隘卑庳”[10]336,决定“移建于东郊”[10]336。新祠背郭临流,紧靠县城东门,面临九峰溪,祠深三进,面阔三间,祠中塑王阳明像,并请“一代完人”黄道周⑰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又字螭若、螭平、幼平,号石斋,漳浦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隆武二年(1646)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年间改谥“忠端”。道光四年(1824),从祀孔庙。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撰书《王文成祠碑记》,载述移建公祠的相关细节:

于时,主县治者为天台王公讳立准,莅任甫数月,百废俱举,行保甲治诸盗有声。而四明施公莅吾漳八九年矣。漳郡之于四明,犹虔吉之于姚江也。王公既选胜东郊、负郭临流,为堂宇甚壮,施公从姚江得文成像,遂貌之,并为祠费具备,属于纪事。⑱〔清〕王相 修、昌天锦等纂:《平和县志》,第217-218页。

从中可见,时任漳州知府施邦曜在平和王文成公祠移建过程中,从迁建资金筹集,到亲自题匾“正学崇勋”,都有其付出。公祠落成后,施邦曜、王立准还捐钱购置数顷祀田。之后,公祠虽有倾圮,但屡有修葺。

(三)清康乾年间,武夷山修建2座,平和、上杭各修建1座,累计4座

到了清康乾年间,之前所修建的公祠大多因年久失修,而再实施新一轮较大规模的整修。如上杭的怀德堂在清康熙六十年(1721),由知县马义“捐俸买石姓书馆,换出建厅”,再次重修,但“其左畔原祠仍颓圯未修”;至民国时期,怀德堂已成为废墟。平和的王文成公祠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由知县林翘重修祠宇,并在“祠后闲旷之地,修筑义学十余间”;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王相“捐俸重修”;乾隆十一年(1746),知县周芬斗“捐置祀田……春秋供祀”。1957年,祠塌,址辟为平和县水轮机厂。又如长汀的王文成公祠在清康熙己卯(1699),由郡守王廷抡⑲王廷抡,泽州人,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户部郎中出知汀州。重修一番。

经历150多年风吹雨打,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武夷山西禅岩之麓阳明祠已是“圯废六十余年矣”[8]188。王阳明后裔王复礼⑳王复礼,字需人,号草堂,钱塘人,阳明之后裔。尝筑武夷山庄于大王峰下,以著述自娱。所著《家礼辨定》《季汉五志》《三子定论》《武夷九曲志》《兰亭志》《孤山志》。时奉聘福建而寓居武夷山。建宁府督学杨笃生、巡道陈廷统到崇安巡视整顿,拜访王复礼后,要求崇安知县王梓㉑王梓,字琴伯,邰阳(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岁贡,康熙四十二年(1703)任崇安知县。有治才,善诗。在冲佑观(今武夷宫)前,重建王文成公祠,以供后人景仰。王梓最终选择在望仙桥右侧重建,祠成,作《重建王文成公祠记》以记之:

旧祠圯废六十余年矣,梓承乏兹土,惄焉心伤,每过其地,辄思重构。戊子(1708)夏,公六世裔草堂名复礼者,以制、抚两台聘请至闽,白之督学观察,欲复是祠。而巡宪泽州陈公,又以阐扬先哲为已任,捐俸首倡。梓因得敬承趋事,数年积愿,一旦获伸,宁非快欤!顾旧基在观西溪口,蔓绝荒凉,不堪经久,今更择望仙桥右建之。[8]188-189

王梓还题诗《重建祠成祠成兼呈草堂先生》一首,感叹“祠宇久倾风雨后,勋庸长共日星悬”[8]189。再过两年,也就是清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王梓还在冲佑观右侧创建祭祀包括王阳明在内的“群贤祠”:

群贤祠。冲佑观右。崇安王明府梓新创,以祀宋、元、明诸贤二十九人㉒宋、元、明诸贤二十九人:指宋之赵清献、胡文定、刘文靖、朱文公、蔡文正、刘文简、李忠定、杨文靖、赵忠定、李文靖、黄文肃、游文清、真文忠、熊勿轩,元陈石堂、杜清碧,明王文成、罗文毅、罗文恭、湛文简、邹文庄、唐襄文、李见罗、董见龙、王思质、宗方城、徐天目、葛屺瞻、黄石斋。,不久倾圮。王嵘重建,今废。[8]193

群贤祠所祀宋、元、明诸贤二十九人,既有宋代朱熹㉓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绍兴戊辰进士,历官宝文阁待制,赠太师,谥曰文,追封徽国公。宋淳祐时,从祀孔庙。尝结庐建阳芦山之云谷,曰“晦庵”,因以自号,亦称云谷老人。复筑精舍于武夷,时年五十有四。后卜居建阳考亭,六十三矣,号沧州病叟。最后,筮得遁之同人,更号道。登第五十年,历仕四朝,在外者九年,立朝才四十日,数为权奸所沮,闲居四十余年。尝主管华州云台观,又主管冲佑观。年七十有一卒,盖宁宗庆元六年庚申也。等,也有明代的王阳明及其门生、后学罗洪先㉔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已丑(1529)状元,官赞善,以建言被谪。尝寓武夷讲学,从游者甚众,年六十一,正襟敛手而逝,谥文恭。一曲有祠。、邹守益㉕邹守益,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人。正德辛未(1511)会元探花,官至祭酒,谥文庄。初以史官里居,师事文成于虔州。授闽臬司,为其父建祠于武夷大云寺故址。、李材㉖李材,字孟诚,号见罗,丰城人。嘉靖间进士,由刑、工两部主事,历按粤东兵备、滇南晋右佥都御史,巡抚郧阳。万历间,谪戍漳州镇海卫,寓居建安。著有《观我堂集》《兵政纪略》等书。尝讲学于武夷,四方从学者众。督学徐即登建书院于九曲以居之。即登,万历癸未(1583)进士,材之同邑门人也。、葛寅亮、黄道周㉗黄道周,初忤魏忠贤,镌级禠职者再,廷杖。诏狱,寻复原官。谢病,归寓武夷,讲学经岁,后伏节而死。明末论人物者,以山阴刘念台宗周及先生为士林仪表云。等人。祠成,王梓作《创建群贤祠记》,以述之。

与闽北武夷山群贤祠相似,在闽南平和亦建有1座合祀祠——安厚文祠,合祀朱熹、王阳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经报请平和知县胡邦翰㉘胡邦翰,浙江余姚人,进士,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1757—1760)任平和知县。治事勤敏,颇有政声,境内翕然安堵。首肯,安厚约当地乡绅赖承可、赖升闻、陈升夏在进士乡贤何子祥㉙何子祥,字象宣,号蓉林,福建平和何地(今云霄马铺)人。清乾隆十二年(1747)进士,历官浙江浦江、平阳知县。的牵头之下,捐资购地兴建,次年(1759)建成,知县胡邦翰题额“向文书院”,当朝大学士蔡新㉚蔡新,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直上书房、翰林院侍讲,累官内廷总师傅、兼理兵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礼部尚书兼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国子监事务、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授太子太师。嘉庆四年(1799)十二月,卒于家,赠太傅,赐祭葬,谥文恭。作序。二十五年(1760)八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杨廷璋为祠题匾“道映儒林”。《平和县志》记:

向文书院。在安厚约。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县胡邦翰建。中祀宋朱文公、明王文成公,且以为课士之所。[10]111

何子祥亦作《安厚文祠碑记》,勒石镌刻,以记其事。现该碑已断成两截,部分字迹模糊,但从中还是可透露一些信息,如:

从创建安厚文祠可见,至清康乾年间,祠祀的功能已然发生转变,不再是单纯的祭祀,更多的是精神教化、文化标志,成为后世学子景仰的模范。无独有偶,上杭县则是利用原有的书院,增祀王阳明。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县段巘生㉜段巘生,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任上杭知县。将义学改建为阳明书院,并撰有碑记,其后又废。清嘉庆年间,由于怀德堂的失修倾塌,邑绅蓝桂㉝蓝桂,字孙阶,号一枝,上杭来苏里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民国《上杭县志》称其:生平好义勇为,丁艰里居,倡义捐资,就王文成公祷雨行台故址鼎建新祠,以崇理学。便倡议,并得到知县沈士煋㉞沈士煋,清嘉庆十八年(1813)任上杭知县。的支持,将阳明书院改为阳明祠,成为邑人尤其是四乡士民祭祀王阳明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民国《上杭县志》载曰:

阳明祠。旧为阳明书院。城乡公地。自中街至冈背,袤数十丈,广十余丈。清嘉庆中,邑绅蓝桂倡四乡捐建中厅,祀王文成公。两庑宏敞,前廊夹以左右二耳房,院落尤宽,外墙两小角门。咸丰十一年(1861),钟宝三扩而大之。中嵌石窗。岁以春冬二仲祭祀……东西两书房,上下对向,各分内外室……道光二十年(1840),蓝桂复倡捐,旧碑记后楼建奎光阁与祠,同日致祭。[11]

三、闽地之祠,特色明显

纵观福建先后所立的11座阳明祠,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质,别具特色。主要有:

一是地方官府主导建祠,凸显闽地阳明祠的“官”味。闽地的阳明祠,无论是在新建、重建,还是移建、修建,始终是以地方官府作为主导力在推动落实,甚至是上级官员下达指令修建的。如嘉靖年间修建的平和、武夷山阳明祠,分别由福建按察司佥事、建宁府知府同知督建;又如康熙年间修建的武夷山王文成公祠是由建宁府督学、巡道下令修建。更为甚者的是,由知府直接参与其中,如崇祯年间修建的平和、长汀王文成公祠,漳州知府施邦曜、汀州知府笪继良都亲力亲为。即便是乡绅筹资修建,也都需要得到当地官员的首肯与支持,如平和的安厚文祠、上杭的阳明祠。官府主导建祠的原因,除了对先贤的缅怀景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执政者通过立祠这一形式,来提高地域经济的“含文量”“软实力”,从而达到“地以人重”[8]193的目的。正如崇安知县王梓在《重建王文成公祠记》所云:

崇德报功,勿忘遗爱,一也;地以人传,名山增重,二也。[8]189

可见,闽地阳明祠的修建过程,也是福建各地提升地域文化水平、扩大知名度的过程。

二是阳明后学推动建祠,凸显闽地阳明祠的“学”味。闽地在创建阳明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少阳明后学参与其中的身影。如阳明再传弟子王时槐修建上杭怀德祠,阳明再传弟子董燧责令崇安知县修建阳明祠;还有葛寅亮将诸生为其修建的生祠改祀文成公,施邦曜及“浙中王门”王宗沐之孙王立准共同重建平和王文成公祠,笪继良修建长汀王文成公祠,王梓重建王文成公祠、创建群贤祠,胡邦翰创建安厚文祠等等,他们都是阳明后学。不少阳明后学借助修建阳明祠的机会,致力传播阳明心学,使得良知之学在闽地得以进一步弘扬、发展、光大。如施邦曜在漳州辑评《阳明先生集要》,并交付王立准在平和刊刻;长汀王文成公祠建成后,“笪公(继良)营讲堂于祠之右,每朔望集生儒讲学于其中。”[9]武夷山王文成公祠重建后,王梓则“复以馀力,选(王文成)公文集刊之”[8]189。可见,闽地阳明祠的修建过程,也是阳明学在福建的传播、弘扬、发展的过程。

三是朱王共融共建,凸显闽地阳明祠的“融”味。现在学界存在一个看法:福建是朱学重镇,王学少有立足发展空间。其实,透过对闽地祠祀阳明先生情况的考究梳理,不难发现,这个看法是荒谬、错误的,是对“闽中王学”发展的偏见。面海而居的福建人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纳各种优秀文化,即使是在朱学发源地的武夷山,也有王学成功传播的时间与空间。在武夷山祀阳明先生的祠就达5座之多,几近全省的一半,不仅如此,还有祭祀罗洪先、邹守益、李材、葛寅亮等一批阳明后学的专祠。在平和安厚文祠,更是将宋朱文公、明王文成公合祀一起,譬之一家,认为“俎豆馨香之报,其当合祀也”㉟安厚文祠碑记,现存于福建省平和县安厚镇白马村。。可见,闽地阳明祠的修建过程,也是体现福建朱王会通、共融发展的过程。

四、结语

作为王阳明先生经略、过化之地,在其离世之后,与其他省份一样,在武夷山、长汀、上杭、平和等阳明先生经略之地,先后于明嘉靖、崇祯以及清康乾年间三个较为集中的时间段里,共立祠11座(其中9座特祀、2座合祀),以祀先生,铭记其捍患平乱之功,感念其施民教化之德。闽地在修建阳明祠中,体现了地方官府主导、阳明后学推动、朱王共融共建的福建地域特色,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福建文化的多元包容。

猜你喜欢
上杭武夷山知县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永武高速上杭段视频系统高清改造方案探讨
诗意中华 溢彩杭川 2018《中华诗词》上杭紫金·金秋笔会启事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2018《中华诗词》上杭紫金·金秋笔会在福建上杭举行
没头脑
青石碑
上杭 上杭县创新财政投入机制促进贫困村如期脱贫
青石碑
疯老爹打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