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奎静 陈 晖 濮士斌 刑 瑛 王琴凤 高会钦 江起庭
血管危象是缝接吻合的血管出现痉挛或栓塞,造成血流受阻,致使组织器官缺血或瘀血的现象,也是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后的严重并发症[1-2],因此探讨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相关文献显示,机体遭受创伤后能否成功应对与其人格特质密切相关[3-4],而心理弹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能够帮助个体从应激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中恢复到应激前的状态[5],且已在个体灾后成长及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等临床领域得到应用[6]。流行病学研究虽已述及精神和心理因素是影响断指再植指成活的重要因素[7-8],但有关心理弹性对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9]。因此,笔者通过对比血管危象患者与非血管危象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探讨了心理弹性水平对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的预测价值。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邦德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 (115指)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在血管吻合术中及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危象分为血管危象组 (52例,62指)与非血管危象组 (44例,53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致伤原因、离断平面、手别、指别等基线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管危象将其分为血管危象组与非血管危象组,并于断指再植术后第7天采用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评估患者心理弹性状况,评估结果均由护士根据患者口述代为填答。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包含内控性、注重问题解决的应对风格 (以下简称应对风格)、乐观性、接受和运用社会支持的人格倾向性 (以下简称人格倾向)、接纳性5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6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计分[10]。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危象发生的保护性因素,计算比值比 (odds ratio,OR)及其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绘制预测血管危象发生的心理弹性各维度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 (AUC);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非血管危象组患者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血管危象组 (P均<0.05),详见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控性、接纳性是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详见表3。
内控性、接纳性的 AUC分别为0.751及0.780,均以0.784为临界值,其预测血管危象发生的敏感度分别为86.531%及90.917%,特异度分别为75.025%及82.711%,详见表4、图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对比 (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of the patients’ mental resilienc (point, )
表2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对比 (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of the patients’ mental resilienc (point, )
组别Group例数 (指数)Number of cases(number of fingers)内控性Internal control应对风格Coping style乐观性Optimism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接纳性Acceptance血管危象组Vascular crisis group 52 (62) 2.32±0.35 2.41±0.38 2.58±0.29 2.58±0.29 2.47±0.31非血管危象组Group without vascular crisis 44 (53) 2.97±0.23 2.95±0.24 3.11±0.26 3.08±0.31 3.12±0.26 t值t value 10.540 8.148 9.352 8.155 11.010 P值P value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心理弹性与血管危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ental resilience and vascular crisis
表4 心理弹性各维度预测血管危象发生的效能评价Table 4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each dimension of mental resilience in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 of vascular crisis
图1 心理弹性各维度预测血管危象发生的ROC曲线Fig.1 ROC curves of each dimension of mental resilience in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 of vascular crisis
相关研究显示,心理弹性较小的个体在经历创伤性应激事件时,更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躯体化等应激反应[11-12],而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可使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及5⁃羟色胺等应激激素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后出现痉挛而发生血管危象;此外,应激状态下垂体后叶处于兴奋状态,可增加抗利尿激素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分泌,从而加剧血管收缩而诱发血管危象[9]。与本研究中血管危象组患者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非血管危象组 (P均<0.05)的结果相一致。可见,心理弹性水平较高者经历断指创伤后,具有更强的个人控制力,更善于运用社会支持及乐观态度接纳这一创伤事件,稳定情绪,从而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另外,有研究显示,心理弹性中内控性较高者对创伤后的治疗依从性更高,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13];接纳性较高者能够更好地接纳已发生且无法改变的事实,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出现[10],从而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影响断指再植后的血运变化。与本研究中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控性、接纳性是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 (OR=0.889、0.454,95%CI=0.533~0.952、 0.156~0.828, P=0.025、 0.001) 的结果相一致。而应对风格、乐观性、社会支持等变量并非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可能与应对风格、乐观性、社会支持均受到个体内控性及接纳性调节[14-15],并不盲目乐观、依赖社会支持有关。此外,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内控性、接纳性的AUC分别为0.751及0.780,均以0.784为临界值,其预测血管危象发生的敏感度可达86.531%及90.917%,特异度可达75.025%及82.711%。可见,心理弹性的内控性和接纳性在血管危象的发生中预测价值较高,临床应加以合理应用以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断指再植患者的人格特质可影响其血管危象的发生与否;心理弹性中的内控性及接纳性是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在血管危象的发生中预测价值较高,由此提示实施断指再植术的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而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未能控制其他影响结果的潜在因素,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