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活动及其指导

2020-04-10 06:47林淑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7期
关键词:教学指导幼儿

林淑英

【摘要】进行幼儿歌唱活动教学,除了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歌唱素养以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开展幼儿歌唱活动。在此基础上,将艺术教育的理念与歌唱教学的具体方法有机整合并付诸实践,促进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学会从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特点入手,展开对幼儿歌唱活动的要求、内容及组织方法的讨论,力求为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幼儿歌唱活动提供理论和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歌唱活动;教学指导

歌唱是人类表达、交流感情最自然的手段之一。他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歌唱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学到优秀的中外民歌、童谣,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这些优秀音乐作品的接触,是幼儿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完善品格、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同时,歌唱又是培养幼儿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一、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歌唱活动是与学说话同时开始的。美国夏威夷大学林伯格教授认为,儿童唱歌能力的发展与说话能力的发展平行,儿童在语言的咿呀学语期,唱歌能力也相应地发展到咿呀学语期,而后逐渐从近似唱歌发展到能唱音域适合的歌曲。

幼儿到了3岁,初步有了想把歌曲唱好的愿望,而且借助于歌唱活动进行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对富有喜剧色彩的、形象的象声词部分及歌曲中的重复部分。3~4岁幼儿歌唱的音域一般为c?~a?(既C调的1~6),在这个音域范围之内, 相当一部分幼儿音准有问题,往往不能正确地唱出歌曲旋律,唱歌如同“说歌”,在无伴奏及独立演唱时走调、没调的情况比较多见。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3岁幼儿基本可以掌握歌词、但对不理解的字词,吐字往往不太清楚。同时由于肺活量较小,歌唱的语音量也比较小,还不能根据乐句的需要来换气,常常是一字一换。唱不了速度太快或太慢的歌曲。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集体歌唱时还不能做到协调一致。小班后期,基本上能过懂得通过改变声音的强弱、快慢、音色及声音表情来表达音乐的情绪,初步体会集体歌唱活动中协调一致的快乐。

4~5岁幼儿歌唱活动的音域有所扩展,一般可以达到c?~b?(即C调的1~7),对音准有了一定的把握能力,在乐器或录音伴奏下,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唱准旋律适宜的歌曲,对级进和三度、四度的小跳一般不感到困难。在掌握歌词方面也有进一步的提高,一般能够比较完整、准确地再现熟悉歌曲中的歌詞,唱错字、发错音的情况相对较少。音量明显增加,对气息的控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教师提示下,一般能够按乐句和情绪的要求换气。能够演唱速度稍快(含多八分音符节奏)和稍慢(含较多二分音符节奏)的歌曲。这一年龄的幼儿不仅能够较协调地参与集体歌唱,注意在音量、速度、力度、音色、表情等方面的协调一致,而且还表现出了独自唱歌的愿望和兴趣,在歌唱能力的发展上已表现出了一定的创造性。

5~6岁幼儿歌唱的音域可以达到c?~c?(即C调的1~1),这一年龄段幼儿旋律感的发展,特别是音准方面的进步尤为明显,能够比较准确地唱出旋律的高音,而且还能够唱好大跳及半音。初步建立了调式感。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能够记住较长、较复杂的歌词,在歌词的发音、咬字吐字方面表现得更趋完善。对气息的控制能力较中班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按乐曲的情绪要求自然地换气。由于音量的增加,常出现喊唱现象。能过演唱旋律和节奏更为多样化的歌曲。歌唱的协调一致能力大大加强。

概言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及歌唱活动经验的不断累积,他们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及歌唱的技能都日趋浓厚和完善。了解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在确立歌唱活动目标,选择歌唱教材及指导歌唱活动过程中更具针对性,以便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歌唱活动的教育目标与要求

幼儿歌唱教育要求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具有规定性的指导作用。它是选择歌唱教学内容、确定歌唱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歌唱活动教学方案、方法运用、评价歌唱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一)小班:初步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学习基本唱歌技能,初步理解和表现简单儿童歌曲形象、内容和情感。例如,《小手小手拍拍拍》,通过歌唱的形式来表达身体各部分器官的作用,让幼儿充分体验歌唱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演唱,帮助幼儿唱好四度调音;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和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二)中班:累积并形成一定的歌词经验与技能,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内容与情感,培养和感受表现不同节拍、结构歌曲的情趣,体验歌唱活动中交流、合作的快乐。

(三)大班:根据不同的歌唱要求,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运用不同歌唱形式及歌唱技能表现歌曲的不同意境。在集体歌唱活动中建立默契感、协调感。体验合作学习、配合默契快乐。

三、幼儿歌唱教学的组织与指导

在介绍歌曲时,要选用多种方法使幼儿对歌曲感兴趣,并能够帮助幼儿正确理解歌曲内容。教师要根据歌曲特点和幼儿实际水平,灵魂的选择语言、教具等方法引起幼儿学唱的兴趣。

教唱新歌的导入如果能够做到恰当、自如,不但能减轻教师教幼儿学的困难和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是平淡枯燥的新歌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而富于情趣。可通过歌词导入、动作导入、旋律导入的方法来让幼儿学唱歌曲。

在教唱新歌的环节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整体教唱法。是相对于分局教唱法而言的。它是指教师完整地教唱,幼儿完整地学唱。这种方法保证了歌曲的完整性,也给幼儿以完整的体验和感受。它比较适合一些结构短小、内容紧凑、形象集中、音乐表现手法相对单一的歌曲。

(二)分句教唱法。是指教师唱一句,幼儿学一句,是能够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乐句结构;便于幼儿掌握呼吸、换气;便于幼儿集中地观察、倾听和模仿。教整体教唱法而言,缺点在于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和要表达的艺术形象,而且一句一句地学唱,也很难激发幼儿的积极思维、记忆和想象等。所以,这种方法常用于解决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乐句的学唱。

复习歌曲:学过的歌曲要经常复习。复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幼儿更加牢固地掌握歌曲,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幼儿歌唱的表现力。实际上,复习歌曲与教新歌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严格界限,在教新歌的过程中就有反复练习的成分,在复习歌曲的过程中,也有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增加新要求的因素。复习歌曲的关键是坚持原有的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复习歌曲的过程中,应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使幼儿保持新鲜感和积极性。组织形式有全体唱、部分唱和单独唱。复习方法有表演唱、分组唱、分组唱、分句接唱、边唱边打节奏等,应做到灵活、有趣、多样化。

四、创造性歌唱活动

幼儿园唱歌教育,不仅在于教幼儿唱会一定数量的歌曲,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不断地反复吟唱中,能够更自如、准确、生动地表现歌曲的情绪情感,充分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进而激发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喜爱之情,使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只有这样,在歌唱活动中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幼儿创造性歌唱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创编歌词。幼儿的歌词创编,基本上是一种替换词的形式。歌曲多为简单而重复的歌曲,歌词一般为幼儿熟悉和理解的,而且容易记忆和替换。所替换和改变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歌词的表现可由具体形象性向较抽象的情感性表现过渡。

(二)創编动作。边唱边做动作是幼儿歌唱时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幼儿年龄特点的集中表现。有一些歌曲的歌词浅显、生动、对动作有很明确的提示或有很强的暗示性,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想象,为歌曲编出生动形象的动作。

(三)创编伴奏。在幼儿基本学会歌曲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拍手、说白、节奏乐器演奏等方式为歌曲伴奏。

(四)变换演唱形式。对于同一首歌曲,不同演唱形式可以获得不同的歌唱体验。丰富演唱形式可以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参与、表现和创造的机会,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进步和发展。当然,不同歌曲可以变换的演唱形式也不同,幼儿所获得的体验也就不同。除了根据具体的歌曲变换不同的歌唱形式外,还可以利用节奏乐器、身体节奏动作等来丰富演唱形式。使幼儿获得更丰富的唱歌体验。

综上所述,在组织幼儿创造性歌唱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较为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创造力的含义。幼儿的创造力表现未必一定是创造出某种成品。更重要的是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始终做到切实从音乐这一核心出发,而不是从表面的形式出发。注意选择和运用感性、生动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性内容,而不是理性的知识与说教;要注意培养幼儿通过自己独立、大胆、准确、有表情地表演来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和理解,从而使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创造力发展所必须的心理要素在幼儿真实地表演中得到最充分的锤炼。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美)维克多·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4]倪敏.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5]邱学华.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M].教育科学院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学指导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日语「逆接」接续词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的方式方法
浅谈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