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10 06:47王璐璐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功能恢复康复护理

王璐璐

【摘 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臂丛神经损伤手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再生神经电位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功能恢复较好,再生神经电位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恢复速度及再生神经电位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手术;康复护理;功能恢复;再生神经电位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2

臂丛神经损伤多为牵拉、砸伤所致,部分患者因机械直接切割受伤,导致上肢功能丧失,甚至造成身体瘫痪[1]。因生理解剖结构特点,手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难度较大,难以获得满意临床效果[2]。针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对其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将对在我院接受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探讨康复护理在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9.23±6.48)岁。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40.46±6.54)岁。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包括术后观察临床体征,给予患者心里安慰及鼓励,达到转移患者注意力的目的,对其讲解有关臂丛神经损伤病症,做好长期护理准备,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及治疗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每天两次持续半小时的电刺激,以延缓患者肌肉萎缩现象,促进神经再生;②患者在术后进行深呼吸、上肢躯体练习,保护患者躯干,使其保持灵活性,并指导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运动;③术后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辨别训练,辨别由大到小,到有差异的物体,注意患者的心态,并及时调整,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 评价指标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采用Cilr-bert肩关节分级评估评估,包括肩外旋与肩外展,分为0-5级,共6个等级。0级为无功能;1级无肩外旋动作,外展或前驱可达45度;2级患者肩部外旋可到中立位,肩外展可达90度;3级外展可达90度,肩关节可轻微活动;4级肩关节不完全外旋,外展达120度;5级肩关节恢复正常。其中5级为优、4级为良、2-3级为可,0-1级为差[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功能恢复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功能恢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再生神经电位 观察组护理后有再生神经电位27例,无再生神经电位4例,发生率为87.10%;对照组有再生神经电位18例,无再生神经电位13例,发生率为58.06%。观察组再生神经电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65,P=0.010)。

3 讨论

臂丛神经损伤多由牵拉伤、撞伤引起,受伤后患者会失去肢体活动功能,进而造成残疾,部分患者由于臂丛神经损伤严重,神经再生长距离长,导致患者在臂丛神经手术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术后采取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强化肢体功能锻炼,避免患者肌肉萎缩最终造成的肢体瘫痪,临床研究认为,臂从神经损伤患者给予其有效的生理刺激可刺激其神经系统,使其处于紧张状态,同时对神经周围的神经髓鞘血液循环及代谢有改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功能恢复较好,再生神经电位发生率较高,表明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恢复速度及再生神经电位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究其原因,护理人员通过前期的康复训练及基础护理并观察患者康复期间反应,进一步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做相应的恢复运动,同时重视基础护理作用,为复健训练及康复治疗创造机会;用电刺激疗法能够减轻患者肿胀情况,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通;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所想,对其疑难或忧虑给予针对性解答或安抚,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配合度。康复护理除能够预防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关节僵硬及缓解肌肉萎缩外,还能够加快神经的增长速度,刺激神经的再生长,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5]。

综上所述,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恢复速度及再生神经电位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陈枫.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诊断价值分析[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9,28(02):87-90.

魏建伟.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J].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8,22(03):236-240.

李海英,仲艳,阎晓丽,等.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546—2548.

刘宇洲,庄永青,熊洪涛,等.臂丛神经损伤所致疼痛的临床随访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8,24(04):274-277.

刘素哲,赵硕,赵文颖,等.早期康复对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1):27-29.

猜你喜欢
功能恢复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全厚皮片移植及大张厚中厚皮移植对烧伤后手外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膝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CPM锻炼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观察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