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摘 要】《故都的秋》主题一直存在争议,当下教学中缺少对文本审美层面特别深入的解读。在了解文章赞秋情感的基础上,结合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北国之秋的特点,以及郁达夫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探究文中郁达夫独特的悲凉性审美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增加审美体验,理解作者的悲凉性审美。
【关键词】审美性;悲凉性;艺术性;非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154-02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在实际教学中关于主题的认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人认为《故都的秋》赞美了北京秋季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北京秋景的喜爱,还有人认为《故都的秋》一文充满了悲凉之感,结合郁达夫的生平经历,从文中体会到浓浓的哀伤,但这些观点都没有深层次探究文章中的悲凉性审美。
以往教学缺少对文本审美层面的解读,而把握郁达夫《故都的秋》的基本情感是学习这篇散文的基础,很多人认为这篇散文的核心情感是悲凉,并且结合郁达夫的生平和当时的政治环境,认为文章的情感是悲秋。但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应该是赞美北京的秋天。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都表达了对北方秋天的深深眷恋,甚至愿以生命交换。《故都的秋》整篇文章都体现了郁达夫对故都秋天的深深喜爱,在文章中处处可见作者以文人的独特视角赏玩故都的秋,从郁达夫选取的景物也能看出其别具一格的审美心理。可见郁达夫心中十分喜爱北方的秋天。那么,为什么郁达夫作为一位江南的文人偏爱故都的秋呢?并且,为何一篇赞秋的文章处处透露着悲凉?
一、悲凉落寞的秋感
经历了炎炎夏日,自然万物在积蓄浓浓的力量之后开始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秋天既是生命陨落的季节,也是生命成熟的季节——金菊盛开,瓜果飘香。在种种美好之后,北京的秋天迎来了萧索悲凉、秋雨连绵、草木凋零,这时的秋天自然给人一种浓浓的悲凉之感。
二、独特的人生经历
与郁达夫的个人气质、生平经历有关。郁达夫本身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他的家庭结构很特殊,祖父、父亲都英年早逝,家中只有祖母、母亲操持。郁达夫幼年家中贫寒,经常挨饿。个体的敏感性与敏感期主要形成于孩提时代,郁达夫的孤独、敏感伴其一生,另一方面,他又有过人的才情,使他骄傲。自卑与自傲纠结在一起,形成了郁达夫忧郁悲凉的气质和文风。
三、中年之故地重游
《故都的秋》一文中的悲凉忧郁透露了郁达夫的人生沧桑。郁达夫再次来到北京,距离他第一次到北京已经过去21年了,再次回到故地已是物是人非。在昔日的故都,郁达夫经历过种种求生的艰难,还有痛失爱子的伤痛。面对旧地,忆起往事难免满怀悲戚。
四、日本文化的浸染
郁达夫年少时曾在日本求学多年。郁达夫深谙日本文化,擅写日体诗,同时在日本求学的岁月是郁达夫年少最孤独寂寞的时期,在此期间他深受日本“物哀美”“幽玄美”文化的影响。加之,郁达夫又受到中国悲秋传统的影响,在感受到秋的衰败与死亡时,产生了一种高雅唯美的悲凉美。
郁达夫作为江南才子,从小在富春江边长大,没有经历过北方秋天悲凉的大气磅礴,江南的秋天比北方的秋天更阴柔一些。而故都的秋更浓烈、更有滋味、更悲凉。郁达夫独爱这种悲凉,这也是郁达夫的悲凉性审美。《故都的秋》这篇散文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悲凉性审美。首先如果持颂秋观点,仅仅抓住开头和结尾处说明郁达夫对秋天的喜爱,容易缺少对全文的解读,对文本的分析不够深入,没有把作者对故都秋天的喜爱延伸到审美层面。如果持悲秋观点的话,则容易局限在情感的分析上,忽视郁达夫悲凉情感背后的文化影响、自身经历、内在诉求,缺少美学理论的指导。其次,郁达夫在文中对秋的赞颂又带着淡淡的悲凉,这似乎是矛盾的。既然赞美秋天又为什么有着悲凉的情感呢?笔者认为这两点并不矛盾。在课堂中先要带领学生充分理解全文,品读郁达夫对北国秋天的喜爱之情,我们能够肯定的是颂秋这一基本情感,引领学生品读郁达夫在描写故都的秋天时所选取的景色,体会郁达夫独特的审美趣味,郁达夫选取的景致与其他文人都不一样,接下来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景致所蕴含的悲凉色彩以及审美情感。
如何深入分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蕴含着的悲凉性审美,并且引导高中生理解、体会这种审美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对比的方法。将故都的秋天与江南的秋天进行对比。江南的秋天“只感到一点点清凉,草木凋零得慢,空气来得润”,而故都则可以喝浓茶、看天色、听驯鸽的飞声,等等。与北国的秋天相比,南方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久。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北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及郁达夫眼中北国秋天的悲凉美。
第二,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与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进行比较,双方都称赞秋的“静”“清”,但郁达夫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欣赏的是秋天的“悲凉”,而老舍则欣赏秋天的“明快”。这两篇文章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景物的颜色和二者所关注的景物。郁达夫所选择的色彩十分清淡。而老舍呢,他喜欢的是红袍绿裤,以及黄的、绿的、藕合色……都是比较鲜亮温暖的颜色。两者所关注的景物也不同,老舍喜欢热闹,游人多,知名的景物。如溪边的小妞儿、城河的柳树等。而郁达夫关注的景物都很静,注意的人不多。如钓鱼台的柳影、潭拓寺的钟声,等等。郁达夫所营造的秋景的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郁达夫这样选择景物与色彩与他独特的悲凉性审美分不开。而老舍笔下的秋天,给人的感觉更活泼、愉快、明朗。在对这部分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入关于审美主体、审美倾向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日常阅读中积累审美经验,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加以引导,让学生领会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审美倾向。两篇文章并无高下之分,都表达了作者对秋的赞美与喜爱,只是关注的秋的不同侧面,一个是体味生命的衰败之美;一个是感受生命最后的勃发。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帮助学生领悟,比如,郁达夫的悲凉性审美在于他对牵牛花颜色的选择,在牵牛花底加上疏疏落落的秋草当作陪衬,注意这里是已经衰败的秋草;满地槐树的落蕊,踩上去的感觉,都能感受到生命消亡的悲凉感、孤寂感。老舍的温暖明快在于景物温暖的色彩,对秋天山腰颜色变化的细细描写;济南的水,水中的绿藻都能静享水的甜美,还有淘气的鸭子,金黄色的脚掌在水中畅游。以此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郁达夫的悲凉性审美。
其次,阅读《济南的秋天》的独特感受与《故都的秋》不同。《故都的秋天》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作者娓娓道來故都秋天独特有趣的景致,带有一丝哀伤,宁静之后有一种唯美,令人回味。而《济南的秋天》读来有一种浓浓的温暖,生活气息浓郁,在读到红袍绿裤的小妞儿、淘气的小鸭子时令人莞尔。
第三,介绍类比的方法,比较古人对秋的描写。屈原的《湘夫人》是千古言秋之祖,从这以后,文人们就有了言秋的传统。可以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类比,分析北国秋天萧瑟凄凉的共同特点,为什么从古至今文人对这种悲凉的美感如此热衷。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在高中学段可以适当为学生拓宽眼界,增加更多的审美体验。为学生介绍美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去理解非实用性的审美,体会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美感,生命的每一个历程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顺应自然去尊重、感受生命不同历程的独特美。悲凉也是一种美,虽然它的实用性不强,但从悲凉中我们可以感受生命的厚重,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
[3]高维生.郁达夫的孤影流年[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7.
[4]徐励.读懂郁达夫[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