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民谣的本土审美转变

2020-04-10 11:08郭超
戏剧之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本土化

郭超

【摘 要】民谣进入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之后得到了较大发展,其本土审美亦随着时代和地缘等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早期的校园民谣到当代较为多见的独立民谣,这类流行音乐所见证的不仅是自身审美体系及内容的拓展丰富,而且从中可窥见流行文化在中国不同地区发展生存的审美形态及转变痕迹。

【关键词】校园民谣;独立民谣;本土化;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048-03

一、概述:西方民谣在中国的发展

民谣(folk music)是流行于各国的民间音乐形式,但在当代流行音乐的定义里,民谣又是源于其原生文化环境、结合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审美特征所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当代流行音乐中,民谣是受众较广、影响较大、作品较多的类型之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行音乐定义下的“民谣”起源于欧美国家的流行音乐定义,但当前分布较广,已然成了一种世界范围的流行音乐形式。民谣拥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其旋律的抒情性及叙事性较为突出,音乐特色分明,歌词接近生活和诗意,传唱度高,结构普遍较为简单,通常以吉他、口琴等作为伴奏乐器,拥有着极大的受众面。鲍勃·迪伦、詹姆斯·布朗特、杰森·马尔斯、卡兰·迪伦、约翰·丹佛、当·威廉姆斯、品川彌二郎等各国优秀的民谣乐手近年来创作出了许多代表性的民谣音乐,并通过他们的作品与表达对当代流行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民谣在各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环境为其赋予了更为多元丰富的审美表达倾向,从英国民谣、美国乡村乐、日本民谣等不同类型及风格中可以窥见,当代民谣在不同族群、时代、地域文化影响下可以将其独特的本土文化元素带入其中,并最终在不同地区建立起各具风格的审美特征。

当代民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进入到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后,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谣音乐人。罗大佑、刘文正、侯德健、齐豫、齐秦、老狼、高晓松、赵牧阳、宋冬野、尧十三、马頔、赵雷、万晓利、郝云、赵照、树子等人均以民谣的形式,聚焦于中国本土文化视野并将二者融会贯通,创造了一大批经典作品。他们将许多本土文化元素逐步融合在民谣作品的创作及演唱表达中,从整个中国由“校园民谣”到“独立民谣”的衍生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流行音乐类型已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审美体系,成为当代本土文化的一种音乐表达形态。从其审美的转变过程,不仅可以看到一种流行音乐形式在中国的传衍、发展,亦可从中看到社会文化环境对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校园民谣:西方民谣的本土衍生

从古到今,中国本土已经出现了许多民谣音乐/民歌,但这与流行音乐中所言的“民谣”并不完全一致。西方民谣进入到中国后,带有流行音乐色彩的作曲、作词、编曲、配器等影响到了原有音乐作品,而这些作品从台湾地区开始,逐渐得以在更为广阔的华语音乐涉猎的地域范畴中传播和衍生。

其中,影响较大、时期较早、范围较广的应属台湾地区所兴起和发展的“校园民谣”。校园民谣顾名思义,其带有明显校园意味、青年生活意味的独有审美情趣特色,这类民谣音乐将传统民谣的清新、自由、即兴、洒脱融入了新创作品中,旋律与节奏简单、歌词显得尤为朴素自然、主题贴近生活,多以口琴、吉他、钢琴等作为伴奏乐器,歌手的演唱风格独特,常把当地方言俚语融入其中,鉴听起来别有一种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怀感,容易与听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譬如刘文正《雨中即景》、赵树海《子夜徘徊》、杨弦《渡口》、叶佳修《外婆的澎湖湾》、胡德夫《少年中国》、许景淳《恋恋风尘》、罗大佑《童年》、齐豫《橄榄树》、齐秦《外面的世界》、任贤齐《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等作品,均属其中比较典型的优秀代表作。这些音乐人不仅借用校园民谣这种流行音乐形式来描绘台湾青年的校园风貌、日常生活,也由此来抒发青年们内心更多的情感,表达其真实情愫。李双泽等人发出“唱我们自己的歌”这样的号召后,不仅使校园民谣不再拘泥于校园文化传播环境,而且使之拓展成为一种反对西方文化过度侵蚀、本土文化意识觉醒的艺术表达途径,印证了其兴起和广泛传唱顺应着时代趋势——这些因素均使校园民谣得到更大的发展,成了多代台湾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

校园民谣传入大陆地区后,其审美特征得到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也由此出现了和西方、中国台湾地区不同的基本审美特征转变。总体来看,早期的校园民谣带有明显的西方流行音乐的当代审美特征,却包含了很多“泛校园民谣”(即题材内容等不限于校园,并带有广泛受众基础、遍布社会多领域的流行民谣)本土审美内涵拓展的痕迹。八十年代中后期,校园民谣开始从台湾地区逐渐传播到大陆地区,并对当时的流行乐坛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经过摇滚、“西北风”和“粤语风”等音乐风格洗礼后的大陆乐坛已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流行音乐形式,而校园民谣作为一种风格清新、易于传唱、受众广泛的音乐形式迅速在各地流传走红。刘欢、小柯、高晓松、老狼、叶蓓、黑鸭子合唱团、朴树、许巍、水木年华、羽泉等音乐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文科生的一个下午》《同桌的你》《兰花草》《一生有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童年》《歌声与微笑》《大学自习室》《窗外》《校园的早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校园的小路》《小芳》《那些花儿》《完美世界》等均成了这个时代的经典民谣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见,有的作品虽然立意来源于校园生活,但反映更多的是校园之外的青年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具有地区文化色彩甚至超出地缘文化限制的艺术元素,如《小芳》对知青生活的描写、《那些花儿》对青年别离场景的描写、《完美世界》对网络及理想世界的描写等,都使得校园民谣的审美特征不再受到过多地缘文化符号的限制,并在地区本土化发展进程中让民谣音乐得到更符合本地区大众、时代审美的特征化表达。

由此可见,早期校园民谣的审美特征与传统本土民谣极为相似,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反映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美”“民俗风尚美”和“艺术美”,审美层次丰富而立体,表现形式更多元。立足于流行文化空前发展的当下来看,校园民谣也正承受着多元音乐形式的冲击,近年来其发展已逐步走向瓶颈。在这个过程中,其审美特征逐步转向更多元、更深层次的发展向度,尤其是在大量独立民谣出现后,这样的转变痕迹则更为明显。

三、独立民谣:本土文化的多元浸染

有的观点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是以中国自身文化逻辑为起点……对中国社会文化、制度、道德的思考与追问,在批判中显示了对‘关怀的价值体系”①,这个在中国当代独立民谣中仍多有体现。在艺术共性较强的校园民谣发展时期后,逐渐出现了一些具有个性、当代性的独立民谣,也出现了一些带有商业和娱乐意味的作品。独立民谣没有特别准确的概念来予以界定,从字面上来说,其中包含着明显的“地下”与“非主流形态”的双重意味,很多作品带有一定的探索性、思想性、自由性,超出了一般的抒情叙事范畴,追求实现更多“当代性”或“娱乐性”的审美意义。独立民谣所追求的先锋探索性、娱乐性等均是立足于创作者的审美诉求及自身的审美体系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样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已经超脱于所谓的追求主题表达的现代性、强调解构传统与娱乐的后现代性和超出审美意识的理论性,其最终的主要指向还是关乎于对中国当前文化环境及社会问题的思考,更强调通过作品展示一些由此所实现的审美功能和现实意义。

很多独立民谣音乐人超脱于客观现实世界的桎梏,在自己所创造的音乐意象世界中寻找摆脱“审美冷漠”、获得审美愉悦的感受,并由此实现功利(以商业、娱乐为导向的创作)或非功利(以表达自我解读及情感为导向的创作)目的。譬如水木年华早期的作品《蝴蝶花》,尽管听起来这仍是一首带有明显校园民谣特征的作品,但其中的歌词、旋律已经逐渐开始脱离于单纯的情感抒发;到朴树的《白桦林》面世的时候,已经开始带有前苏联式的音乐结构,追求更偏向于历史叙事的表达;在宋冬野的《安河桥》中,“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不仅表现出一种时过境迁的忧伤情绪,更表达出他对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后的深思,这种感觉与树子《七月初八》中所唱到的“噢/当星儿出现那天边/时间在这一瞬间走远/世界是那辽阔的荒野/时间在这一瞬间走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陈鸿宇《理想三旬》則由时空的情感上升至对现实的反思观照,“时光匆匆独白/将颠沛磨成卡带/已枯倦的情怀/踏碎成年代/就老去吧,孤独别醒来/你渴望的离开/只是无处停摆/”承接了校园民谣的诗性,但也超脱于情感的桎梏,追求对人生的审视态度;在周云蓬的《中国孩子》等作品中,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批判性更为明显,其实现的思想维度远超于一般的审美愉悦范畴;等等。这些作品歌词的韵律、主题、内容等都有着清新、悲伤而又带有哲思气质的情感特征,充分承载了民众的生活思考和对现实境遇的描绘,尽管略微失去了一些可传唱性与大众性,但从其立意上来看则显得更加意味深长、意指当下。

当然,审美范畴的本土化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堆叠过程,而是通过民谣这种流行音乐形式对本土文化予以融汇和特征呈现;在转变的过程中,这些音乐人和作品又会受到商品经济、娱乐消费、解构传统、“当代性”审美意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创作向度和表现手法在多元的境遇下似乎对环境有些无所适从。但从校园民谣到独立民谣的发展、审美转变的整体过程中亦可窥见,这样的音乐形式已然成为中国当代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见证载体,从中可发现时代和大众审美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的嬗变痕迹。

四、余论及反思

中国当代民谣的本土审美转变所凸显的是“本土”这个概念,其中包含对传统民谣文化的继承发展要求,也有对传统民谣文化当代“中国化”特色发展的期待。中国音乐蕴含的美学形态非常丰富,以传统民谣为代表的音乐文化在当下仍能发挥一定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在现代意识烛照下遗风陋习裸露出对现实的背时,面对现代人心灵的吞噬造成心态的部分创伤;另一方面,悠久的古风蕴含的巨大生命力不仅维系了民族过去的生机,还对现代民族的繁衍昌盛提供人性的精神脉络。”②借由当代民谣这一形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审美价值、现实功能价值,在流行音乐蓬勃发展的当下更具有多维度的现实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质是以中国文化的逻辑思考方式来审视自身,与西方的境遇不同,所以不能等而视之。中国民谣在实现基本价值的同时也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透过作品来实现其真正的“本土化”审美表达,音乐人又应当如何通过作品来实现本土化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未来中国民谣的发展又当如何构设起自有、独有的音乐审美体系,当代创作中民谣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困境,民谣音乐人又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本土化的艺术表达。未来可期,拭目以待。

注释:

①李倍雷,赫云.中国当代艺术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6.

②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参考文献:

[1](美)威廉 A.哈维兰、哈拉尔德 E.L.普林斯、邦尼·麦克布莱德、达纳·沃尔拉斯, 陈相超、冯然等译.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M],北京:机械出版社,第13版,2014.

[2]李倍雷,赫云.中国当代艺术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4]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魏德泮.歌词美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6]陆正兰.歌词艺术十二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高梁静.从当代城市民谣看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的现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6.

[8]周晓燕.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

[9]傅雯.续文脉 写时代——大陆与台湾校园民谣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4.

[10]金梅.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的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7.

[11]李卓倧,王敏.中国大陆城市民谣歌词的地方特色呈现手法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03).

[12]郝军梁.试论城市民谣对城市形象建构的推动作用[J].新闻世界,2018(02).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本土化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论法律赋能诊所教育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