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引领者,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设计更多的语言训练方面的活动,并注重对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进行多元的、有效的评价,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拓展;语言训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41-02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语文新课标对每个学段的综合性学习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
语文教材提供了很多适合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可以借鉴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除了精心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這些学习内容外,还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利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课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结合学校生活和本地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校园里、泰城公园中一年四季的变化,上学、放学路上对交通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生活的环境及媒体关注的热点都成为我们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在以“发现春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春色,外出踏青,感受春风的和煦、阳光的温暖,寻找树梢的嫩芽,体验韩愈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诗意;同时,举办“寻找春天”朗诵诗会和“我爱春天”手抄报展览。在充分感知了春的美好之后,学生开始着手用自己的笔描绘“我眼中的春天”。读着他们笔端涌出的清新、灵动的句子,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是对春天的赞歌,也是他们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与收获。这项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对春天有了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心灵感悟,也使得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及写作训练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强化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要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相沟通,让学生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了《假如没有灰尘》一课后,许多学生对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有了浓厚兴趣,这是个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好机会。我请学生课外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的相关知识,然后专门进行了一堂“奇妙的自然现象”课堂交流活动。在这节课上,学生分享了他们对光的折射、雨雪的形成、四季的变化等自然科学知识的认识,分享他们探索这些知识的过程和各自的感受。这样,他们产生了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战争与和平、环境保护等,都应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些课内外素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让语文课程走向多元,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获得发展。
二、设计更多的语言训练方面的内容
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语言文字的训练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还应该充分利用广泛的语文教育资源,利用一切有利的语言环境,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向自然。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注重设计更多的能够提升语言技能的学习活动,通过有效的语言实践和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平时,教师应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发现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好习惯;通过聚焦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演讲,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结合教材课后的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看新闻,记录一至二条新闻互相交流。这样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表达出新颖独到的见解。
如,在“走进信息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在班内组织了一次颇有意义的专题讲座。担任主讲的是班里的一位在编程上颇有“研究”的“小专家”。“小专家”边演示边讲解,同学们听得兴致勃勃,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整个讲座过程中,大家积极互动,思考涉及面广,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小小辩论会”更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开卷是否有益”,正方、反方两个小组的学生整整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搜集资料,讨论整理,感受到了探究过程的艰辛,也初步感悟到了科学思维的方法。辩论课上,双方针锋相对,有理有据,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这样的学习,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设计更多的语言方面的学习活动,既体现综合性,又凸显语文味,这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对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展开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对综合性学习展开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可见,对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多元化,应更多地注重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看看学生能否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问题,能否积极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在评价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使他们不断受到激励,增强学习信心。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设计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评价表》,从“参与积极性”“表达和交流”“学习收获”三方面进行评价。每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学生要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我们有意识地安排了较多的需要集体合作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协商分工、互相帮助,汇总和交流学习成果,促进相互学习,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在评价以“语言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对本组同学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学习状态、成果展示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得体的语言更有利于沟通,激活了学生讲究语言艺术的意识。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师,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适时地寻找具有开拓性的内容,拓展课堂空间,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