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性”项目教学在中职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0-04-10 07:00孙成明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专业教学

孙成明

摘要:“成就性”项目教学就是通过生活实例进行优化整合,达到“学习、生活合一”,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感和成就感,增强学习内驱力,激发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成就性项目教学;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C-0042-03

一、“成就性”项目教学的构建

案例一:在一次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入门实践中,一位高二女生在经历两个多小时辛苦接线后通电试车,看到自己的电动机转动起来,便旁若无人地高声喊到:“我對得起那3000块钱啦!” 在场的老师和几位同学都惊呆了,我们问她什么3000块钱。她说念职业学校一年多,花了3000块钱左右,以为什么用也没有,今天找到了成功感。

案例二:在万用表、收音机、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话机、功放机、电视机等装配实践中,老师都会看到许多同学在狂呼“我成功了”“真的没想到,我的电视机有用了”等之类话语,甚至有的学生激动地相互拥抱。

“我对得起那3000块钱啦”“我成功了”“真的没想到”等之类发自肺腑的狂呼和惊叫,令老师找到了职业的“真谛”,那就是“成就性”教育。长期不见“成就感”的教育不是职校生所想要的,更不是职教老师所期望的。职业学校教育面对的几乎全部是成绩中下等、被普高拒之门外的学生。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希望,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还有少数学生是家庭特困、性格怪异、“游戏”人生。能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安心学习,并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这应该是我们职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职校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是非判别能力。“无论成绩怎样差的学生,也想学点东西”,这是笔者一贯的主张,也常常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改变学生消极的学习观,也是笔者常跟其他教师交流的话题。学生有学习的想法,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去引导,去为学生创造学习上的成就感,去挖掘自己工作上的成就感。而通过“成就性”项目教学,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找回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性”项目教学就是把以往学科体系下单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割裂现象通过生活实例进行优化整合,达到“学习、生活合一”,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感和成就感,提高学习内驱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成就性”项目教学的构建

以电工电子学科教学为例,现行电工电子学科教学体系仍为传统的学科体系,理论教学占据大半江山,且先理论后实操,让一年级学生找不到想学的技能,疲倦的二年级学生对日思梦想的专业技能也只能走马观花、草草收场,不知所以然的三年级学生展翅难飞翔。同时,现行学科体系下的电工电子类专业课程安排是先学习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后学习电工技能、电子技能、电子仪表、电子测量、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单片机原理与实训、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数字通信技术、电子整机—音响、电子CAD、PLC等,甚至还开设工厂供电、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等专业课程。这种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安排完全没有考虑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现在电子线路和电子技能两门课都有二极管,没有一门课是把学生学习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都从单纯的知识结构去编排,即使现在不少新版的项目化教材也只是改头换面,实质没变。孤单的工作原理分析和动手操作练习,让学生身心疲惫,学生几年学过之后在头脑中留存的更少,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更是凤毛麟角。

针对上述问题,“成就性”项目教学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将电子线路的二极管章节和电子技能的二极管章节进行优化整合,变成生活中电饭锅的指示灯电路、电热毯的调温开关电路、小录音机电源电路等项目,这样除了实现规定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达到“教做学”合一,学有成就的目的。

三、“成就性”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成就性目标设置

把电子线路和电子技能中国家规定的电子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路原理的分析与理解、基本动手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穿插在能够引起学生一定兴趣、解决实际问题且有适当潜力发挥的“三会”教学目标中,即设置成就性教学目标。“三会”是指会做中学、会提炼性总结和会创新性反思。

(二)成就性的教学实施过程

1.情趣导入。教师尽量选用学生能够完成目标并能够体验成就感的生活实例,把实例的科技魅力提升到学生想了解、想学会的感受,找到学生心目中“值得争取”且“力能所及”的事情作为课堂“导火线”。这也可以说是创设潜力性奋斗目标,建立不甘退缩的心理。改变很多教师的平铺直叙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2.“教做学”合一。首先,制作体验。制作是“教做学”合一最常用的一种项目,就是让学生按照任务表动手进行零件加工、配件组装、整机调试等操作。通过制作项目,学生感受到制作成功的喜悦,就此掌握了加工、组装、调试与运行的一般方法,并认识了元器件的实物、符号、大致作用等,实现完成目标和获得学习成就感的双收获。其次,检修体验。检修是“教做学”合一较常用的一种项目,就是解决生活常见的设备故障,学生通过对实际故障点的分析与排除,感受到检修成功的乐趣,就此掌握了一般实用检修方法并了解了电路工作原理、数据检测的方法。

3.提炼性总结。学生把“教做学”合一的过程中出现易错、难记、难理解的内容进行提炼性总结。在此,要避免到处是重点的大杂烩式的总结。

4.创新性反思。对“教做学”合一的内容进行创新性反思,避免单纯知识和技能学习,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电工电子学科“成就性”项目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以生为本,把技能实训贯穿整个体系中,让学生想学的技能成为学习“主题曲”,而不是随便哼哼的“乡间小调”。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一直以技能相伴,分散学习、层层递进,保证了充足的技能学习时间,且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

四、“成就性”项目教学的反思

(一)需要创新设计“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成就性”项目

传统的规范呆板、速度迟缓、任务简单零乱的“师本教育”理念下的技能训练并不是学生所期待的,要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就需要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琢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成就性”项目化技能,把课本的知识和技能与生活实例联系并整合,转变成能够便于操作和掌控的“成就性”项目。

(二)需要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电子技能是一项技术繁杂、不断更新的专业技能,对教师持续钻研的耐心是极大的考验。通过与省内外职业学校同行交流发现,目前能真正把电子电工技能实训开足开好的学校甚少。究其原因,不外乎专业教师自身不会,缺少專业技能领头人,缺乏耐心钻研的教学团队。

(三)需要“成就性”项目教学实训的资金支持

很多职业学校有开发“成就性”项目教学的设计,却苦于没有实训资金而无法开展。其实,实训资金可以学校统筹和上级部门资助相结合。

(四)需要穿插安排一定的“成就性”社会实践项目

光有校内技能实训,尚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应穿插“成就性”社会实践,就是结合校内教学进程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实践。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成就和价值,更好地促进以后的学习。

(五)需要适时开展各类技能竞赛

技能竞赛可以拉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竞赛前后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按照社会人才市场需求, 探索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途径。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 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 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技能竞赛可以推进模式改革和创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 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的严密性, 强调内容实际、实用。基础理论课程要以必需、够用为度。把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要求、职业资格标准引入教学, 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内涵上的统一。在教材建设、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上, 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型模式, 实现课堂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六)体现教学效果的时效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完成课本任务,学习后什么时候有用或者有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从不过问,而“成就性”项目教学优化了传统教学效果的时效,现在只需要短期学习就能体现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即时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责任编辑:章跃一

猜你喜欢
专业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嵌入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社交新媒体在播音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式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常态下培养中职学校坭兴陶专业学生成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