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燕,李利亚,林 洁,陈海昕,苏 菲
( 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2. 中日友好医院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3.病理科;4.泌尿外科,北京 100029)
发生于阴囊的Paget病。图1 鳞状上皮内成团巢状分布的腺癌细胞团(HE×400);图2 皮下可见大量脉管内癌栓(HE×20);图3 CK7阳性(IHC染色×40);图4 CEA阳性(IHC染色×40);图5 GCDFP-15阳性(IHC染色×40);图6 S-100阴性(IHC染色×40)。
患者男性,59 岁。2017年4月因右侧阴部出现肥厚性红色皮疹于我院皮肤科就诊,以湿疹治疗,疗效欠佳且皮损面积逐渐扩大, 期间复查CEA 呈进行性升高, 未予重视。 2019年4月触及右侧腹股沟肿大淋巴结,行PET-CT:腹膜后、右侧髂血管旁、右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性病变可能,来源待定。行右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活检:淋巴组织中可见恶性肿瘤浸润。 2019年6月右侧腹股沟区原肿大淋巴结附近再次出现2个质硬小结节。行胸、腹、盆、泌尿系CT、胃肠镜均未发现原发病灶。 外阴不适感逐渐加重,伴烧灼感,2019年6月13日行皮肤活检,病理:(右侧阴囊)乳腺外Paget 病(图1 见封底),真皮内间质浸润,真皮浅层淋巴管内可见大量癌栓(图2 见封底)。 免疫组化:(图3~6,见封底)CK20(局灶+),CK7(+),CEA(+)Ki67 (40%+),CD31 (脉管+),D2-40 (脉管+),CD34 (脉管+),GCDFP-15 (+),S-100 (-),ER (SP1)(少数+),PR(1E2)(-),AR(部分+)。 2019年6月27日于我院泌尿外科行局部皮损扩大切除术。 术后病理:阴囊Paget 病,真皮浅层可见大量脉管癌栓,基底净,侧切缘不净。术后于肿瘤科行2个周期化疗(白蛋白紫杉醇200mgd1,8+顺铂40mg d1-3,Q21d),化疗过程顺利,适应良好。2个周期化疗后于泌尿外科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复查PET-CT:腹盆腔大部分淋巴结消失,残留淋巴结葡萄糖摄取较前减低;右侧耻骨新增局部骨质破坏,葡萄糖高代谢,考虑骨转移;双侧肾上腺结节样增厚,葡萄糖摄取较前减低。 评估上述化疗方案有效,继续行术后辅助化疗。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5年,血糖控制尚可,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
讨论 乳腺外Paget 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60~70 岁的高加索女性和亚洲男性中[1]。 亚洲人EMPD 的发病率高于白人,每年10 万人中有0.9 例患者[2];在亚洲人中,每年10 万人中有10 例患者[3]。 本例患者确诊时有多发淋巴结浸润及大量脉管癌栓,实属罕见,不能排除继发性的可能。然而胃肠镜、胸腹盆CT、泌尿CT、2 次PET-CT 均未发现其他肿瘤病灶,结合CK20(大部分-)、GCDFP-15(+)、CK7(+),考虑原发性EMPD 可能性大。
EMPD 肉眼下呈皮肤炎症样改变,表现为界限不明的红色或棕色斑块,伴或不伴有主观症状(包括瘙痒、灼热、疼痛等),在晚期可能形成糜烂、溃疡、结节等难治性湿疹样改变。镜下可见表皮内散在或巢状分布或呈腺样分化的Paget 细胞 (图1 见封底), 也可以向真皮扩散为侵袭性EMPD(图2 见封底)。由于EMPD 具有发病率低、病变进展缓慢、非特异性皮肤炎性病变等特征,导致临床对此病认识不足,易误诊而导致诊断延迟。 本病例即被误诊为湿疹2年余而导致表皮内的Paget 细胞向附近及远处淋巴结扩散,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本病的报道及认识,对大汗腺毛囊区缠绵不愈的皮损提高警惕,及时行组织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对于局限期EMPD,完全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应行淋巴结清扫术。另外,局部治疗也发挥着一定的疗效,包括放射治疗、艾拉光动力疗法、局部外用药物等,但疗效有限[4,5]。对于远处转移患者,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全身治疗方案, 报道有效的化疗药物有FP (顺铂+5-氟尿嘧啶)、FECOM (表阿霉素+卡铂+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紫杉醇(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或这些药物的组合。 另外,有赫赛汀、阿帕替尼、拉帕替尼等靶向药用于EMPFD 的报道[6],可能是化疗失败后的候选方案。 本例行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化疗4个周期后复查腹盆CT 淋巴结较前缩小,评估方案有效,可作为临床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