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以煙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又名烟台经济学校)专科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中职生在升入专科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普通话课,在学期末的1月份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所以学生正式接触普通话课程仅有一个学期,课时安排为每周一课时,即40分钟,除国庆假期和中秋节耽误的课程,每班大约有17课时左右的学习时间,作为专业的普通话教师,在课时短缺、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普通话学习,我采用课前调查问卷,课下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组建课代表微信群、蓝墨云班课、形成文字学习材料等方式,充分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现就普通话教学中命题说话部分学生常见的问题,以及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措施探讨,概括如下:
一、常见问题
1.混淆概念、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把“命题说话”和“命题作文”混淆概念,以为要写30篇小作文,内心打怵、抵触,或者绞尽脑汁编作文,或者直接从网络上找现成材料,完全违背命题说话的初衷。甚至有部分负责任的班主任,在专科一年级开学前的暑假,就要求学生针对30个话题写好命题作文。“作文”和“说话”是两个概念,一个偏重书面表达,一个重在口语表达。普通话中的命题说话,主要检验学生在3分钟内是否能自如流畅地表达中心思想。而大部分的学生意会错了命题说话的中心要求,努力背诵30篇小作文,事倍功半,成绩也不理想。其次,我校学生经历了中考失利和中职阶段学习后直接进入大专阶段,学习能力相对不强,基础薄弱,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能力都较弱,导致大多时候言之无物、语言不流畅、有时故意拽文弄字。
2.分辨不清、思维直接、缺乏社会实践。在30个命题说话题目中,如:我喜欢的节日与我知道的风俗,学生经常分辨不清,内容混淆;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谈谈个人修养两个话题,分辨不出有什么区别;购物(消费)的感受,看不懂题目,不知道购物与消费存在怎样的关系与区别。很多看似很简单的话题,学生一张嘴就错,或者不知道怎么说,提前准备了小作文,发现都是书面语,根本表达不出。
3.把握不准语速,忽快忽慢,会说的时候语速过快,不会说的时候反复重复,或使用口头禅,没有前瞻性。
4.表达无内容,思考无深度。例如“我尊敬的人”是学生经常选择的题目,但是学生往往空有情感,不知如何表达,有的同学说:最尊敬的人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很辛苦,不舍得花钱,不舍得买好吃的……就说不下去了,对最熟悉的人反而举不出例子,说不出为什么值得尊敬,值得怎样尊敬?这是学生思考问题没有深度,考虑问题流于表面导致的。
二、原因分析
1.学生的基础薄弱,语言功底差,或词不达意,或像流水账没有情感。对作文的恐惧和反感导致他们对命题说话过多担心和焦虑,总想着尽可能多说华丽的词语和诗句,往往记不住堆砌的“作文”,影响了语言的流畅,不注意词汇和语法的准确性,出现累赘语言和无效语料。
2.学生的思路简单直接,应试教育影响下难有思维的拓展和延展,经历了中职阶段的学习后仍缺乏社会实践,不关注时政和热点。例如:在我尊敬的人这一话题中,有学生想说钟南山院士,但因为了解得不够全面和深入,在表达过程中机械地使用“伟大”“崇拜”“骄傲”等词汇,具体钟南山院士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贡献的?他做出了哪些贡献?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学生就表达不出来了。言之无物是因为了解得不深入,与社会脱节,与主流文化脱节。
3.审题不清、概念不明确是思维混乱、理解不透彻导致的。例如:我知道的风俗这一命题,学生大多讲成了节日,其实节日和风俗有关联性,但侧重点不同,一个是讲喜欢的节日,可以在说节日的时候说一说这个节日里的风俗,同时,描绘节日的诗句,节日的由来,与节日相关的神话传说等等,都是节日的一部分;而谈谈风俗,偏重于不同节日里的风俗习惯、活动、家家户户或者个人需要做些什么、避讳什么。
4.没有掌握说话的技巧,逻辑能力差,语言组织能力不够。例如:卫生与健康、服饰、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等类似的话题,学生喜欢张嘴就来,盖上一个“帽”如:卫生与健康有着重要的联系、我们的生活与服饰是分不开的等等之后,学生大多会戛然而止,不知道接下来怎么说,因为脑海中没有表达的框架,习惯性地背诵小作文,必然会因为记忆不深刻、考场上紧张等,导致语言不流畅、磕磕绊绊。测评老师的耳朵是敏感的,对信息的捕捉是敏锐的,学生在背诵?照稿件读?照自己写的稿件读?还是摘抄的网络文章?测评老师都能分辨清楚。
三、应对措施
1.针对话题,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用列提纲的方式代替小作文整理思路。
2.流利、连续地说话是一种技能,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我校的普通话课时安排少,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尤为重要。学生用蓝墨云班课的方式每日打卡,进行命题说话,而后我给予点评和修改。
3.将30个话题分类讲解,为了避免学生照搬照抄,出现重复反复的现象,课堂上采用发散思维和固定框架相结合的方式,将每个话题进行拆分、归类,消除学生的恐慌无措,避免言之无物,不知所云。
4.结合以上三点措施,再对说话内容进行润色,包括语音、语速和音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命题说话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每日必做的功课,对于老师来说是工程量大的项目,但是,只有两者齐心协力,不懈怠,不放松,才会有显著成效。
最后,我想说,说话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能力,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有效良好的沟通对于日后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话能力的训练不是单单有利于眼前的普通话测试,良好的语言训练习惯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更多的益处。
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