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红
摘要:微课是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打破了传统落后的语文课堂,学生可以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增加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师在现代化的课堂中可以借助微课将教学内容直观演示出来,构建教学情境,加深对知识的体会,同时微课教学还有着直观化的特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借助微课可以轻松解决,此外,微课可以将知识整体化呈现出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有效发挥微课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演示内容;直观教学;整体呈现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小学高段的语文知识,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都有很高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无能为力。针对这种情况,在现代化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借助现代化的微课教学法进行授课,帮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分析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发挥微课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演示内容,构建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虽然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但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聯系,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了解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法突出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构建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和感受知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知识,从而有效发挥微课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借助微课视频给学生直观演示知识,构建出教学情境。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廉颇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将军,而蔺相如是赵国的上卿,廉颇开始对蔺相如不服,最后却和好了,这是为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通过学习了解一下吧。”我将微课视频按照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分别制作微课视频,在播放一个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之后再继续播放下一个,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仿佛亲临其中,构建出教学情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顺利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有效发挥了微课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二、直观教学,克服教学难点
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大都是将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流水账”式讲解一遍,学生掌握不到其中的重点。而微课教学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重点突出,还可以针对学生疑点进行指导,以视频的形式直观化呈现,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从而发挥微课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时,利用微课视频进行直观教学,可以有效克服教学难点。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在当一方处于劣势时,利用智慧取胜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课本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讲完之后我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在学生阅读完之后,对如何取胜还是不理解,我利用微课将赛马的情形直观化演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克服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应用微课视频直观化演示教材中的内容,克服了教学中的疑点,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有效体现了微课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整体呈现,全方位的理解
微课有着灵活的形式,可以在课堂教学的任意阶段使用,且微课有着较高的导向性。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中,更加倾向于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获取知识,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学和自控能力较差,取得的效果差强人意,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在课堂开始将教材内容整体化呈现,给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上地把握,从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可以让学生的自学效果更佳,从而充分发挥微课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利用微课视频将知识整体化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知识。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作家,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我讲完之后以微课视频的形式给学生演示整篇文章的写作框架和重点部分,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对知识有了整体上的认识,找到了学习的方向,以视频中的引导作为学习的方向,很快完成了学习。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借助微课视频将知识整体化呈现,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从而有效发挥了微课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新课标改革的施行推动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应当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打造现代化的语文课堂。应用微课教学法可以有效打破以往保守、落后的课堂,以灵活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从学生的角度帮助设计微课视频,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容易掌握教材内容,对知识有全方位的认知,从而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月娥.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65.
[2]林丽勤.刍议“微课”模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