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进行转变,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策略,模拟设置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结合多媒体和信息技术,鼓励学生进行想象,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了解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订语文教学方案,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1]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降低了学生對语文学习的兴趣,没有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发展。同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进行灵活的运用,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在对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养,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创新的语文环境下提升自身能力。另外,语文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要对学生的核心能力进行培养,就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质疑,发展自己的个性,在求异求新的思维锻炼过程中,形成创新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课堂教学语境下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对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三、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导入环节进行合理设置,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充分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2]比如在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准备相关素材:瓶子和石子,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探索“怎样使水面升高”,通过这种探索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进行思考。同时,巧妙的导入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使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获得新的学习体验。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比如在教授《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庐山瀑布的相关信息,将古诗中的日照、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通过技术来进行真实场景的再现,使学生融会到古诗描绘的场景中,感受古人的情怀,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的元素,使学生在富有个性的环境下,对自己的思维进行锻炼。
(三)鼓励学生进行想象,推动创新思维发展
众所周知,想象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结合具体的画面去感悟作者的情怀。比如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安宁的画面,通过想象学生可以看到群山、河流、森林、秋日的山色、深冬的洁白世界,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拓展。同时,将文字与画面进行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四)鼓励大胆提问,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能够大胆地进行提问,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在鼓励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索语文学习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文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要加强教育与创新的联合,在不断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探索,了解语文的奥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朱琳.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
[2]王立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9(02).
[3]冷福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09).
(作者简介:张沈娟,女,本科,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责任编辑 王瑞锋)